央行发布首次金融机构评级结果 58家处在最高风险级别

400余家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处于8级以上的高风险水平,其中58家达到10级的最高风险级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2日,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公布了首次金融机构评级结果。结果显示,400多家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处于8级以上的高风险水平,其中58家达到10级的最高风险级别。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金融机构风险评级工作,并于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了对4327家金融机构的首次评级。评级结果分为1-10级,级别越高表示面临的风险越大。央行表示,该评级是宏观审慎管理(MPA)的重要抓手,评级结果运用于存保差别费率核准、MPA、货币政策工具、窗口指导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等方面,实现对金融机构的“硬约束”。

报告显示,参加评级的3969家银行机构中,风险等级在1-2级的有76家,占比1.9%;3-7级的3473家,占比87.5%;8-10级的420家,包括235家农村信用社、109家村镇银行和67家农村商业银行,其中有58家被评为风险10级。

358家非银金融机构的评级结果分布在2-9级。其中,风险等级在2-3级的35家;4-6级的236家,占比65.9%;7-9级的86家,占比24.1%。

央行表示,评级结果较差的机构将适用较高的存保差别费率,并可对其采取补充资本、控制资产增长、控制重大交易授信、降低杠杆率等早期纠正措施。对于评级结果为8级(含)以上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政策支持、业务准入、再贷款授信等方面采取更为严格的约束措施。

评级结果是MPA的主要依据,对于MPA不达标的机构,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动态差别准备金、窗口指导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等方式,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根据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央行及其分支机构还可依法直接采取加强监测、风险警示、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等措施。

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对象包括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机构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评级指标体系重点关注资本管理、资产质量、流动性、关联性、跨境业务和稳健性等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对金融机构风险状况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