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财富:四季度增长下行速度或放缓 货币财政政策料继续宽松

货币、财政政策将继续放松,以及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将缓解四季度的下行压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李琳 夏天然

10月19日发生的两件事情令人瞩目。

第一件,这一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以及三季度中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持续的、加大的下行压力。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5%,较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创2009年3季度以来9年的新低数据。

第二件,这一日上午一行两会一把手同时喊话,九大举措维稳股市,重点表态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加大险资入市力度;下午更重磅人物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站出来再次力挺股市。这一“画风”使A股当日走出了“大反转”行情。

在这个如刘鹤所言股民、企业家、民营企业主、民众和精英阶层都在担心的时刻,我们还是荡开一笔,先谈经济。

据宜信财富资产配置策略团队观察,三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加大的下行压力。但9月份的部分数据出现向好趋势,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略微提升,似乎也意味着之前的宽松政策开始显现积极效果。

“前瞻地看,货币、财政政策将继续放松,以及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些将缓解四季度的下行压力。”宜信财富资产配置策略团队在研报中表示。

三季度经济数据羸弱  “三驾马车”均显疲态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三季度的GDP增长是6.5%。今年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很明显,经济在放缓。

宜信财富资产配置团队的研报中写道,从支出法角度来看,三季度中“三驾马车”均显疲态。

• 最终消费对GDP增速的贡献从二季度的5.3%下滑至5.2%。房价过高、房贷利率上行、股市低迷等影响消费的因素,均没有出现改善的迹象。

• 投资的贡献维持在2.1%的低位。基建投资依然低迷,可能四季度才会在财政支持下略有企稳;房地产投资则因销售放缓和土地购置费用下降而有持续下滑压力;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反弹显得独木难支。

• 净出口则继续为负贡献。今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均为负贡献,体现在,虽然贸易保持顺差,但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收窄。贸易战的压力已经体现出来。

9月经济数据有起有伏   政策效果或逐渐显现

在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9月份的经济数据虽有起有伏,但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投资增速有所回升,社会消费也略有企稳,这或许是前期政策逐渐落地的积极效果。

  • 生产方面,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三年新低,依然低于预期。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8%,较8月下跌0.3个百分点,为2015年10月以来最低。9月工业生产的疲弱表现符合预期,去年的高基数有一定影响。9月的国内煤耗量同比增速降至两年半最低,发电量增速下降至4.6%的年内次低水平,均体现出工业生产动力不足。1-9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下滑至6.4%,与GDP分项数据一致,第二产业增速在三季度大幅下滑。

  • 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拉动整体投资增速略有上涨。

1-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5.4%,较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达到8.7%的三年高位。而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刷新历史低位,不含电力口径的同比增速为3.3%。不过,宜信财富资产配置团队表示,从最新的财政数据中可以看到,政府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大:8月和9月地方政府债务发行量大幅上升,这两个月的专项债(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发行量接近1.2万亿,而今年前7个月累计发行额度不过5400亿;1-9月的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增速达到36.3%,较1-8月上涨3.1个百分点。

  • 在主动调整的背景下,土地购置费用下降带动房地产投资回落。

1-9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9.9%,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跌符合我们的预期,此前我们多次提到,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的比重或逐渐降低,影响住宅销售,并将逐渐传导至投资端。高频数据显示,三线城市9月份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跌10.7%,是5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

房地产投资降低除了有销售下滑的影响,还有土地购置费用降低的因素。事实上,如果剔除土地购置费用,今年以来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早就开始下跌。财政部的数据显示,1-9月土地出让金增速同比下滑至32.1%,较1-8月下行4.3个百分点,这表明开发商的土地购置费用减少。

  • 消费增速回升,与物价上涨相关联。

9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较8月消费回升0.2个百分点。消费增速的上涨与物价水平的上涨有关联:国际油价9月涨幅高达6.8%,对石油和相关制品的消费额拉动显著;食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在9月上涨至3.5%,推升了粮油食品类消费额。相比之下,汽车消费加速下跌,这是连续第5个月下跌,9月增速为-7.1%。

四季度下行速度或放缓    政策还将继续宽松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稳增长的诉求下,近几个月中国的政策基调已经有所调整,包括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需灵活稳健。这一政策的收效或许让大家在四季度会看到财政基建投资的企稳,能够给经济一定支撑。

按照易纲行长近期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的表态,为了应对后期的经济下行,央行可能不会排除“双降”(降准+降息)这个选项——“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

10月20日,新修订的个税法和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降税加速推进。

除此之外,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当天,刘鹤、易纲、郭树清、刘士余均发声表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四个必须”,“从制度和工具等多方面加强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将更着眼于供给侧改革,正如刘鹤副总理所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一步,下一步重点应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