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见】德片《沉默的教室》:用沉默反抗独裁 为自由奔走疾呼

一群年轻的学生们在体制的束缚下冲破自由的边界,为自我命运奔走疾呼。

《沉默的教室》剧照

作者: 曾英俊

德国人从不缺乏探索与反思精神,他们好像特愿意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未来的营养,所以他们毫不避讳去直视二战时的德意志,借由电影这个载体,不断开拓出新的领地。

一部《斯大林格勒》,从德国人的视角还原出挣扎在战争漩涡中的个体命运:

一部《窃听风暴》,把极权主义下的白色恐怖寓于两难的境地之中:

一部《浪潮》,又把走出困境的德国人民带回到独裁主义的深渊内:

如果说呼唤民主与自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那么在德国一直有意识觉醒的人民自愿加入到这支游行队伍中来。

他们反思战争的残酷,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新时代的到来,甚至于前总理都能跪在战时犹太人死难者的墓前,所以当一部历史反战题材的德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火热起来的时候,这并没有显得有多么稀奇。

沉默的教室

导演:拉斯·克劳梅

编剧:得特里兹·加斯特卡/拉斯·克劳梅

主演:耶迪斯·特里贝尔/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上映日期:2018-03-01(德国)

片长:111分钟

电影名字叫做《沉默的教室》,海报上一共出现了28位人物,嘴巴被红线封住,他们想说着什么却无法说出口。

这让人疑惑,疑惑他们为什么要沉默?被禁止说出口的话语触动了谁的奶酪?

电影改编自一场真实事件,聚焦于镇压与反抗,“教室”里的是学生,“沉默”着的是真话,这其实是一群年轻的学生们在体制的束缚下冲破自由的边界,为自我的命运奔走疾呼的故事。

这是1956年,柏林墙还未垒起的前五年。

在民主德国(东德)与联邦德国(西德)交流还算频繁的时候,两名东德高中生乘火车去往西德拜祭亲人,东德与西德不止地理界线的差别,特殊的政治政策与社会体制让每一个德国人陷入枷锁之中,所以跨越边界后两名年轻人见到的是另一个世界。

祭拜外公之余,他们跑上大街、闯入电影院,用新奇的视角去打量每一处未曾见过的景色,原本的一次朝圣之旅被电影院里一则映前新闻给打破:匈牙利反抗苏联占领军,英勇的人们走上街头为国家命运而抗争。

匈牙利十月革命事件——发生在1956年10月,匈牙利人民因不满错误的改革政策,为争取自由权利而摆脱苏联控制,因此团结起来掀起了暴动。这件事像一根针扎进了两位年轻人的心里。

回到东德,两位高中生向朋友叙述起这件事,最终却在报纸上看到东德将此次事件定性为西方势力的反革命行为,这让两位热血的年轻人尤其疑惑,到底真相是什么?

处于政策高压下的东德无从得知事件的来龙去脉,于是这两名高中生带着班上的同学去了老埃德加家里收听“敌台”广播,因为在这里能听到西德“RIAS广播台”的新闻报道。

他们震惊地得知了与报纸上完全相反的信息:匈牙利人已伤亡过百,著名的足球明星普斯卡什也在这场暴动中死亡。

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决定做点什么来宣泄愤慨,鲜血淋淋的现实让他们振臂一呼:为匈牙利流血事件默哀两分钟。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面对着并不开口的学生,从疑惑到愤怒,再到摔门而去,两分钟的默哀给这群崇尚自由的学生们莫大的成就感,他们欢呼着“胜利”,但背后所带来的危机他们却无法预知。

小小的一场反抗,带来了巨大的连锁反应,这群高中生的命运也因此改写。他们不知道所谓的“抗议示威”深深戳中了当权者的神经,校长的冷处理也无法抵挡教育部官员亲自来调查此次示威事件。

“为什么要沉默?”是教育部官员反复抛出的问题,他们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来摧毁这群高中生的心理防线,运用年轻人最柔软的弱点来套出这场事件背后的真相。

威逼利诱、栽赃陷害是这个所谓民主制度下的东德所诞生的问询手段,从父母家庭来威胁,从无法取得毕业证来逼迫,甚至教育部长亲自来到班级上对学生们进行洗脑渗透。两分钟的默哀事件,在当权者的眼中,已成了无法原谅的反革命行径。

真正文明的制度从来不会噤若寒蝉,而东德官员的可恶嘴脸已经深深映入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眼中,官员们只想要一个替罪羔羊,只想尽快交差,所以沉默事件的幕后发起人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所以当被击溃了心理防线的某位学生供出了库尔特是事件领头人之后,刚正不阿的官员并没有立马抓他进监狱,而是私下拜访这家人,并承诺只要库尔特把罪名推给另一位同学,这一切就此结束,因为库尔特的爸爸是城市委员会主席。

库尔特已经对所处环境深深失望,但他没有能力改变,只有逃离此地,带着班上几位同学,他们一起坐上开往西德的火车,他们将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天空下,继续读书。

他们无法选择道德,无法选择处境,但他们选择了心中的信仰。

《沉默的教室》总给人《死亡诗社》一般的触动感,同样是思想解放的学生群体,同样是随即爆发的课堂风暴,带着学生思考生命意义的基汀老师,与这部电影中试图控制学生思想的教育专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是给自由翅膀,一个是给思想锁链。

站上课桌的两拨学生,是身处不同境遇的两股力量,为自由反抗、为未来呐喊,反抗可以是飘扬的旗帜,也可以是沉默的不语。

“Oh Captain,my Captain”,是《死亡诗社》感知生命的语言,在《沉默的教室》中,这化作了开往西德火车的呜呜笛声。

电影中有一幕让人记忆深刻:学生泰奥的父亲,曾经参加过“53示威游行”,而今却是为生活奔波的炼钢工人,他拒绝对儿子提起过去,那个曾经同样充满热血的父亲,被现实击溃之后,开始变得服从命运。

这是时代环境带给人的改变,曾经满怀反抗精神的父辈,如今早已伤痕累累顺应现实,所以对这群学生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逃离”。

电影之中,那群被恐吓并且勒令退学的默哀学生们,在教室里一个接一个站起来,毫无惧色地承认“是我的主意”、“也是我的主意”、“还有我”……他们无声地抗拒压迫,让心中的信仰发出耀眼的光芒。

默默站立起来的学生们,此刻就像《自由引导人民》中高举三色旗的克拉拉,眼中充满勇敢 。

△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罗瓦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