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新零售企业该如何做品牌

我们对于从传统行业演变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再到今天看到的智能化企业,它应该怎么迭代?以及我们所处的行业,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

8 月 25 日,IT 桔子联合 AWS 举办《探讨新零售本质》主题沙龙,本次沙龙邀请了 AWS 区域市场拓展金景镇、一木食行创始人兼 CEO 刘喆、饭美美联合创始人张娴、星瀚资本投资总监魏坤,共同探讨 2018 新零售里的创新机会与趋势。

沙龙上,星瀚资本的投资总监魏坤作主题为《产业升级与新零售》的分享。

他表示,星瀚资本关注三个方向,第一是产业升级;第二个以消费文娱为主;第三,科技类,比较关注的投资阶段是 PreA 到 A+,投资金额是三百万左右。

今天主要分为星瀚资本对于互联网,对于产业的理解,以及基于互联网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看到的消费升级,消费降级以及品牌怎么形成的。

第一个,先谈一下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从互联网第一次爆发,开始各种互联网化的应用。先是社交,然后是怎么去消费?接着出现了电商,出现了互联网+。而互联网+的第一步表现,就是大家天天用的微信,淘宝、京东、天猫。

互联网的应用,基于整个行业和大家的生活、消费、社交的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对移动互联网产生黏性的时候,所有的行为数据开始被互联网记录下来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合作创业,他们做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的挖掘,然后把这些从数据里面挖掘的东西,给做互联网应用的公司,让这些公司更懂消费者更懂行业。

接下来是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在看还有哪些行业机会值得我们投资?这个大前提下应该如何做?在新零售之前还有一个词就是大家记忆深刻的消费升级,大数据做衍生的时候,也是一个很火热的词就是人工智能,我们觉得这是有关系的。

举个例子,传统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上互联网的迭代,我们出现了电商平台,电商平台让大家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然后有一天电商平台可以把你所有的消费数据,你的点击次数以及鼠标停留时长做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数据记录,开始认知平台上的消费者,然后对人工智能这个场景里做探索。

我们发现消费升级不仅是把一个高品牌的调性做的更加高级,把这个产品的价格卖的更高,剩下是基于对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应用,怎么通过这些手段,让消费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精准和智能化?

我们对于从传统行业演变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再到今天看到的智能化企业,它应该怎么迭代?以及我们所处的行业,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我们总结了这样的流程:

以第一个起点为主,比如有些行业是经验化的,比如农业,农业到现在为止还是看天吃饭,中国有 9 亿的农业人口,我们天天通过计算机通过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种植,这个行业已经处于从经验化到规范化的过程中。

那么未来我们要看什么?有哪些行业其实已经走在前面了。

比如电商行业,是新零售的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交易的数据可以做留存,留存的基础上可以把这些数据做分析,最后把这些数据标准化,然后结构化,这个基础上我们搭建一套数据应用系统,最后让商品流动的过程变得更自动化。

在零售这个大的消费场景里边我们应该做什么?做数据化还是系统化还是智能化?但是对于创业公司应该从哪儿切入?核心重点是什么?这个需要探讨。

最近两年我们在零售行业有一些布局,还是基于电商去说这件事,大家能够看到新零售,马云 2016 年中提出新零售,提出零售终端人货场,这个基础上大家又看到什么?因为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和交易,占整个零售的 40% 到 50% 的时候,它的增长已经乏力了。怎么办?

我们再看这个行业,一个产业一个行业是需要被教育,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需要自然的增长,需要找新的,让商业业态可拓展。

我们可以看到电商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巨头意识到,线上交易这个事情已经到一个节点,线下消费仍然有很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黏性,那么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通过互联网的思维,进入到线下的零售和消费的业态场景里面,去抓更多的商业价值。基于这个我们能够看到这波的消费升级和新零售,它的点在哪儿?

这是我做的不局限零售行业的商品传递的流通模型。从最终端的生产制造,到中间的仓储物流以及供应链金融为主的供应链核心体系,然后到分销渠道为主的去做零售场景和线上业态的创新,最后加上品牌的创新。

我们之前投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上游对接品牌商,下游对接线下的零售小店,怎么把仓储物流的供应链的效率做提高?然后去做价值爆发,做仓储配送。这家公司和新零售有什么关系?每个城市里小型的夫妻店仍然存在,怎么发挥它的价值?怎么帮助它赋能?这个行业里面我们选择以提高供应链效率作为切入点,以物流、仓储、配送相对较重的投入去做价值壁垒,然后在这个行业里建造自己的商业价值。

比如京东,京东是以 3C 类的电商平台做切入,主打正品好价,是京东最初成立的。以这个为切入点到市场,你发现京东不断做的事情都是在自营的仓储和物流体系,做的是大的电商平台,然后通过对于 3C 这个品类的切入延伸到新的品类,然后形成一个大零售场景。京东今天的成本是依托资本和资源的运作,加上供应链体系的仓储物流重资本的投入,得到了今天比较强的价值壁垒,形成除了阿里体系外第二大的电商体系。

再分析一下销售终端,零售终端有哪些创业公司?我们投一家公司做社区生鲜便利店,之前以生鲜作为行业的切入点,有比较强的资源。但给 C 端做生鲜销售怎么做?我们最后发现以社区为核心为场景的一个零售终端的打造,因为那里是生鲜流通效率最高,损耗最低,客户黏性最强的场景。应用场景不是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可能更为合适,拓展速度更快。

现在市场上最火的公司就是拼多多,消费降级怎么回事儿?大家说拼多多上的品质不是特别好,一些假货卖给四五六线城市和县城,可以看到他们的消费需求没有达到满足,别说正品连假货都买不到,这个事情拼多多是依托中国的山寨,是在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格局,把产能释放的过程。而对于四五六线城市来说,这是消费升级的过程。

基于零售看到的产业,其实是产业升级。我们认为第一波的消费升级之后,大家不断把调性、价格、品牌、议价不断提的时候,那么消费最强的动力,就是不断在每个行业里面,相关产业里面做产业升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提高流通效率,通过信息化数据化的手段,让行业的流动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让行业上下游的价值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牢靠,可能我们还是在零售场景的打造,可以有比较强的动力。

基于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这样一个大场景下,品牌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形成的?

第一步是质量即品牌,就是产品即品牌。在 2000 年初,回到蒙牛和伊利疯狂做广告的时间点,大家做什么事情?不断刷广告,把产品推到所有的分销渠道,品牌自然而然能够形成,只要产品质量 OK,这个品牌是可以做起来,这是一套很粗放的品牌建立方式。

第二个,做品牌怎么做?互联网的发展导致所有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导致所有的联系渠道变得更加分散,但是每个分散渠道里面有了更加精准的用户群体。这种情况下怎么把分散的媒体玩好,还能够抓更多精准的用户,这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在想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步,其实对于很多平台来说,我怎么建立自己的品牌?在产品的基础上做广而告之的难度和成本,在互联网爆发的阶段已经做不到。

我通过对于供应链的整合,渠道的控制,对于货架控制越来越多的时候,货架物品摆放权在我手里,可以放想让消费者看到的产品,通过产品洗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重新建立一个品牌,这是第二步,但通过供应链,整合渠道的方式做一个品牌出来,考验比较强的运营能力。

第三个,品牌即品牌。传统以互联网新媒体的玩法去做行业的切入,去找更多新颖的点,比如找一些明星 IP,市场热点,然后去做粉丝经济,做社群化的运营。通过精准的社群运营,可以把用户圈到一个圈子里面,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产品的消费转化。所以第三个品牌建立,有品牌即品牌的过程。

除了第一步基于大市场环境的变革已经不存在,第二步第三步都是基于不同行业的现状做的品牌策略。

而最后无论通过什么样的玩法,在这个行业做自己的品牌出来,最终都要回到一个原点,质量即品牌,这就是说的供应链的整合,产业升级的价值。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