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总要求复兴号采购价再降7%,或将低于和谐号

2017年复兴号采购价格位于每列1.70亿~1.72亿元区间,如果此次降价幅度最终被落实,复兴号价格将定格在1.6亿元/列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路炳阳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多人士处确认,中铁总日前要求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 601766.SH )下调复兴号动车组采购价格,降幅为7%。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2017年复兴号采购价格位于每列1.70亿~1.72亿元区间,如果此次降价幅度最终被落实,复兴号价格将定格在1.6亿元/列左右。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函询中铁总宣传部,至记者发稿时未有回复。

再次降价

此次降价后,复兴号采购价格将首次低于和谐号。自2017年复兴号动车组研制成功后,中铁总就已经不再采购和谐号动车组,2017年上半年,中铁总最后一次采购和谐号的价格约在1.70亿元/列左右。

此次降价早有先兆。2017年初,中铁总曾要求中国中车对复兴号降价20%,后双方几经博弈,最后以降价5%告终。当时,中铁总人士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价格协议仅是短期协议,未来采购时,买卖双方仍要继续商讨价格,年均3%~5%的降幅符合中铁总利益。

中国中车人士对记者确认了中铁总要求复兴号降价的消息,并补充称,中铁总认为,当前中国中车高速动车组板块利润很大,存在充足降价空间,中铁总希望通过降价与中国中车共享中国高铁发展红利。

《中国中车2017年年报》显示,中国中车三大高速动车组制造企业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股份”)和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客车”)2017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为,305.17亿元、26.35亿元;351.88亿元、38.29亿元;150.27亿元、12.62亿元。3家公司均进入中国中车子公司营业利润前五强,其中长客股份和四方股份为中国中车营业利润榜一、二位。

就上述中国中车人士所述降价理由,《中国经营报》记者向中铁总宣传部确认,中铁总亦无回应。

上述中国中车人士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不清楚“复兴号”最终采购价格协议是否签署,但鉴于以往议价时中国中车完全处于被动地位,7%降幅成为事实的可能性很大。“这次降价幅度很可能被中国中车认可。”他说,“目前中国中车应对铁总‘降价逼宫’的办法并不多,要求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同步降价,是中国中车最佳,也是最方便的选择。”

2018年6月15日中铁总启动2018年首次动车组招标,其中包括8辆编组“复兴号”45列,16辆编组“复兴号”50列。1列长编换算为2列标准列。按此计算,本次中铁总共招标动车组145标准列。中铁总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确认,本次招标将有可能按降价后金额结算,共约232亿元左右,这比中国中车之前预计的246亿元少了14亿元。

对中国中车影响有限

中国中车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次降价对中国中车利润影响不大。首先复兴号动车组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招标了350组左右,复兴号制造技术亦相对成熟,制造成本趋于下降;其次,未来3年中铁总对复兴号的采购数量仍将逐步提高,“中国中车在单价上的损失有望通过数量得到弥补。”他说。

最后,中国中车近日与中铁总签署动车组维修合作协议,中国中车成立北京区域配件管理中心(详见《铁总放弃动车配件集采与中车再寻维修市场利益平衡》)。这是中国中车在动车组领域,继新造和维修后,首次将配件销售纳入到赢利点中。“赢利点的增加将继续抵消降价的负面影响。”中国中车人士说。

此外在普速客车方面,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于7月底完成20万公里运营考核,中铁总和中国中车人士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确认,动力集中动车组最快有望于2018年年底获得国家铁路局生产许可证。中铁总计划用该车全面替代25T型客车,是中国下一代普速客车的主力车型。中国中车人士说:“该车需求量巨大,是中国中车在整车制造中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期中铁总对“复兴号”动车组采购量急剧提升。2018年中铁总已经招标了145标准列,上述中铁总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2018年下半年,中铁总还将有100~150列动车组采购,全年仅动车组采购金额接近500亿元。而这也与中铁总总经理陆东福的表态相吻合。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陆东福表示,未来3年将有900组“复兴号”投入运营。以此计算,平均每年中铁总将采购300组“复兴号”。

打造平衡市场

复兴号即中国标准动车组,该车是在CRH380系列基础上研发的。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近几年的中铁总招标采购中,CRH380系列动车组每年均会下调价格,降幅在3%~5%区间。2010年CRH380系列动车组研发完成之初,价格保持在2亿元/列以上;2013年动车组招标,该型动车组最终均价约为1.87亿元/列左右,2014年降至1.80亿元/列左右,2015年和2016年继续下调价格至1.70亿元/列左右。

2017年年初,中铁总向中国中车传达了中国标准动车组(以下简称“中国标动”)降价20%的要求,幅度之大前所未有。降价后,中国标动单价仅在1.3亿元/列左右,这在中国中车内部引发不小震动,亦引起诸多二三级供应商的不满。

双方价格争执持续半年有余,终以中铁总让步告一段落,在这期间中国标动被命名为复兴号。作为买方,中铁总不再坚持降价20%的要求,双方以约1.80亿元/列为基础谈判价格,最终确定在此基础上降价5%,当年复兴号采购价格定于每列1.70亿~1.72亿元。

中国中车目前拥有高速动车组生产资格的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青岛四方、长客股份、唐山客车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庞巴迪”)。这4家企业、尤其是前3家,竞争非常激烈。长客股份人士称,总部在招标采购中表现弱势,对下属企业缺乏有效约束。

反观中铁总,旗下虽有18家铁路局集团公司,但路局市场主体地位极为有限,历次招标车辆均由中铁总统一牵头,决不允许路局集团与主机厂单独接触。中铁总分别与主机厂商谈价格,各个击破,逐步成为局面控制人。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认为,中铁总的垄断地位不仅彻底,而且牢靠。而中国中车作为上市公司,其改革步伐远快于中铁总。中国中车名义上由总部统一管理,但其科研、生产、营销都在下面子公司,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企业要吃饭,很难步调一致。而且考虑到要打破市场垄断,保持竞争是国企改革应有之意。如果中铁总能赋予其属下路局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路局可以独立参与到动车组的招投标中,市场才有望回归平衡。

赵坚表示,大型制造业产品价格和规模效应、采购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卖给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价格会不同,在国内生产和在国外生产价格也不一样,单列采购和采购100列的价格也不一样。”他建议,中国中车可以效仿商业飞机制造商,设置公开的目录价格供商业谈判,但合同价格应根据情况而定。

来源:中国经营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