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国情咨文为什么要三次提到中国

从好的方面看,中美关系确实正变得越来越平等,奥巴马甚至有些“学习中国好榜样”的意思。从坏的方面看,美国越来越关注中国,也越来越会捧中国。虽然听得很舒服,但也要警惕捧杀。

国情咨文,就是美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年一次。但与中国总理做报告不同,总统是报告第一人。

在21日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谈了很多,比如自夸美国如何领导的方式,“不再是咆哮,而是通过持续的、坚定的决心”。

但中国人更关注的,还是奥巴马怎么看待中国。而奥巴马三次提到了中国。

第一次, 他说中国在制定规则。

原话是:“中国试图在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书写规则。这对我们的工人和商业非常不利。我们为什么要容许那样的事情发生呢?我们应该制定规则才对。”

第二次,是说要与中国吸引投资。

原话是:“世界上95%的消费者都在海外,我们不能自我孤立,坐失良机。一多半制造业首席执行官对我说,他们正积极行动,要从中国回收工作机会。让我们再加一条理由,让他们把事情搞定。”

第三次, 赞同与中国合作。

原话是:“在北京,我们发表了历史性的声明——美国将把降低碳排放的速度提高一倍;而中国也首次提出要限制排放。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联手,其他国家就因此跟了上来。今年,这个世界终于有希望达成一致,保护我们唯一的星球。”

至少从表面看,奥巴马更多是在称赞中国。

说中国制定规则,奥巴马看到了中国越来越大的外交影响力;说要努力与中国竞争吸引投资,奥巴马感叹的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赞同与中国合作,奥巴马也暗示中国有大国责任,当然也顺带夸了一下自己。

要知道,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一些鹰派将中国视为敌人。

奥巴马这么说,有什么用意?

记得在美国当记者时,我就曾写文章说,国情咨文里提到中国的方式,正在发生极富意义的变化。

一是态度上的转变。以前美国总统在国情咨文提到中国,更多是对中国提出要求、甚或对中国横加指责;但近几年的国情咨文,更多强调与中国进行接触与合作。

二是涵盖范围上的拓展。以前国情咨文提到中国,更多强调外交和安全领域,甚至要骂骂中国;现在,国情咨文越来越关注经济层面,甚至不无对中国取得成就的感叹。

比如,我记得,在此前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就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说他的政策,就是让美国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理由欧洲和中国能造出最快的火车,或者他们有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新工厂”

要知道,在2008年的国情咨文中,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也曾提中国,但言谈更多还是炫耀美国的技术。小布什说:“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清洁技术基金,帮助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好的利用清洁能源。”

而在更早之前的几次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要么未提及中国,要么总在外交领域一带而过。比如,在2007年的国情咨文中,小布什只是说,美国将和中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伙伴一起,通过密集外交,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而在较早的1999年国情咨文中,克林顿虽花了一整段谈论中国,但更多是对中国的指责,是居高临下地说要“帮中国融入世界”

短短不到10年间,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美国总统国情咨文这一个小小的角度,也可深刻地感受中美关系的变化,合作或争执的范围,从外交、安全向经济、能源等许多领域扩展。

而且,奥巴马通过赞扬口吻提到中国,也有安抚中国,同时化解国内反对派压力的作用:中国已这么做,你们就别拆台了。

从好的方面看,中美关系确实正变得越来越平等,奥巴马甚至有些“学习中国好榜样”的意思,譬如在高铁、新能源等领域。

从坏的方面看,美国越来越关注中国,也越来越会捧中国。虽然听得很舒服,但也要警惕捧杀啊!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