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引入综合征收 对在多地获取收入者影响较大

专家表示,此次改革引入综合征收以及增加专项扣除的做法,符合国际通行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税税制、减轻工薪阶层个税负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终于出炉: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专家表示,此次改革引入综合征收及增加专项扣除的做法,符合国际通行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税税制、减轻工薪阶层个税负担。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2017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国财政收入7%左右。根据新华社报道,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是一次根本性变革。

首先,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第二,个税起征点(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或“免征额”)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第三,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此外,草案还提出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范子英对界面新闻表示,草案体现的两个改革方向非常积极:一是部分收入改为综合征收,二是引入专项扣除。如果只是简单提高起征点,那么原来应纳税额在3500元以下人群实际上享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起征点的提高会造成“收入越高、减税额度相对越多”的结果。

“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本就应该采取综合征收的方法,把所有收入‘打包’在一起适用具体税率,才能达到调节收入差距和收入再分配的作用。现行的分类征收是将不同收入分开、分别适用不同税率,这当中存在不合理成分。”他说,分类征收可能导致因收入结构不同带来的实际税负差异,从而部分抵消个税再分配的作用。

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原副部长史耀斌曾向媒体重点介绍“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史耀斌指出,这是世界上通行的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能够更好地体现税收公平,体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范子英表示,技术上的进步使得跨地区信息联网成为现实,从而能够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纳入综合征收范围。随着条件进一步成熟,未来其它收入类型也可能实行综合征收。他指出,综合征收改革对于在多地获取收入的人群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增加专项扣除也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降低城市工薪阶层的实际税负。按现行个税计算方法,“五险一金”等费用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已在税前扣除。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教育、医疗和住房三大类支出给予专项扣除。

“这几类固定支出是城市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目前城市工薪阶层这三块支出非常大。引入专项抵扣意味着这些固定支出较多的人群税负将得到减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个税针对可支配收入进行征税的目的。”范子英说。

同时,草案还提出扩大税率级距。专家指出,税率结构的优化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个税负担。

财政部表示,将以现行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博士臧建文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做法与美国最新一次税改有相似之处。“虽然级距数保持不变,但具体级距的税率皆有降低。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降低税负的力度会更加明显。”他说。

以北京地区月收入12000元为例,在不考虑专项扣除的前提下,以现行税制计算,最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11.6元;以草案中制度计算,应缴纳税额为223元。

此外,为堵塞税收漏洞,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臧建文认为,决定此次个税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企业工薪个税申报缴纳的积极性。他指出,工薪个税代扣代缴责任目前由企业承担,但企业同时还需承担“五险一金”及以劳动者增加值为税基的增值税等负担。

“随着税务部门征管力度的进一步提高,个税覆盖人数仍有可能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因此,建议持续、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以提高企业个税申报的遵从度。”他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