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修复了程序员带娃的 5 个 bug

一千个程序员爸爸就有一千种养娃姿势。

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朋友圈一半在装嫩(以都市空巢青年为主),一半在晒娃(以已婚已育家庭为主)。

当不明就里的段子手还在搬弄「码农找不到对象」的老梗时,隐藏在人群中、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技术青年早已成家立业,光荣晋升为一名「程序员奶爸」。

真的英雄,敢于直面婴童尖锐的啼哭,敢于正视被熊孩子删掉重来的代码,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了喜迎六一儿童节(虽然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100offer 采访了孩子年龄从 8 个月到 9 岁不等的 12 位程序员「奶爸英雄」,通过他们的养娃故事,100offer 决心要修复人们对程序员爸爸刻板印象中的 5 个 bug。

「丧偶式育儿」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互联网行业研发岗位是加班现象的重灾区,在「工作」和「陪伴家人」天平的两端,的确有不少程序员父亲迫于压力选择了前者。当 100offer 提出「当了爸爸之后有什么遗憾」的问题时,多位程序员都把答案落脚点放到了自己伴侣和家人的身上。

「妻子怀孕的时候,我是有遗憾的。她身体素质一直不大好,有些问题我在她怀孕期间没有意识到,对产后的恢复有些负面影响。」儿子刚满 5 个月、在上海某互联网小型企业担任移动端工程师的何锐谈到这里,不自觉地压低了音量。

与他「同病相怜」的是天津前端工程师、知乎大 V 「 justjavac 」,他有一个 8 个月大的女儿。妻子怀孕时,justjavac 正好撞上了公司加班最凶的日子。

「我亏欠最多的就是我媳妇,她怀孕时,经常是我下班到家她已经睡了。」结果孩子刚生下来体重只有 4 斤,直接从产房被抱进了保温箱住院。「第二天只有我媳妇一个人出院回家来了,孩子还在医院里。我每周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去医院看他。」因为这次意外,justjavac 直到现在还感到很内疚。

除了孕期和哺乳期,程序员爸爸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仍然会时不时「缺席」。33 岁的架构师 Frank 是位典型的北京西二旗码农,他每天要从通州的家出发,告别自己的两个萌娃(一个上小学三年级、另一个 3 岁),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到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上班。面对单程 50 公里的通勤和家常便饭的加班节奏,Frank 有些无奈地表示:「我目前还没办法考虑生活和工作平衡的问题,家庭的压力只能转给孩子妈妈了。」

谁说程序员就必然要为了工作而丢了生活?好爸爸的标准并非只有一种,100offer 接触到了几位不同类型的程序员奶爸,即便需要面对繁忙的开发工作,也努力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家庭生活平衡点。

● 辞掉 996 的工作,空窗期正好陪陪孩子,不亦乐乎?

程序员并非都是「工作狂」,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对加班的容忍度曲线很可能会呈断崖式下跌。justjavac 就是从「以兴趣为驱动进行编程」变为「以时间可控、离家近为驱动进行编程」的例子。

故事得从他上一次辞职说起。那时 justjavac 已经入职一年半,工作状态也不错,但是公司突然有一天开会提出,此后的研发节奏改为 996。无法接受这一点的 justjavac,在第二天就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辞呈。

「程序员加班很常见,我并不是抵触 996,而是很反感在项目本来就不急的前提下还要强制 996。我以前会更关注有没有加班福利和调休,但现在我只想能多一些时间陪女儿,不会再计较钱了。」

justjavac 的生猛,不仅体现在他炒掉了推崇 996 的老板,还在于他每次辞职几乎都是裸辞,给自己留下短则 1-2 个月,长则 2 年的空窗期做自由职业者或技术顾问,既有时间陪伴孩子,收入又比坐办公室更高。

虽然天津的互联网薪资平均水平只有北京的一半,但他自从大学毕业、在天津成家后,就从未想过离开天津工作。「赚钱是为了让父母和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如果眼前亏欠他们,将来再弥补,是本末倒置了,为什么不现在就多陪陪家人?」

● 工作日「云养娃」,周末再全身心陪伴,大人小孩都轻松

100offer 发现,除了把压力转移到妻子身上,另一种把带娃的接力棒直接交给父母的「云养娃」现象也很常见。

上海某互联网创业公司 Rails 工程师余扬是一个 2 岁男孩的父亲,他的妻子是一名咨询师,两人的工作都不算清闲。在接受采访前不久,余扬刚刚把儿子送回家乡江苏南通,孩子的日常起居由爷爷奶奶照顾;每隔两周的周末,夫妇二人就一起从上海去南通看孩子,工作日就靠视频和照片过过眼瘾,俨然成了异地「云养娃」家庭。

余扬介绍道:「孩子 2 岁以前我们都是带在身边的,我们白天上班,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就轮流专程飞来上海带娃。只有一年冬天,把孩子带回我老婆东北娘家过了 3 个月。」 别看东北那旮沓天寒地冻,有了暖气,幸福指数直接秒杀阴冷的包邮区。这期间夫妇俩仍旧留在上海工作,没有去看孩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如此「心大」的父母,带出的娃适应能力也是杠杠的,过得乐不思蜀。

「云养」虽省事,但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不会感到遗憾么?面对这个问题,余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还后悔没早点放手让孩子回老家呢。从前抱着想每天看到儿子、又要兼顾工作的私心,最终苦了双方老人。只有一个老人带孩子,实在是体力吃不消,爸妈一开始来上海都是花枝招展、光鲜亮丽的,但很快就蓬头垢面了。」

即便在周末告别孩子返回上海时小夫妻俩还会有些伤感,「熊孩子」倒是非常爽快地抛弃了爸妈,一边挥着小手,一边说:「你们走吧,我要去玩了!」

程序员也是普通人,就算是人前人后、一套冲锋衣格子衫打天下,也不妨碍他在初为人父时,默默地在心态和生活习惯上做出巨大改变,这是本能。 比如余扬在当了爸爸之后,就彻底把打游戏的习惯戒掉了。要知道,从前他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要玩游戏到十一二点钟,「不碰游戏」对他而言难度不亚于老烟枪戒烟。

「我以前玩心比较大,老婆也是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她怀孕到后期,母亲身份的代入感就已经很强了,我进入父亲角色的速度会比她滞后些。」为了游戏的事情,夫妇俩也没少起过争执,妻子甚至抱着宝宝回了娘家:「你不是爱玩游戏吗,让你玩个够,看你还管不管我们娘俩了。」

不过后来的故事并没有吃瓜群众所期待的「洒狗血」剧情走向,而是有一个很正能量的收尾:「那之后到现在一年半了,我再也没有碰过游戏,回家就是陪孩子玩。」

移动端工程师何锐和北京 C++ 程序员 KK,也都在采访中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当爸爸之后心态有明显变化。何锐很直白地说,因为养孩子「烧钱」,他花钱也会更考虑孩子和妻子的感受。而用 KK 的话来说,就是:「对整个人生的体验和对世界的看法都突然变了,变得更有责任感了,有压力和负担了。」这个流淌着他血液的小家伙,就是他的软肋和铠甲。

朋友,现在是 21 世纪了,也是时候收起你对父爱的刻板印象了。

程序员爸爸也分两种,晒娃的和不晒娃的。

晒娃的程序员会毫不吝啬地在朋友圈表达对娃的喜爱之情,不过,他们晒出的照片往往造型清奇,构图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直男魔幻色彩。

(图片来源于知乎、朋友圈,为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已做必要处理)

然而在另一部分程序员看来,娃就像代码一样,自己写的代码即是他人的地狱;你对孩子的心心念念,他人很难感同身受。

在 100offer 的采访中,大部分程序员表示没有晒娃的习惯,不过他们也有各种表达爱意的途径,尤其享受亲手为孩子准备惊喜的乐趣。

这是 justjavac 在女儿出生前 1 周,动手为她制作的小礼物——一个界面非常简单的「高考倒计时」网页。中间有一行「距离高考还有六千多天」字样的动态计时器,背景天马行空地画满了宝宝还看不懂的函数图和符号。

此外,他还做了一件好玩的事儿。这位自称「五音不全」的父亲,特地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个专业的录音话筒,翻唱了近 20 首儿歌。「虽然现在的听歌软件很多,但我想让孩子听听他爸爸翻唱的儿歌和故事,做成一个微信小程序送给女儿听,多花心思和时间在她身上,她会更有亲切感吧。」

还有的程序员甚至发挥了自己一身的文艺青年细胞,原创一首小诗送给女儿。

  (原创自知乎网友 @ 缪斯的情人)

或许你看到过这样的程序员奶爸: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的确有爱代码就像爱生命的极客们期望着「子承父业」,但这只是事实的一小部分。在知乎、 CSDN 等活跃社区中,也有程序员表示,靠技术吃饭,意味着要面临技术更迭、大龄码农被淘汰等种种风险,根本不希望小孩再尝一遍自己吃过的苦。

当 100offer 提出「要不要让自己的娃『子承父业』学编程」这一问题时,程序员们给出了以下两种堪称「清流」的答案。

● 注重数学和逻辑的训练,代码语言只是皮毛。

移动端工程师何锐的妻子是一名数据分析师,这意味着他们 5 个月大的儿子,从小就将生长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双技术家庭」中,打个喷嚏都是高智商的形状。

何锐承认他以后肯定会训练孩子的编程能力,但比起有些家长今天让孩子学 A 语言、明天学 B 语言的「游击战」,他在方法上要克制得多。

「培养孩子的编程爱好至少要等他上幼儿园,也得看他自己是不是喜欢。我会根据一些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引导他。」在何锐看来,不断发展的编程语言顶多是一门工具,其根本还是数学和算法,这也是他想重点让儿子学习的;就算是要学编程语言,侧重点也是通过语言更好地了解和算法相关的知识。

● 不会刻意培养代码学习,因为世事难料。

今年 4 月份,工程师付秦斌通过 100offer 跳槽到某上市互联网公司担任技术专家。谈到是否会引导自己 6 岁的女儿学习编程,他笑着摇了摇头:「我以前学过很多东西,到后来不也还是没什么用?倒不如先明确自己喜欢什么,再去做。」

14 年前,当「付爸爸」还是「小付同学」时,他怀揣着航空梦进入了某航空航天院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随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差了几架宇宙飞船的距离。偶然间小付同学出于兴趣自学起了编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毕业后就当起了 Java 工程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我的大学专业和现在的工作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我也不会在孩子身上强加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选择。」

与付秦斌同为 80 后的 justjavac 也非常肯定地认为,自己不会让孩子以编程为职业,顶多会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小时候,我父母认为最有前途的工作就是去制鞋厂、制药厂当一名工人,程序员这个职业都还没有出现呢。同样地,很难预测 10 年以后互联网是不是会变成夕阳产业,最适合孩子的工作现在可能也不存在。我只是会建议她去选择技术含量高的朝阳行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程序员们也都是平凡人,活出「年薪百万」开挂人生的毕竟是少数,找一个码农家庭投胎,也未必就有多高的起点。

但他们的确是「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奉者。《中国青年报》援引过一位北京某互联网公司技术团队 leader 成闵的观点:「不像做生意,你要靠钱靠关系;技术圈里不是你穿个名牌、你有钱、长得帅就能得到尊重。要让别人称你为『大拿』,还是得看你的技术。我们比较相信自身的努力,很多程序员就是这么过来的,这种逻辑很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的教育上。」

针对学区房和教育问题,100offer 所采访的程序员们也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案。

在儿子 1 岁多时,Rails 工程师余扬和妻子反复商议后,买下了一套在上海杨浦区的学区房,因为那里学区资源丰富,有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一条龙服务。「有条件的话,能在张江买学区房的码农当然更好,但我家的经济情况就摆在这里,所以想给孩子一个更稳妥、性价比更高的方案。」

为了决定到底让孩子上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夫妻俩没少费心思到处打听,甚至打入十来个「家长微信群」内部,征求意见。「我们最后选择了公立,是因为私立学校的孩子从小竞争激烈,为了通过入学面试,还要上各种补习班,亲子关系很紧张。我不想让孩子从小就失去自由。」

做好重要决定后的余扬,心里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头,现在几乎没有焦虑时刻了。余扬说,他对儿子的唯一期望,就是他最终能成为「一个中等偏上的人」。「我和老婆都是从小城市来上海的,所以只要孩子能在上海扎根,我觉得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有人能一步到位、扎根大城市,也有人在房价和户口两座大山面前选择了「曲线救国」。

在深圳工作 7 年后,前新浪爱彩数据库主管李辉来 100offer 跳槽看机会。他在「期望城市」一栏勾选了新加坡,最终在去年 8 月,如愿以偿地进入新加坡最大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职 MySQL DBA。李辉直言不讳地向我们聊起了出国工作的初衷:「我有一点儿移民倾向,也想去先进的地方多看看。」没能赶在深圳房价狂飙之前买房,李辉无奈之下想到用移民的方式把一家人接到国外生活,让孩子未来在国外接受教育。

户口的压力也是许多北漂程序员的阿喀琉斯之踵。来自河北的架构师 Frank 虽然已经在帝都打拼十年,仍然在为拿不到户口、两个孩子无法留在北京高考而苦恼。去年他也曾像李辉一样,在 100offer 上拿到了去新加坡工作的 offer,但 Frank 在公司的北京分部工作两个月后,就因为种种个人和家庭的原因离职了。谈及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Frank 犹豫了一阵子,说道:「我以后挑工作会更谨慎一些,不再指望通过一个陌生的外国公司去实现出国目标了。未来我会考虑让孩子在初中阶段就去北京的国际学校,或者干脆和他们一起回河北生活。」

100offer 说

搬砖不易,养娃更难,即便是训练有素的程序员,在孩子嚎啕大哭的瞬间也会被打回原形,比接到一个没有技术说明文档的项目还要束手无措。 一千个程序员爸爸就有一千种养娃姿势。面对「生活不能自理」、「丧偶式育儿」、「学区房大佬」等种种误解和自嘲,他们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长大,就像亲手缔造出虚拟世界的一砖一瓦一样,努力修复着熊孩子身上蹦出的一个又一个 bug。

最后,祝所有程序员家庭的宝宝们儿童节快乐,健康成长,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候选人名均为化名)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