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联旧事:世界第一大运动曾容不下一条头巾

当人们被迫从信仰和足球中做出选择,足球还是属于所有人的吗?

2011年奥运会预选赛前的伊朗女足

在今年4月的女足亚洲杯上,东道主约旦队部分球员在赛场上裹着头巾的装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在此之前,国际足联(FIFA)曾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禁止佩带头巾的女性球员上场比赛。“头巾禁令”的颁布与取消,其背后又是一段曲折抗争的故事。

2007年,在加拿大一场足球锦标赛中,一位来自安大略的年轻运动员因为佩带希贾布(hijab,一种为世界各地普遍接受的穆斯林女性头巾形式)而被裁判禁止上场比赛。裁判告诉这位名叫阿斯玛汗·曼苏尔的穆斯林女孩,她只有摘掉头巾才能获得出场资格。作为回应,曼苏尔的球队旋即退出了这场在魁北克城市拉瓦举办的比赛,以示不满。

阿斯玛汗·曼苏尔和她的队友

曼苏尔事件惊动了加拿大足协,后又被国际足联关注。一系列商讨之后,FIFA决定支持裁判的判决,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禁止球员佩带希贾布上场,但这项禁令不包括那些不覆盖颈部的头巾。尽管没有任何客观数据或文字证据能证明佩带希贾布可能会勒死一名球员或伤害其对手,但FIFA仍在针对场上装备的规定中把这一行为认定为危险行为——而这也正是裁判将曼苏尔驱逐出场的依据。

这一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导致了包括曼苏尔在内的成千上万穆斯林女性在此后近七年的时间里,无法取得参与足球比赛的机会。

在一开始,FIFA曾计划以“宗教象征主义”作为不允许佩带头巾的理由,但考虑到一旦此项成立,当今足坛上大量的宗教图案纹身和一些著名男性球员在进球后的庆祝动作都将被纳入监管范围,而这无疑是很难执行的。所以,FIFA最终还是使用了“健康和安全”这一牵强理由解释自己的“头巾禁令”。

在2011年对阵约旦女足的奥运会预选赛中,伊朗女足因为佩带希贾布而被禁止参赛,尽管她们的着装符合FIFA的要求,但伦敦奥组委还是坚持剥夺伊朗队的参赛资格,并判伊朗0-3负于约旦。尚未踏上草地就被大赛除名,精心备战却只换来被奥运梦想的幻灭,伊朗姑娘们倒在地上伤心落泪的照片很快就传遍了网络。在这一事件中,打压穆斯林女性的不是她们的宗教信仰,而是世俗世界的严苛规则,这些规则将她们排除在正常活动之外,充满了男权主义的无知和对伊斯兰教的恐惧。

2011年奥运会预选赛 伊朗女足球员在被取消资格后跪地痛哭

但是姑娘们的足球梦想并没有被彻底打碎。包括亚足联女足委员会官员莫娅·多德(Moya Dodd)、球员和活动家阿斯玛·希拉勒(Assmaah Helal),以及当时的国际足联副主席、约旦足协主席、约旦王子阿里本·阿尔侯赛因等人在内的拥护者们,都在随后参与到支持穆斯林球员佩带希贾布的运动中来,并携手Right 2 Wear、联合国以及职业球员协会一起向FIFA施压,要求其废除“头巾禁令”。

与此同时,当成千上万的女性被迫终止参与她们热爱的运动之后,人们开始试图通过改变头巾的设计和用途来弥补过失,把这些穆斯林女性重新带回赛场。Capsters和ResportOn等公司专门为穆斯林女性设计了运动款希贾布,以满足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足球比赛规则的制定机构)所提出的安全要求。

然而,尽管相关研究和工作仍在继续,但这些穆斯林女性在实际上早已被边缘化了。她们不被鼓励参与任何区域性或国家级球队,因为她们的现状是未知的。

终于,在经过一系列的讨论、测试和证明之后,2014年3月1日,时任FIFA秘书长的瓦尔克宣布:宗教头巾(包括希贾布、锡克教男信徒的头巾以及犹太教男信徒的头巾)将被允许在球场上佩带,因为这些头巾符合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的医疗规定。

至此,全世界的穆斯林女球员和相关联盟终于松了口气。但这个结果来得太迟,无数曾含苞待放的铿锵玫瑰早已被摧折,终没能迎来绽放的一刻。

2016年10月,在头巾禁令被取消不到两年之时,U17女子世界杯在约旦首都安曼举办,佩带希贾布的女球员首次被允许在FIFA赛事中出场。更为重要的,这是中东地区承办的第一场FIFA杯赛。

“头巾禁令”的取消,是足坛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无数曾受不公待遇的女性一度被迫离开自己所钟爱的足球,但在永不言弃的努力和支持者们的帮助之下,她们最终赢回了踢球的权力。

毕竟,足球是属于所有人的。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