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摄影师:我们正在失去对影像的控制

摄影术这种依靠光影和视觉细微隐喻的艺术似乎正在消失。

电影《头号玩家》剧照

本文已获得授权转载

来自:电影杂志社

微信号:dianying2001

贾努兹 卡明斯基

5天5亿,10天10亿,《头号玩家》成为今年第一部迈过10亿人民币票房的进口片。斯皮尔伯格导演在这部新片中制造的令人神迷的VR世界“绿洲”,不仅再次唤起了国人对VR的热情和探讨,更有对于电影技术革新的憧憬。

然而,作为本片的摄影师,今年58岁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他的看法也代表了好莱坞众多的摄影师们,如今他们愈发地担心自己所拍摄的画面并没有在最终成片中得到真实的反映。这意味着,当一部电影使用胶片拍摄时,摄影师的所见即所得,到了数字时代,影像可以在后期制作阶段被轻易地改变——以至于观众看到的最终成品可能并非出自摄影师原始的创作意图。

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构成了一部《头号玩家》

这位两度奥斯卡获得者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广播电视展(NAB Show,2018年4月8日-12日举行)上,由国际摄影师协会组织的一次对谈中发表了自己对此的看法。他发出警告说,越来越依赖的数字技术,导致了摄影师们对“影像的所有权”正在消失。

“厨房里的厨子太多了,”卡明斯基哀叹道,“如果你有一个像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好厨子,结果还算不错。一旦导演无法参与(后期制作),摄影师们将失去对影像的控制。”

卡明斯基提醒观众,电影艺术是用光影讲故事的艺术,而用数字拍摄和后期制作后,“数字技术成像员都可以完成一部电影。”

“现实世界”的戏份真的占了40%?看过两遍的电影君表示怀疑

对于《头号玩家》,虽然他宣称自己为这部电影骄傲,但也很坦率地承认,对这部电影,“我只贡献了其中大约40%的部分。”

作为影片的摄影指导,卡明斯基负责拍摄的是片中“现实世界”的场景,在整部电影占了40%的镜头。至于虚拟世界“绿洲”,则全部依赖于CG以及动作捕捉(更多细节内容可见本刊《头号玩家》里的“绿洲”是怎样建成的?),“从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我拍摄了这部电影,我的确用真实的光线、场景拍摄了一些画面,但我也为这部电影的虚拟世界请教了工业光魔的艺术家们。”

卡明斯基算得上是斯皮尔伯格的御用,两人合作了25年还是27年,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就在《头号玩家》进入漫长的后期制作后的空档期内,他们还拍摄那部冲奥之作《华盛顿邮报》。

一路走来的斯皮尔伯格这次玩成了“技术咖”

今年1月,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聊到这部电影的一些拍摄细节,以及他与斯皮尔伯格近30年的合作似乎很可以为他以上的观点做背书——

“就这部电影而言,我希望它看起来要比大家通常认知的我有点不同。我不想要那种古典的好莱坞背光。我想让它看起来更像是我用有限的光线拍了一些东西。我想制作一部具有当代感的电影,尽管它的背景是1971。”

这些想法是否跟斯皮尔伯格沟通过?

有一天这也将成为我们的观影标配

“没有,因为有些事不需要明说。这有点微妙,即便在一起工作了25还是27年之后,你也不想给出太多信息,因为这样难免会被质疑。而且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没有答案,只是感觉应该这样做。我们没有商量讨论,他做他的,我干我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会用同一种方式看待这部电影。”

在拍摄《人工智能》的时候,甚至还有一次被他称为“最开心的意外事故”——焦虚,一个小男孩走进电梯里的长镜头,焦点没有落在小男孩身上。但斯皮尔伯格本人却对这个意外非常满意,“就让他这样走进镜头,太棒了!”

电影艺术也是光影的艺术,也都拜摄影术所赐

无论是2001年的《人工智能》还是2018年的《头号玩家》,其故事本质都是对未来技术的一种探讨,而这两部电影拍摄的手法,也可以算作是见证了摄影术的革新。

不是所有导演和摄影师的合作都如同这两个人一样融洽,何况,连卡明斯基自己都认为电影摄影必须要创新和发展,只是如何创新才是最大挑战。

“摄影术这种依靠光影和视觉细微隐喻的艺术正在消失,它一定会发展也会重现,但眼下,更多年轻的电影人不愿再用摄影术表达自己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