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谢幕,李嘉诚在东莞留下些什么?

一代商业传奇李嘉诚终于退休了。从12岁开始工作算起,到90岁高龄宣布退休,“李超人”已经工作了整整78年。

李嘉诚的退休,并未放缓庞大的长和帝国高速前进的脚步。就在李嘉诚宣布退休当天,李嘉诚旗下地产公司在东莞开发的海逸豪庭与新加坡伊顿国际教育集团举行了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宣布“东莞市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正式筹建。

这只是李嘉诚在二十多年里布局东莞的数个项目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李嘉诚在东莞频频出手,迅速完成在制造业、零售业、地产业三大产业的布局,奠定了长和帝国东莞版图的根基。20多年里,李嘉诚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大势中攻守自如,也见证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更新迭代的历史轨迹。

如今,“超人”谢幕,传奇终结,李嘉诚在东莞留下的这盘产业大棋,又将如何走下去?

早在1995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就在东莞虎门创办了冠越玩具,并在虎门设立了电子企业港陆电子,专门为摩托罗拉手机等高端电子产品提供电子配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夜,李嘉诚显现出令人叹服的危机嗅觉。2007年,和记港陆陆续转让其所持玩具实业资产,到次年9月,和记港陆以3645万港元转让其所持东莞冠越81%的股权。

在制造业进退自如的同时,李嘉诚不断加码东莞零售业。1997年,和记黄埔旗下的零售巨头百佳超市,作为首家进入东莞的外资零售企业在莞城开了第一家店。此后,百佳超市又在东莞开设了多家分店。

在地产板块,和记黄埔1998年在东莞厚街顺利购得面积高达471.08公顷的大幅土地,成为外资企业在东莞拿地的一个先例。到21世纪,和记黄埔在厚街横岗水库的地块开发了海逸高尔夫别墅等多个项目。

到2014年,李嘉诚旗下长和系在东莞拥有土地储备超过152万平方米,在其内地地产版图中仅次于重庆和武汉名列第三。

除了制造业、零售业、地产业等三大板块,在东莞金融、电力等行业,李嘉诚的身影也若隐若现。不过,随着李嘉诚本人的退休,长和帝国接下来在东莞的走向,也似乎变得不可捉摸起来。但在外界普遍看来,以接棒者李泽钜的敏锐和稳重,再加上李嘉诚出任长和资深顾问“扶上马,送一程”,长和帝国的明天也并不需要过多担忧。

地产业新常态:携手政府构建产业生态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李嘉诚就已开始陆续抛售内地资产。同时,其“慢开发”模式也饱受诟病,对其“变相囤地”获利的质疑声更不绝于耳。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如今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地产项目的诉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转变是,政府需要地产项目能够导流人口、产业和资源,从而带来可持续的产值和税收。

于是,产业地产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几年来,产业园区遍地开花,掀起了一阵产城建设高潮。到今天,地方政府已经不满足于“政府招园区、园区招企业”的粗放式产城发展模式和关系,而是希望产业地产商能够和政府携手,根据产业生长的逻辑和规律,把区域产业生态做起来。

这就对产业地产商的招商、运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产业的稳定性、连续性也将受到新的考验。

大湾区时代,产业根植性不容忽视

区域产业生态的稳定性、连续性如何保障?实际上,物业租赁关系是一种相当“浅”的关系,企业租约到期、发展壮大,抑或是其他城市、园区给出更好的优惠政策,企业就很可能一走了之,原有的产业链、产业生态将面临频繁的更迭;而物业销售则建立了一种更加稳定的关系绑定,对于地方产业生态的构建、产业链条的稳定都有裨益。

在湾区要素流动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对于很多异地复制的产业地产项目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大湾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东莞提出承接港深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如何将深圳的优质企业、产业留下来,让他们与东莞同发展、共成长,也是东莞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重要载体的产业园区,让入园企业购买和持有物业,无疑也将增强香港、深圳优质企业的根植性,让创新产业在东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利于东莞在大湾区时代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另外,购买物业的企业相对于租赁物业的企业,总体上体量更大、成熟度更高、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更重要。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企业对于产业链配套环节的吸附能力更强。毫无疑问,区域新兴产业的集聚也将显著提速。

更快的产业集聚速度、更稳定的产业集群生态,对于志在收获可持续性的产值、税收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