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何种影响?

杰伦·拉尼尔的新书既带有部分自传性质,又有着他个人对科技的沉思,同时还强调了虚拟现实的种种可能性。

杰伦·拉尼尔。图片来源:Nick Otto

畅销书《你不是一个器件》(You Are Not a Gadget)的作者杰伦·拉尼尔也是使“虚拟现实”一词普及开来的计算机科学家,他还写过一部极具个人特点的著作。《万象的新开端》(Dawn of the New Everything)是对“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这种冷漠说辞有意识反驳。拉尼尔这部作品特意表达了作者的主观看法。“你既可以用全局观来考量电脑,也能从个人角度出发,”他写道,“但我更喜欢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么做很有意思。从全局观来思考电脑的利弊往往会催生出乌托邦式的幻想,因而非常危险。”

拉尼尔有着自己坚定的看法。他对社交媒体目前的状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把它描述成“充斥着为了牟利而组织、利用大众的间谍算法体系。”但总体而言他的方法非常细致,令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没必要去阐述互联网对民主而言到底是好是坏,也不曾试图说明机器到底是会拯救还是毁灭人类。尽管他看好虚拟现实的潜力,但他也承认这项技术的命运最终还是取决于人们的使用方式。与其他技术一样,虚拟现实将会发掘出人类最好和最坏的一面。

但虚拟现实究竟是什么?就算你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也不用担心。拉尼尔也不能——并且他还是20世纪80年代VPL Research公司的创始人,正是这个公司将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化产品带入了这个世界(早期的产品之一是一款名叫Power Glove的手套式控制器,需配合任天堂的游戏机实用)。在《万象的新开端》这本书中,拉尼尔提出了50多种虚拟现实的定义,从“希望能有一种可以传达梦想的媒介”到“一种可以让你穿上别人的鞋子的媒介;希望可以增强同理心的一种途径”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你想找一个对虚拟现实言简意赅的定义——或者与此有关的任何东西——那么或许这本书就不怎么适合你。恰恰相反,拉尼尔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更具吸引力的东西:对科技富有诗意和人文主义的观点。

《万象的新开端》

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拉尼尔的回忆录。他写了自己在新墨西哥州的成长经历、母亲的去世以及数十年前在硅谷的工作经历。但这些都只是拉尼尔这部丰富多彩的自传的几个方面而已。他的写作风格非常散漫,又不禁令人啧啧称奇。书中一一讲述了他的广泛兴趣爱好和各种经历。他在17岁之前便设计了自己的家,虽然从结构上来说还有许多不足,但风格相当新潮。他称之为“穹顶”。他对音乐充满了激情,家里至少放了1000件乐器。他还很喜欢羊。拉尼尔上大学的时候,他需要想办法去挣钱。他与穹顶附近一只羊“交上了朋友”,后来觉得一只羊还远远不够。他学会了制作奶酪然后拿出去卖掉。后来他得到了一辆破车,破得甚至连一个后座都不见了。拉尼尔把一捆捆的干草放到上面,把这辆破车变成了“山羊专车”,让他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能“气派地带着这个可爱的小东西四处转悠”。

这些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细节而已。但是拉尼尔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也反映出他更宏大的世界观。

但是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虚拟现实是什么?你或许会认为虚拟现实就是带上一个笨重的耳机然后走进一个新世界。这就和清晰的梦境有点像。你可以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或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在一个高高的悬崖上攀岩。拉尼尔丰富的想象力让他想到了虚拟现实这一概念。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梦想家,这一点也不令人惊讶。他描述自己曾做过许多梦,在梦里他甚至变成了一个山坡,“感受到了几百年来村庄在山坡上的延伸,石头砌成的大教堂深深扎进我的肉里。”当他醒来时,现实世界反而变得毫无生机、非常僵化。“我想象出了永远都不会变得让人厌烦的虚拟世界,因为人们会不断带来惊喜。没有这个工具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困住了一样。为什么,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这种东西?” 

在对虚拟现实的第22个定义中(没错,所有定义都排了序),拉尼尔将它描述为“当技术变得更发达时,一种对现实的预演”。这种描述同时包含了许诺和警告。虚拟现实最终是否会变得异常真实,以至于有取代现实的威胁?如果你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听一场音乐会、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甚至前往法国的乡村,你又何必自找麻烦离开自己的房子?

但也不一定真的会变成这样。如果人类本身仍然是体验的重点所在,那么虚拟现实就不会取代任何东西。或者就像拉尼尔说的那样:“关于你的一切,甚至你的世界都有可能改变,但你还是你自己……虚拟现实是种让你向自己坦诚的技术。”他指出,虚拟现实恰恰证明了你自己的真实性。他乐观地认为这项技术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侦探”,更擅长于区分幻象和现实。

拉尼尔坚信人类不应该是虚拟现实技术被动的消费者,而应该在这项体验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最起码,你应该能够扔出一个虚拟的球来。“如果你不能主动伸手去感受虚拟的世界并对此做些什么,在这个世界里你就只能是个二等公民,”他解释道,“仅仅做虚拟现实世界的观察者就好像是个幽灵一般,只是个吓不到任何人的微不足道的幽灵而已。”

拉尼尔认为虚拟现实能够增强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一旦你有了虚拟现实的体验之后,就会以新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有那么一会儿,最寻常不过的地面、便宜的木材甚至是泥土路都能向你展现出无数的细节来。看着别人的眼睛带来的冲击则极为震撼。”随着虚拟技术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真实”,这种想象是否能够继续下去?拉尼尔第一个承认这还只是个开始。但他看到的是种种可能性,我们只能希望这些都能变成现实。

他最喜欢的增强虚拟现实感受体验的示范之一,便是给用户提供真正的鲜花。“他们体验完之后会感受到这朵花的存在,就好像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花一样,”他说道,“这种示范体验结束之际,正是虚拟现实技术神奇魔法生效的时候。”

本文作者Emily Parker是新美国基金会未来时态(Future Tense)的研究员及《现在我知道我的同志们是谁:来自地下网际网络的声音》(Now I Know Who My Comrades Are: Voices From the Internet Underground)的作者。

(翻译:熊小平)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华盛顿邮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