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之家报告:网贷小微企业借款五年增长70倍

12月17日,网贷之家联合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新周期·新普惠:2017 互联网金融行业高峰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峰会》圆满召开。

回归本源、结构优化、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主旋律。经济新形势下,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支持,已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核心目标之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在哪?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又在哪?互联网金融行业各方优秀代表在峰会现场进行了一场激辩。

盈灿集团董事长兼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发表演讲并发布《网络借贷普惠金融实践白皮书(2017)》主题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网络借贷行业服务的小微企业累计业务成交量超2万亿元,P2P网贷小微企业借款从2013年年成交量仅124.32亿元,2017年至今已高达8722.80亿元,翻了超70倍,且仍然保持上扬的趋势;P2P网贷平台中涉及三农业务的累计成交量已达1023.46亿元,且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偏远地区各省份的借款个人或企业的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自2013年以来,网络借贷涉及个人消费业务累计成交量超4500亿元,最多有778家平台涉及该业务;个人消费业务成交量从2013年起始,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在借款成本看,2015年网络借贷行业样本平台年化综合借款利率为26.4%,2016年急剧下降为22.47%,2017年为21.61%。报告指出,网络借贷模式在满足小微企业和普惠人群的借款需求,降低借款成本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认为,2018年网贷行业的发展将步入健康发展的新时代,这是基于“四个超预期”而做出的重要判断。“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成果超预期;网贷平台银行资金存管上线数量超预期;网贷行业长效监管机制、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程度超预期;网贷行业良性退出速度超预期。”

陆岷峰指出,在新时代,网贷行业在发力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更多的担当。而对应的,基于网贷平台历史定位的转变,监管与发展也会出现转变,即从规范发展向促进发展转变;从加强监管向适度监管转变。

做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 机遇、挑战何在?

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表示,传统金融的压抑催生了互联网金融:利率管制下,金融市场实际利率过低,银行坐着挣钱,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僵尸企业倾斜,融资、理财端的金融产品也相对匮乏。

如何让市场在金融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刘胜军认为重要的就是发展民间金融,而金融科技则是民间金融的突破口,这其中的机遇包含未被满足的融资需求及大众理财意识的觉醒。

但是,“把钱借给NINJA(无收入、无职业、无资产)客户是不负责任的金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普惠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如何发展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前提在于,技术(场景+大数据)要与监管的结合,平台自身认真做风控;此外还有解决好技术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时代技术风险也许就是最大的风险。”

黄益平表示,监管也要与时俱进,需要注意的是:坚持牌照管理;协调监管与市场发展的节奏(P2P、现金贷、智能投顾);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原则;认清分业、分层监管与混业经营的现实;防范风险同时支持创新(但支持创新并非放任自流);平衡大数据分析与隐私保护。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法制建设还面临着不健全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禁止式整治体现的是法治建设不足。”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总监事李有星表示,“互联网金融是法治金融,金融需要法制保障。”

法制建设需要明确各主体权利义务的平衡对等,对互联网金融法制工作,李有星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及应该坚持的原则,“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本身中性、打击非法保护合法、鼓励创新、造福社会、保护市场主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

为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攸县是中国中西部首个明确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县。为什么找准互联网金融为突破口?

中共攸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李子善表示,“县域经济发展受到掣肘的因素之一就是金融支持不够。首先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的特征弱化了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另外,县域居民的投资意愿很弱且金融发展环境差。”因此,攸县政府从2016年开始,就从政策上积极扶持发展互联网金融,用互联网金融驱动县域经济发展。

“技术驱动可解决传统金融机构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新技术实现新的借贷市场,比如区块链技术,可创造新式供应链金融。”点融首席执行官罗龙翔还表示,合规是互联网金融机构为立身之本,是行业规模化的必要条件,也能建立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平台则需要更高的道德标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