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综艺,姓“网”还是姓“电”?

网综的流光溢彩是否真的意味网综能够与电视综艺比肩,甚至超越电视综艺呢?

作者 | 鸡肋

编辑 | 小新

今年夏天,《中国有嘻哈》、《快乐男声2017》和《明日之子》三大网络自制节目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网络播放量,更是在微博上形成了不少刷屏话题。相比之下,电视综艺就要“平静”不少,除了《中餐厅》和《极限挑战》,其他电视综艺几乎掀不起一点波澜。

有声音认为,从今夏起,“3+1”的视频网站已经逐步开始取代省级卫视,占据综艺市场。然而,背后不容忽视的是,网络综艺相比电视综艺更专注于年轻人的代际,而并非全年龄段。此外,网络综艺同样存在同质化跟风的现象,而相对审查宽松的土壤环境似乎也正在萎缩。

无论是GAI与PGone的“撕”,还是薛之谦在直播现场爆料黑幕,又或是毛不易凭借一首《消愁》刷爆朋友圈,不得不承认,2017年的夏天,网综风光无限。

与之相对,电视综艺多少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似乎只有《中餐厅》与《极限挑战》能够挑起省级卫视综艺的大梁。前者引进了经营类的慢综新模式,而后者依旧受益于“综N代”的大IP,不过也遭受到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重下滑。除此之外,其他电视综艺表现着实缺乏亮点。至此,不少观点认为,网综的春天已经来临,同时唱衰省级卫视综艺的声音不绝于耳。

只是网综的流光溢彩是否真的意味网综能够与电视综艺比肩,甚至超越电视综艺呢?

“内容垂直化”,是2017年网综的一个关键词。在铺天盖地的营销稿中,都可以看到三大视频网站在垂直化上的努力。题材的多元化,增加直播、素人体验等元素……针对分化的受众,爱奇艺推出了《中国有嘻哈》、《大学生来了2》,腾讯推出了电竞类节目《集结吧王者》等垂直类节目。

表面看上去,网综通过精细化的内容成功碾压了电视综艺。但除了《中国有嘻哈》凭借“diss”文化红遍微博的大江南北,其余的几档垂直类节目,水花依旧不能与传统的电视综艺相较量。有一些节目的确完成了在窄化的受众中建立市场的任务,但更多则是陷入了同质化的怪圈中。当网综在表彰自己的原创能力以嘲笑电视综艺高度同质化时,忽视的正是资本对于同类节目的高度挖掘。

一档成功网综成功之后,则有一系列衍生的节目在等着观众。《奇葩说》之后是一批棚内脱口秀的出现,《火星情报局》、《大学生来了》类似的模式,类似的议题。在网络这个资本厮杀的平台之上,原创能力并没有如传说中那样“吊打”省级卫视的几档综艺。

翻看三大视频网站的综艺名单,乍看之下,数不胜数,但往往是空有噱头,也缺乏新意。《快乐男声》身披的是老品牌外衣,在节目制作之上不可不谓精致万分,却在音乐性上败北而归。《明日之子》捧出了一个毛不易,可最后的直播夜冗长的环节与本质上传统的模式,无法让它区别于其他同类型的偶像选秀类节目。

《中国有嘻哈》的热度早就不是来源于节目本身,而是围绕着选手本身展开的一系列“黑”与“反黑”,蹭着漫威、抄袭,在污名化的道路上一路“黑红”下去,而节目除了嘻哈文化首次进入中国相对主流的话语环境中,其它的还是陈旧的。这三档偶像选秀类节目将概念打造的淋漓尽致,但无论是《明日之子》的三大赛道,还是《快乐男声》的“召唤师”等概念,本质上都是没有改变传统电视综艺给予的音乐节目的选秀内核。

必须要承认的是今夏网综带着明显“90后”的痕迹,某种程度上了完成与流行文化的对接。这是网综得以卷走大量话题与流量的关键:偶像梦工厂类的选秀节目本身就带有其它节目无法媲美的话题度,粉丝为年轻的偶像买单、刷热度,粉丝文化早就成为了这些节目得以获取红利的不败之宝;年轻人更善于在新媒体形成的小圈子里,使用自己的话语,对网综的元素进行再创造。

网综本质上是属于年轻人这一代际的。相比电视综艺,它远没有打破年龄的界限。《中国有嘻哈》可以成为年轻人的“爆款”,但无法成为全年龄层的爆款。并且“90后”群体也并非都分享着相同的文化趣味,能否用绝对数据去说明电视综艺失去了在年轻人的收视高地也亟待被证明,甚至从数据上来说,今年年初“跑男”在网上的播放量远超所有网综,稳居第一。

这些电视综艺除了网上播放量之外,面对的更是全年龄层的电视用户。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电视综艺始终要满足常常被忽视的中老年人受众的诉求。一方面这样的环境决定了传统电视综艺无法像网综尽可能的接近年轻人,或者是以年轻人为“尊”。但另一方面电视综艺依旧有着它的平台优势,得以成为真正现象级的节目,成为全年龄层的“爆款”。

尽管老牌综N代今年《中国新歌声2》收视率相较于之前能破4、破5的局面而言,只取得了破2的收视率,但仍然是一档面向合家欢的节目。《极限挑战3》尽管从退出黄金档,收视也再难以破2,但孙红雷、黄磊、黄渤等本身就对就有“国民性质”的嘉宾依旧能够保证节目在全年龄段的关注度。

从政策层面而言,随着总局的“限星令”,要求加强“星素”互动,电视综艺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相比之下,网综的土壤依然相对宽松。

不过,政策与审查也让电视综艺最后保留除了纯粹的娱乐精神之外的一些东西。无论在星素结合之下的鸡汤是否太过浓郁,但至少是一份人文情怀,尽管最后它看起来更像是为节目保驾护航,但某种程度上,它都让节目显得不那么纯粹的娱乐化。这也成为了让电视综艺满足合家欢的最后一道屏障。

随着暑期档落幕,网综的监管也逐步严苛起来,《火星情报局3》下架,《明星大侦探3》无限延期,随着政策的变化以及收束态势,这样的土壤在短时间内不再能够维系,那网综在未来是否还能延续火热呢?

主编 | 米迦勒

执行主编 | 子牙

编委 | 鸡肋 梅子黎 小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