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漫长合作过程、“巧合”定档国庆,《英伦对决》还有多少精彩幕后故事?

“电影其实是将两种文化融合,同时符合了不同文化环境下观众的口味。”

作者| 白罗那

国庆档走过小半程,除了两部喜剧对垒、《追龙》打了一手情怀好牌,成龙新作《英伦对决》也迎来了近年成龙电影的最好口碑。

目前,《英伦对决》以2.44亿位于国庆档票房第二位,排片和上座率均在20%左右。不仅如此,影片也正在一点点逆转近两年成龙电影口碑不佳的局面,在猫眼和淘票票上的评分均为8.4,豆瓣评分也达到7.4,且评分呈上升之势。

其实这部影片的剧本早在五年前就已经送到成龙手里,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项目延迟至今得以成型, 而影片缘何定档国庆节,其实也是一次微妙的“巧合”,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采访了耀莱影视总裁、《英伦对决》制片人谭祖慧,她对小娱讲述了《英伦对决》背后漫长的五年合作故事。

历时五年合拍项目终落成:从“普通人”到“英伦对决”的多次改革

据谭祖慧介绍,成龙早在五年前就看到过《英伦对决》的剧本。在他们看来,这个故事与成龙之前的动作喜剧类型相反,而且英文对白不多,最关键的是,故事中的这个人物“关玉明”简直就像为成龙而写,所以成龙看到剧本第二天就飞到美国与编剧接触。

在美国与编剧沟通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主创团队的人员分歧、版权问题、项目风险太大等问题,所以这部电影计划暂且被搁置。直到美国STX娱乐公司介入,他们再度联系成龙,此项目重启。

《英伦对决》是一部完全好莱坞风格的影片,曾成功执导《007之黄金眼》、《007:大战皇家赌场》等好莱坞大片的马丁·坎贝尔此次为影片设定了典型的惊悚政治片格局,以英国与爱尔兰政治关系为背景,讲述一个失去女儿的中国老兵的绝地反击。

故事改编自史蒂芬·莱瑟1992年出版的小说《中国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由外国人撰写的故事,他所体现的也是外国人视角里的中国人,而且小说原名“Chinaman”直译过来是带有贬义的“中国佬”,在影片名字上片方也几度纠结,从一开始的“普通人”换成过渡时期的“龙震四海”,最终确定为“英伦对决”这个极富好莱坞风格的片名。

影片中最显著的中国元素就是关于主人公的设定,关玉明代表了众多海外华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以二等或三等公民的身份在别人的国度里生活,安分守己地过日子。所以影片最初也想用“普通人”这个名字,因为关玉明也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某些中国人在祖国之外的生存现状。

但在中国人的身份之下,影片也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性的问题,在这个议题下,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都必然会在长久地重压之下奋起反击,所以归根结底,影片更注重表达的还是一个人的反抗故事。

耀莱、美国STX联手:导演主控文戏成龙抓武斗

在《英伦对决》的出品方中,耀莱影视担任主投方,同时参与部分制作,美国STX主要负责制片部分,影片的另一位出品方万达影视则是在成片之后进入项目。

影片制作部分由美国公司STX主导,导演人选从一开始就确定为外国人,因为片方认为外国导演控制现场和影片类型的能力较强,最终,马丁·坎贝尔从三位导演候选人中胜出,他的老搭档皮尔斯·布鲁斯南也由他举荐进入这个项目中。

在演员方面,成龙唯一坚持的人选就是刘涛。成龙第一次见到刘涛的角色是在电视剧《妈祖》中,后来接连看了刘涛主演的几部电视剧,认为刘涛非常适合片中关玉明的红颜知己林保怡这个角色,最终说服导演让刘涛参演。

作为主演之一,成龙也对剧情设定提供一定程度的意见,主要是增加和提升动作部分的情节和戏份。

片中关玉明遇到的最强对手是由罗里·弗莱克·拜恩扮演的肖恩,他也是特种兵出身,且在年纪和体力上都强于关玉明。如何打倒这个强大的对手,成龙对此作出了动作戏份的修改。在导演一开始的设想中,关玉明两下就把肖恩打倒了,但在成龙看来这并不合理,所以在两人近身肉搏的那场戏中,成龙使用了一些技巧,比拼的并不是体力。

此外,关玉明这个形象在片中最初出现时已经退役多年,如何让自己的身手逐渐恢复,成龙也特意为此设计了合理的情节。例如在逃避敌人追捕的过程中,成龙利用自己的汽车进行体能训练,让这个老兵的心态和体能发生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整部影片拍摄中,导演主抓文戏部分,动作部分还是由成龙和成家班来研究。

制片人谭祖慧也介绍道,成家班现在已经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在影片开拍之前,动作导演会先跟导演开会,了解导演对于动作戏份的要求,然后成家班内部会设计武打动作,拍摄动作戏份小样拿给导演看,在导演提供意见之后再修改,最终完成影片的武打动作设计。

在影片动作戏份上,中方和美方也有过小分歧,美国方面选举导演找来的演员都是演技一流,但动作戏份是否可以高质量完成他们并没有仔细计算,许多演员都存在“会打的不会演”和“会演的却不会打”的问题,所以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一般要拍两三次可以通过的戏份,就要拍到五六次才通过。

在整个合拍片项目进程中,大多数的决定都由中美两方有共同商议决定,但也有各自坚持的方面。

影片上映日期其实是根据美国上映日期最终确定的,耀莱方面希望影片现在中国或者亚洲上映,但北美之后的上映日期不要与中国首映相差太远,正好10月13日美国有部影片撤档,美国STX表示想占据这个档期,所以中国的首映日期也自然而然定在了国庆档。

在《英伦对决》中,除了成龙人物形象的巨大改变、故事类型的成功打造,也是一次中美文化相对完美的结合,影片的另一位制片人亚瑟·M·萨基森在之前的采访中也表示,中美两国有一个巨大的文化鸿沟,还有一些必须达成的互相理解。

“我们要明白两国观众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并努力将两种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讲一个国际化的故事。比如他和成龙合作《尖峰时刻》系列时,因为从前的中国功夫片动作戏份特别多,所以他们抓住了“不要太多动作戏”的精髓,成龙在电影中展现了自己将喜剧成分与动作完美结合的优势,电影其实是将两种文化融合,同时符合了不同文化环境下观众的口味。”

所以《英伦对决》不仅可以称之为近年来成龙最好的电影,同样也是一部近年来合拍片的成功典范。

来源:娱乐资本论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