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专题】在英国做一个“自如友家” UCNEST最难的是找融资

“宁可走的慢一些,也比跑得快(盲目扩张市场),中间摔跤好。”

最近,界面创业以一个专题的形式采访了国内的出海创业者和关注出海的投资人们,试图从他们的创业历程和投资逻辑中,了解现阶段出海创业者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出海创业趋势转变原因。

点击这里查看专题

见到陈一凡时,他刚从英国回来,今年上半年他已经往返英国四次,在忙着扩充团队。

陈一凡想要做一个英国版的“自如友家”,即拿到房源后,会对房屋进行标准化的装修,目前正在对房源进行2.0版本的升级,计划将房源“武装”到各类清洁用品,同时注重品牌露出。

这种对房源进行重度改造的方式,带来的的直接利好是提升了在线预订效率。“在45%的房源没有详细照片的情况下,直接在线预订的成单比例由过去的34%增长到87%。”陈一凡说。

目前UCNEST房源数量并不多,只有300多套,每个月的成单量在60至70单,国内和国外团队加起来总共四十个人左右,在线预订效率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营成本。

在开始做“自如友家”模式前,从2008年起,陈一凡还在英国读博士期间,分别做过二房东、中介以及一个第三方服务平台6APT,主要为国内的出国留学生提供本地公寓预定和机场接送机服务,2015年才开始走向较重的线下模式。

两年的时间里,UCNEST从一味野蛮生长式的获取房源到现在的深度标准化,摸索出了一套打法和利润计算公式。

如在找第三方合作清洁公司时,筛选标准是:三室一厅的房屋保洁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误差不超过15分钟,每增加一个房间就多增加20%的时间。而一套深度标准化的房源,装修成本在八千至一万人民币左右,半年后就可以回本。

开始时,UCNEST试图做加法,会把业务铺向伦敦以外的城市,今年年初开始收紧战略,不再一味地扩张业务线,只专注于伦敦市场,注重打造品牌和口碑,提高了房源溢价率和利润率的同时,获取房源也比以前容易些。

陈一凡对界面创业记者说,英国的大部分房产中介还是以“链家”模式为主,交易的完成也基本在线下进行,UCNEST上门跟房东谈业务时往往需要先验证资质,再接着磨合信任。

虽然UCNEST现在已经设立了BD(商务拓展)、QC(质量管理)、Admin(行政)、Sales(销售)、Marketing(市场)五个部门,但英国地区的合伙人仍要自己去拓展房源,上门跟房东谈合作。

陈一凡每年也都会用一个月的时间跟着装修队一起干活,打磨到现在才有了较为完整的流程,可以进行持续复制,“只有你体验了,才会能证实数据统计的数据是不是有偏差,才会知道如何避免各个环节的脱钩。”

除了“自如友家”的资产管理模式,陈一凡还会给招来的本地员工灌输中国式服务思维,“要热情,上门跑跑腿,那边都不敢想象会有这种服务。”

在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上,陈一凡会先放两个关于中国模式创新的短片,一个是“自如友家”宣传片,另一个是北京三元桥43小时完成改造。他希望通过这两个短片能让本地员工感受到中国互联网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一些手段带来的效率提升。

陈一凡计划让UCNEST上订单里的所有步骤都通过线上来完成,包括票据的电子化、房屋报修、押金退还、银行对账等流程。英国完整的信任体系,也省去了很多潜在的危险。在他看来,这种更互联网化的方式是与本地中介机构最大的区别。

相比较国内,英国从事中介行业工作者的平均学历和社会地位都要高,这也是UCNEST现阶段成本最高的地方,一个人的薪资相比较北京来说要贵两到三倍,

由于国内投资人对英国市场了解少,陈一凡在找融资时很不顺利。虽然现在账面上可以打平并盈利,但缺少资本的支持,推广一直没有做起来,办公场所也较小,有的房东来办公室考证时,会容易产生不信任感。

问起UCNEST的潜在市场有多大时,陈一凡对界面创业记者说,“英国购房年龄层段在38岁到45岁之间,消费欲望较高,在英国的留学生有8万,对UCNEST来说,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陈一凡已经开始了3.0模式的计划,要进行社区运营,让UCNEST具有社交属性,现在已经在初步尝试阶段。鼓励平台上的用户通过第三方社交平台,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找到彼此,互相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或是一起举办线下活动。

除了社群运营,UCNEST还准备在租户集中的区域进行公共区域的改造,如和第三方合作健身房等,这对于分散式公寓的形式,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目前UCNEST国内的推广方式主要通过豆瓣、QQ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社交平台,除了提供房源信息,还通过分享与在英国生活相关的干货,作为一种维系粉丝感情的方式。

开始注重品牌打造后,陈一凡觉得在英国注重口碑的市场大环境下,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让当地更多的房东愿意接受UCNEST的运营方式。

他承认,UCNEST上线两年多的时间里,在试错、业务调整和市场拓展方面都比较慢,但对于现在的UCNEST来说,宁可走的慢一些,也比跑得快(盲目扩张市场),中间摔跤好。“只要商业模式成立,就会有人买单。”陈一凡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