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这样的谈判能力,基本上可以告别“双伙伴”了

所谓『多方共识』对奥迪而言是『最糟糕的结果』,对于仍在襁褓中的上汽奥迪,名义上扫清了障碍,实际上平添了更大危机和变数。

奥迪全球销售和市场董事冯德睿博士

可怜的奥迪,在中国市场“偷鸡不成蚀把米”,写这篇稿子前,壹哥已经心疼奥迪60秒,尤其是那位号称曾在中国摸爬滚打9载,曾任奥迪中国“掌门人”的现任奥迪全球销售和市场董事冯德睿博士。他创下了所有跨国车企(也可能是整个跨国公司界)在涉及重大项目的复杂谈判中,“一个人战斗到最后”的非典型案例。

但《车壹条》要说的是,以冯德睿为首的奥迪AG(德国奥迪股份公司),虽然在历经两个多月的谈判(具体时间应以今年2月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发布《三亚声明》算起)中坚持到了最后,但谈下来的所谓“多方共识”却是对奥迪而言“最糟糕的结果”,对于仍在襁褓中的上汽奥迪,名义上扫清了障碍,实际上平添了更大危机和变数。

冯德睿(前排左四)与『对手』握手言和

5月20日,奥迪中国官方的新闻通稿,来得比一汽大众奥迪的新闻通稿晚了8个小时,但却以更细节性条款呈现出来5月19日多方谈判的“成果”和“共识”。而这8个小时,就是北京与英戈尔施塔特跨越时区的沟通效率。和一汽大众奥迪语焉不详的新闻通稿相比,奥迪中国官网的通报符合德国人认真严谨的一贯作风。

而在奥迪中国官网更新这一新闻通稿之前,关于奥迪已经悉数答应CADA经销商联会《三亚声明》全部条款和协议的消息,已经在自媒体上风传。随后到来的一汽大众奥迪官方新闻稿和奥迪中国官网上的信息更新,只不过不同程度地佐证了,遥遥领先的“谣言”其实都是内部人士在对外放风。

奥迪中国官网新闻通报

尽管冯德睿博士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故作大度地表示这样的提前放风只是谈判对手所采取的“中国式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策略和伎俩对德国人很“受用”。冯德睿的上述表态,表达的既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无奈,是“一个人战斗”在一线却缺乏舆论侧方的及时响应、任由谈判对手“摆布”的悲凉。

看看冯德睿最后一轮多方谈判,从谈判桌上到底拿到了怎样的成果,你就可能怀疑奥迪此前信誓旦旦要推进的“双伙伴”计划,到底是不是认真的?

从媒体最新报道、一汽大众奥迪和奥迪中国两方面确认的信息看,奥迪在最新一轮谈判中彻底“缴械”了。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此前提出的两大关键诉求:一个销售公司+同一个销售渠道,还有2022年或销售90万辆目标任何一个跟上汽奥迪启动时间挂钩,都在官方协议上得到了奥迪AG的确认。

尽管在上汽奥迪国产新车销售的时间节点上,冯德睿在最新的媒体采访时澄清道,不管2022年一汽大众奥迪能否在华达成年销90万辆既定目标,上汽奥迪都要开始销售国产新车。但不得不说,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成功为自己争取五年时间的同时,也让上汽奥迪落地计划被延长到了五年。

据《车壹条》从上汽内部打探到的消息,根据上汽大众现有体系能力,如果没有一汽奥迪及其经销商抱团“阻击”,上汽奥迪完全有能力在2020年前后国产新车并启动销售计划。而这被延长的两年光阴,对于上汽奥迪而言可谓至关重要。正所谓,时不同势也不同,2022年的中国豪华车市场,鬼知道会怎样?

上汽估计这会儿肯定在内心埋怨,不怕对手强大就怕遇上“猪一样的队友”。论谈判能力和对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奥迪AG这一次算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直白一点说,这样的结果根本不用谈判就能取得,奥迪AG经历了这么多轮的折腾才拿到本来唾手可得的成果,还好意思含着泪花对外说“多方共赢”。

早知道今天这样的结果就是多方共赢,2月底奥迪经销商联会提出《三亚声明》时,一口气答应下来不就完了吗?当然,《车壹条》这里指的“一口气答应”,并不包括经销商投资人狮子大开口的最近3年经营280亿元“亏空”,而是经销商单方面提出的:一个销售公司主导下的一个网络和百万辆基础上启动上汽奥迪。

《车壹条》仔细对比现在的结果,比当初满口答应经销商的《三亚声明》,实际上并没有好多少。

冯德睿在最新一次接受媒体独家采访时披露,在整个与一汽奥迪及其经销商的多伦谈判过程中,他的团队会及时跟上汽集团负责上汽奥迪项目的两位高层——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和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贾鸣镝进行密切沟通。不过,他自己透露的谈判与沟通策略让人看了有点“辣眼”。

冯德睿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

“我们当时和上汽有一个很好的约定,那就是首先解决经销商担忧的问题,在和经销商达成一致之后,再具体商量上汽奥迪合作的事宜。”冯德睿的上述表态意味着,在转身与一汽奥迪及其经销商“多方会谈”时,奥迪已经预感到后院着火必须先灭,而怎么灭的方式和措施,主动权在奥迪AG。

这等于说,奥迪AG与一汽奥迪及其经销商谈判所取得的任何成果和代价,排队等“谈合作”的上汽原则上都必须毫无条件地答应并配合。尤其是今天这样对上汽奥迪甚至是一汽奥迪任何一家来说,几乎都不可能实现的“三方合资销售公司”设想,冯德睿代表奥迪AG都能硬着头条应下来,壹哥反正彻底是“醉了”。

尽管冯德睿自己都承认,后续组建三方合资销售公司挑战巨大,自己“心里也会打鼓”,但迫于现实无奈,尤其是谈判策略的失败,只能勉强答应下来。这充分说明,在关键的时刻,奥迪还是“怂了”,以前认为依托“双伙伴”计划纵横捭阖,没想到出师未捷骨头先被“打折”。

上汽奥迪未来有多大想象空间?

合理想象一下,考虑到奥迪已经和一汽签订“10年商业计划”,旗下现有的可量产的新产品,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将悉数投放长春,那么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上汽奥迪面临两大凶险课题:第一,新产品估计得靠全新开发的产品序列,跟辉昂一样做好做坏谁知道呢?第二,三方合资销售公司进展可谓再添波折,其复杂程度和谈判难度丝毫不亚于奥迪前期与经销商的谈判。

更何况,正如冯德睿所言,三方组建合资销售公司的设想,必须在法律和合规上先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首肯,其次可能就是旷日持久的谈判“拉锯战”。以奥迪AG的谈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车壹条》真的不敢对这样的谈判抱以更多的期待和幻想。如果彼时,还是冯先生亲自挂帅谈判,那估计不确定性就更多了。

尽管冯博士本身还算是长期坐镇中国市场的“老司机”,但面对复杂的中国国情和“姜还是老的辣”的谈判对手,奥迪AG的这位派驻中国的钦差大臣显然还是略显稚嫩了一点。而雄心勃勃的上汽奥迪合资项目能摊上这么一位从中协调的外方高管,也算是命运中的安排吧。无法抱怨更无力吐槽,只好听天由命吧。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