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贸易摩擦增多并非国内体制问题

发达国家使用替代国方法计算中国生产成本,在反倾销问题上屡屡得手,是导致中国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之一。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周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称,去年中国遭遇110多起涉及外贸救济的调查,但这并不是中国贸易体制出了问题。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年中国共遭遇2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119起,涉案金额143.4亿美元。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上升了36.8%和76%。

王受文认为,中国受到诸多国外的反倾销或者是反补贴调查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没有履行义务。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时,同意在加入的头15年之内可被视为所谓“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这使得中国在随后一系列贸易反倾销案中陷于被动地位。按照当时的协定,这种“替代国”计算方式无论如何应在加入之日15年后终止。然而,2016年12月,美国、欧盟、日本仍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如果中国不被WTO成员视作“市场经济”国家,后者就可以根据“替代国”同类产品的成本来判断反倾销是否成立,尽管在协定签订15年后仍坚持这一做法存在法律争议。而如果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被承认,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就必须以中国的实际成本为依据。

“他们不停止使用替代国(计算方法),所以反倾销就能够成功,一成功就能够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我认为这是第一个原因。”王受文说。

第二个原因,王受文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所以对进口国的影响可能会大一些。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3.69万亿美元,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货物贸易大国。

“实际上中国的贸易体制一直是符合WTO规则的,而且我们越来越开放。”王受文说。

在谈到全球化时,王受文指出,目前全球化发展出现了局部放缓,甚至逆全球化的趋势。他表示,需要让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化,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

去年,WTO统计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比GDP速度要低,只有1.7%,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全球投资去年下降了13%。“更不要提还有一些大的国家要采取一些单边的、双边的这种贸易限制性的措施。”王受文说。

他认为,全球化将全球的生产链联系在一起,使资源得到最大有效的配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好处。但是,一些国家的全球化导致了“赢者通吃”的现象,贫富差距在加剧,蓝领和部分民众的福利出现倒退。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