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委员关注失独再生养家庭困境 |两会·最热烈

因现行失独扶助政策未覆盖到这一群体,他们面临精力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失独再生养家庭的困境受到代表和委员的普遍关注。界面新闻获悉,截至目前已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全国人大代表、大成重庆办公室主任陈友坤等多位人士,提交有关保障失独再生养家庭权益的建议。

所谓失独再生养家庭,即独生子女家庭因孩子早逝后,通过再生育、收养等方式再次养育孩子的家庭,他们普遍年纪在50岁以上。因现行失独扶助政策未覆盖到这一群体,他们面临精力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祝连庆连续数年关注失独再生养家庭问题,并于2023年6月接待了部分北京失独再生养家庭代表,对他们的困境进行了详细了解。他在今年提交的《关于将失独再生养家庭纳入扶助政策的建议》中指出,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三孩政策实施,从中央到地方的人口工作都聚焦在如何鼓励生育上。2022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2023年中国人口负增长突破200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何提高生育率、应对人口负增长都将国家的重点工作。

但他同时指出,失独群体具有强烈的再次生养的意愿,但现行政策却未能有效保障他们再生养后的各项权利。在全社会普遍“不愿生”的背景下,支持有强烈生育意愿的群体生养孩子,减轻他们的抚养压力,不仅可以缓解少子化,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2月,北京彩枫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发布《失独家庭再生养状况调查》,其对全国25个省份的1191一个失独家庭的问卷调查显示,失独后想再要一个孩子的比例高达86.76%。不想再生养的仅占13.24%。这项调查还显示,经济条件不好、养孩子会很艰难是不想再生养的首要因素,占比为 52.81%。其次是身体不好,没有精力扶养孩子占比为44.16%。

祝连庆也注意到该项调查,他表示,再生养一个子女是拯救失独家庭最重要的选择,而给予失独再生养家庭经济支持,是破解再生养困境的有效手段。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于2007年制定《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对失独家庭给予每月一定的经济扶助;但对失独后再次生育或收养孩子的家庭,将不被认定为失独家庭,扶助金也被取消。此后出台有关失独家庭的政策,都延续了这一政策内容。这使得失独再生养家庭面临高龄抚养子女的巨大压力,失独再生养家庭面临沉重的经济困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相关政策。但该决定要求的具体工作进展有限。

北京失独再生养母亲顿明月向界面新闻介绍,与失独后未再生养的群体相比,再生养家庭同样面临没有赡养人的困境。“尽管我们已经有了新生儿,但抚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20多年的投入,在这期间仍没有赡养人。”她说,在抚养孩子期间,遇到生病就医等问题,依然困难重重。同时,因要高龄抚养年幼的子女,还面临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湖南再生养人士“大海”今年57岁,女儿只有8岁,他算过一笔账,现在孩子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其他各项开支每月仍需要一千多元,他身边“同命人”的子女也几乎是这一开支水平。这还不包括生病看病等意外情况的花费。

去年,他一个月内住院两次,除了正常报销外还自费6000多元,妻子也因甲亢需长期服药。寒假期间,女儿因支原体感染,“去一次医院花好几百”。因为被排除在失独扶助政策之外,这些开支都只能自己承担。

祝连庆和王焱都建议,针对失独后再次生养子女的家庭,应将其重新纳入扶助政策,或制定专门政策,以不低于扶助政策的标准,支持其抚养子女。为子女入托、入学开辟“绿色通道”。

对于领养家庭面临的复杂程序问题,祝连庆海和王焱都建议,应对失独后领养家庭提供绿色通道,对提出领养且符合领养条件的家庭优先安排领养。对于已经有合适领养儿童的,简化收养手续,及时、快速地为失独父母办理收养和上户手续。

王焱还注意到失独再生养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他建议民政部门可联合心理咨询等专业福利机构开展对失独再生养家庭的心理疏导,结合入户走访、主题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对父母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常识普及。同时,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为有需求的家庭制定心理关爱方案,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等帮扶服务。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设置失独再生养家庭孩子的心理咨询室,进一步提供心理服务。

(因受访者要求,文中大海为网名)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