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最好的告别:思考衰老与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不论医生还是亲人,在这些时刻,总是担心自己做得太少。可是从另一面来看,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来说,同样具有毁灭性。

文艺青年最喜欢的导演伍迪 艾伦,曾经描绘过这样一种倒叙人生,他说他下一辈子希望这样过:

“第一步就是死亡,然后把它抛在脑后。在养老院中一天比一天感觉好,直到太健康被养老院赶出去,然后开始工作。40年后,变得足够年轻,可以去享受退休生活。狂欢,喝酒,恣情纵欲。然后准备上高中,接着上小学。再然后变成个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不久成了婴儿,人生最后9个月,在奢华的水池里泡着,那里温暖舒适并且住的地方一天比一天大,然后,哈!在高潮中结束了一生。”

这种活法浪漫又迷人。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要面对的却是疾病、衰老以及死亡。

常常有这样一类文章,一般出现在长辈的朋友圈中,里面充满了玄幻风格的养生秘诀,告诉你怎么样活的长寿,或者鼓励人们打鸡血,跟衰老、病魔对抗到底。这往往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好像大家都故意去忽略了一个事实:这是一场终将会失败的抵抗。

面对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放弃抵抗,用生命最后那点时间去抓住你最关心的东西。也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怎么样坦然地面对死亡,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好好说再见。

一、医学做错了吗?

在现代医学普及之前,从疾病到死亡通常很短暂。对于过去的人们,如果我们能画出一个人的健康曲线的话,那么前面几十年健康程度都很平稳,只是随着年龄增加会有稍许下降。可是如果患上重病,从患病开始一直到死亡,这个曲线会有一个非常陡峭地下落,也就是说健康崩溃的过程非常快,往往只有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所以老人常把一些疾病比喻成人生的一个坎,迈过去就过去了,就不觉得自己是病人了,还是健健康康地继续生活,迈不过去那人也就没了。

在现代医学普及之后,我们的这种健康曲线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健康开始走下坡路的时点向后延长了很多。也就是一个人能够越来越长久地健康生活。现在七八十岁体格硬朗的老年人有很多,在过去这很难想象。这主要归功于我们对一些传染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和控制。

而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当人们身患重病或者是非常衰老,健康曲线开始明显地向下走的时候,我们把这个陡峭的山坡拉长了,变成了一个缓坡。健康程度下降的速度开始变慢。

比如面对癌症,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不论是手术、化疗还是药物,我们已经有很多方法能够延长人们的生命。这种延长不是一秒一秒地加,而是能够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地去延长。

当我们仔细去看这条曲线最后一段的时候,会发现哪怕健康程度已经即将触及到死亡,这个曲线仍然还有一段距离才终止。这就是我们通过各种抢救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把一些身处重病末期的人、濒死的人一次次又拉了回来。

可以说,现代医学给我们带来的健康和生命长度的提升,是一种恩惠。可问题在于,当医学把生命最后阶段的那个健康曲线,从原本陡峭的山坡变成一个缓坡之后,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因此做好准备。

我们大部分社会文化,其实都在心底隐隐地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不愿意承认衰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对死避而不谈,即使在面对末期病人的时候,哪怕理性告诉我们死亡已经不远,但我们还是会说“没事你会好起来的。”

中国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对于临终老人和处于生命末期的患者,我们往往只是一门心思地想着延长生命。像是在一味地把这个下降的曲线拉长拉长再拉长。

可是,过度的技术干预,扰乱了患者的心智,削弱了他们的身体。人们在医院的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悲剧,并且已经反复重演了千百万次了。

濒死的时候,一个人身上能插的进管子的地方几乎都插满了管子,血液里流着各种各样的药物,皮肤上还有新缝的线。

我们利用现代医学跟死神做最后抗争的时候,却疏远了生活中真正关心的人和事,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也失去了本应获得的安宁。这样的一切反而又增加了对逝者和亲人的伤害。

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刻着这样一句话,同样也是医学领域的一句名言:偶尔治愈,时常缓解,总是安慰。我想是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应当好好领悟这句话的意义了。

二、修复健康,也需要滋养心灵

现代医学彻底地改变了人们面对死亡的进程,那么摆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在这一条长长的、不可逆转的生命下坡路上,我们的亲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给不出回答,只是把命运交给医学、技术和陌生人去掌控。

美国曾今做过这样一项调查,问人们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共度半个小时的时光,可以是你认识的人,也可以是你不认识的,任凭你选,你会选谁。

在年轻人当中,答案往往都是一些名人、明星之类的,然而老年人很多选择的都是自己的亲人。年轻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去追求诗和远方,年老之后,就更注重眼前的生活和亲情。这答案不意外。

然而这项调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年轻人当中有这样一部分群体,他们身患绝症。而这些身患绝症的年轻人所做出的选择,几乎和老年人一模一样,不再关心社会热点,也不关心作家、明星,只关注身边的亲人。

人们转而关注身边的亲人,其实并不是由年龄变化决定的,而是当生命的脆弱性凸现出来的时候,死亡开始靠近的时候,人们生活的目标就开始发生变化,关注点从诗和远方转向此时此刻,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这个时候所谓的那些野心和虚荣心都消失了,人们只想要生活的舒适和温情。

如果你去过养老院,你会发现在里面生活的老人,虽然人还是原来的样子,但眼中的光芒不见了。美国的一家养老院,为了对抗老人常有的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尝试。他们引入了很多植物和动物,很多猫、狗,以及上百只鸟。一段时间之后的结果非常令人欣慰:这个养老院的药品使用量下降了6成,死亡率降低了15%。

我们中国,有的时候会把老人形容为“老小孩”,是说人上了年纪之后,脾气秉性反而越来越像小孩子了,也希望得到同情和关爱。这和伍迪 艾伦的那种倒叙人生的畅想不谋而合。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在搞清楚我们提的那一个问题:人们在生命最后阶段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当人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这个问题,医生给不出答案,因为医学专注于健康修复,而不是心灵滋养。但这也不意味着医学跟这个问题没关系。作者在书里面说: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里的生命质量有两层意思,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去积极生活。

延长生命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只为延长生命,而是为了好好活着。

那么说到这里,生命最后阶段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还是没有回答,我也不打算回答了,我不打算给出一个鸡汤式的答案,也不想说要多陪伴、多理解、多关怀,这些词太空洞了。

我只是呈现出了这个答案的另一面:他们不要什么。他们不要只是单纯地延长生命。

如果想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跟自己的亲人去沟通,去问他们,此时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有的时候,答案可能完全出乎我们意料。

书里面一位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护士可以随时进入他的房间监视和指挥他的一举一动,这不是一个人生活应有的样子,他最想要的,是一扇能锁上的门。

三、艰难的谈话

不论现代医学如何延长死亡的进程,人最终还是要踏上那一步,去跨过终点。

在最终的这个阶段,医生对待患者,通常有这样几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是最权威的,医生来做治疗决定,病人只是被动接受。另一种叫做咨询型模式,医生只负责提供信息,完全让病人做决定,但病人尝尝很茫然和恐惧,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两种模式,作者在书里面都提出了批评。

而他所提倡的,是一种叫做解释型的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决策,而做决策的目的,则是帮助病人实现最后的治疗目标和生命愿望。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医生去充分地了解病人,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愿望为中心。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生需要跟病人进行沟通,去进行一种艰难的谈话。

其实这种艰难的谈话,不仅仅是医生,作为亲人和患者自己,也要有勇气去面对。那就是“如果时间不多了,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愿意牺牲掉最后陪伴家人的时光,去换取只是延长一点点生命的可能性吗?你愿意最后身上插满了管子身边围绕着医护人员,而不是在亲人的陪伴下离世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都值得尊重。而问题在于,我们往往没有给患者这样选择的机会。

我们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离世,既没有尊严、也没有临终前的安宁和幸福感。这不应该是常态。

一个人最终在哪死去,往往和一个国家的医疗发展阶段有着很大的关系:最早在极度贫困的时候,人们得不到专业治疗,大部分人死在家中。后来随着医疗体系逐渐发达,人们就会在医院去世并且临终前还在和死神做着最后的抗争,因为医学常常创造奇迹,而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儿。

再后来,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医学的局限性,而人们也开始关心生命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长度,那么在家中死亡,在亲人陪伴下离世的比例又开始增高。

除了选择在什么地方去世之外,我们说的这些艰难的谈话,还可以包括很多问题:你现在最害怕的是什么,你最放心不下的人是谁?如果你再次昏迷,你希望我们帮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要不要再去医院。甚至这些问题还可以包括:死后你希望如何安葬,安葬在什么地方。我们几乎从来都没有跟亲人沟通过这样的问题。

在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人们更希望去分享自己的记忆,去传承自己的智慧,跟过往的人和事和解,与上帝和解,并且还要确定留下来的亲人能好好活着。人们终归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故事。

可是不论医生还是亲人,在这些时刻,总是担心自己做得太少。可是从另一面来看,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来说,同样具有毁灭性。

一个人出生时的愉悦和死亡时的安宁坦然,都应当成为人生圆满的标志。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