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全世界中年人都需要一个保温杯

一份涉及51个国家130万人的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所以,与其“丧”在保温杯上,还不如想想在保温杯里泡点啥,比如枸杞、柠檬,又或者是……鸡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承认吧,人到中年,谁都需要一个“保温杯”——不光是最近吸引了中国无数人眼球的黑豹鼓手。实际上,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如此,至少科学家们最新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是这样认为的。

该研究的作者是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家大卫·布兰奇弗劳尔(David Blanchflower)和英国华威大学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Andrew Oswald),研究结果今年8月公布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网站上。

其研究主要基于七个数据库,涉及51个国家、130万个随机选择的受访者。

研究发现,人们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的幸福度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然后随着年龄渐长,幸福度也随之下降,一直到40岁、50岁左右降到最低点,然后再开始攀升,到80岁左右要么达到了幸福的高峰,要么也会从这个高峰滑落。

在人生四、五十岁的这段低谷时期,研究人员形容,人们对生活感知的糟糕程度,“就像失业、离婚等重大人生事件带来的影响一样大”。

实际上,关于幸福呈U型的说法由来已久,尽管不乏质疑者,但在很多国家都有研究发现人到中年幸福度普遍降低的情况。最新研究将这一结论扩展到了几乎整个世界。

研究的作者把科学家们测量年龄与幸福度关系常用的两种方法都纳入了考量,一是不考虑收入、婚姻等其它因素,单纯考量年龄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二是把其它因素考虑进来,然后试图找出其中年龄与生活幸福度的关联。

根据第一种方法,研究者在所采用的七个数据库中的五个中发现了中年危机;如果利用第二种方法,那么七个数据库都指向了中年危机的存在。

这是作者提供的其中六项调查的结果。

布兰奇弗劳尔和奥斯瓦尔德在研究中指出,他们考察的这些国家历史、环境、文化背景存在极大的差异,而且这种情况也无关代际效应,但是研究都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换句话说,并不因为你曾经迷失在黑豹的《眼光里》,或者是一代“键盘侠(《键盘·狭》)”,就可以《逃离》中年人头顶上的这张网、这种所谓的“你所拥有的一切,家庭、工作、财富,看似美好坚固,但你已有些力不从心;你怀疑人生前半场的意义,却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虚无”的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中年人期待太高,以至于生活呈现给他们的经常是令人失望的一面。

2013年,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汉尼斯·施瓦德(Hannes Schwandt)就说:“年轻的成年人有着非常高的抱负,经常到后来无法实现。而只要预期还是很高、还是无法满足,那么他们对人生的满意度就会持续随着年龄下降。”

好消息是,过了中年,人们就会越来越擅长活在当下,就如同先前的研究所表明的一样。至于过去的遗憾嘛,到了一定年龄,人们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具体到多少岁?施瓦德在2016年给出的幸福程度普遍开始回升的年龄是50岁。不过,苏黎世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诺·弗雷(Bruno Frey)和研究助理阿洛伊斯·斯塔泽(Alois Stutzer)在2002年的一份研究中将幸福度最低的这个年龄段提前到了30到35岁。

这似乎更符合中国的情况。据说在这次“保温杯”的网络狂欢中,转发最多的是30到40年龄段的人,这也与中国2015年一项居民幸福度调查结果相吻合——该结果显示,幸福感相对最低的年龄段是31到45岁,而60岁以上人群幸福感最高。

这或许同影响幸福感的不同负面因素在不同阶段达到峰值有关,比如在2010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亚瑟·斯通(Arthur Stone)等人的研究指出,“压力”在20岁初期最大,然后开始下降;“忧虑”情绪会在中年达到高潮然后迅速下降,而“愤怒”情绪会伴随人长大一直下降等等。

不过还是那句话,所谓的“中年危机”既非新鲜事,也不是《我们这一代》所独有,既然《身不由己》,与其“丧”在保温杯上,还不如想想在保温杯里泡点啥,比如枸杞、柠檬,又或者是……鸡汤?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