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7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转差 用工成本处于高位

7月,反映企业销售前景、企业利润前景、企业融资环境和企业库存的四个指数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江商学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较上月有所变差,反映企业销售前景、企业利润前景、企业融资环境和企业库存的四个指数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根据报告,7月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为58.2,6月为59.5。BCI指数调查对象为长江商学院来自企业的学员。该指数由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四个分指数以算术平均的方式构成。该指数以50为分界点,50以上代表改善或变好,50以下代表恶化或变差。

四个分指数中,销售前瞻指数由6月的77.6降至7月的77.0,利润前瞻指数由70.8降至67.8,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从43.5下滑至42.8,企业库存前瞻指数从46.0大幅下滑至40.6。

不过,报告指出,最近半年BCI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微观的角度上部分印证了中国宏观经济短期运行良好的现象。样本企业对未来半年的经营状况仍持较为乐观的预期。

此外,长江商学院还在问卷中询问了企业对成本、价格、投资和招工情况的预期。问卷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用工成本前瞻指数和企业总成本前瞻指数依然处于高位,前者是85.3,后者是81.6。

报告指出,过去中国制造的优势就在于低成本,但这方面的优势目前正在快速消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成本上升是很正常的,但问题在于成本上升的速度与效率提升的幅度相比是否存在过快的现象。”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6年的一项研究成果,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每小时产出)是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5%-30%。此外,目前企业还面临多重成本上涨压力,例如社保缴费负担沉重,土地价格高昂等,如何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的竞争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价格端的情况来看,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从6月的60.5升至7月的62.2,这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涨的情形相符;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则由51.1大跌至43.1,这与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PPI)长期萎靡不振有关,反映了中国产能过剩仍然严重。

“将成本端的指数与价格端的指数相结合可以看到,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但却无法通过涨价的方式转移给下游厂商或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么就提高效率,吸收这些压力,要么就开始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倒闭。不过无论如何,企业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报告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