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侯鸿亮:创作者应当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在侯鸿亮看来,选择题材不妨“感性”,不要总顾虑年轻人喜欢什么,市场喜欢什么。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才有动力去更好的呈现作品,否则就变成了生产流程。

不管娱乐方式如何丰富,电视剧几乎始终牢牢占据着人民休闲的半壁江山。毕竟是打开电视或视频网站就能看,甚至都不需要注意力集中,当做背景音乐亦无妨。比起游戏和电影,确实是省钱省时的陪伴型娱乐。

但随着电视剧这两年的狂飙突进,各种问题也迅速凸显。大IP、小鲜肉、高片酬、渣制作、抠图替身五毛特效等一些匪夷所思的“臭毛病”都跑出来了。

到底是前进中的曲折,还是狂欢着堕落。观众可以用遥控器投票,业界又是如何看待、反思呢?

近日,央视CCTV2《对话》栏目播出了一期主题为“让作品无愧于时代”的节目,著名导演张黎,正午阳光影业董事长侯鸿亮,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著名演员张嘉译和柠萌影业合伙人、副总裁,柠萌悦心CEO杨晓培等五位曾经孵化或创作过优秀剧集的行业大咖们,就当下影视圈创作中的一些热点现象进行了观点碰撞。

近期拍摄了古装玄幻剧的张黎导演公开力挺年轻演员,认为“小鲜肉”的问题不能都让演员来背锅。

曾成功推出《琅琊榜》、《伪装者》等口碑之作的侯鸿亮则认为,业内总结出的观众想看什么,往往并不是真实观众想看的东西。规律对创作人员只能做参照,创作者应当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现实题材vs古装玄幻

现在市面上的电视剧,基本逃不出两大主流题材:现实题材和古装玄幻。像眼下热播的《我的前半生》和《楚乔传》就分别是两大题材代表。在业内看来,到底哪种剧更易走红,片方更愿意投入制作呢。

虽然成功捧出了《琅琊榜》,让正午阳光一战成名。侯鸿亮却认为现实题材更难拍,自己也更想拍。“不管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创造作品一定是基于他个人对历史、对现实的理解,他有了想表达的东西,才会去选择创作。我还是希望通过艺术家的表达,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能够让我们生活有变化。”

在题材的选择上,创作者常常要面临一种矛盾处境:到底是拍自己想拍的,还是观众想看的?

在侯鸿亮看来,选择题材不妨“感性”,不要总顾虑年轻人喜欢什么,市场喜欢什么。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才有动力去更好的呈现作品,否则就变成了生产流程。

“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已经有过的创新,而创作的核心恰恰是要突破。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一定要尊重创作者的内心选择。你一定要相信你是一个普通的创作人员,你想表达的东西,如果你是真诚的,一定会影响到有一批和你审美一致的人。”侯鸿亮说。

而对于一度大热的玄幻题材,侯鸿亮则表示敬谢不敏。“这么多年我拒绝了大量玄幻剧。我总觉得玄幻好像是西方来的,东方文化应该是仙侠,中国真正爆红的也都是仙侠。”

不过,主创们的想法也各不相同,拍出过《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的张黎,眼下对古装玄幻正在兴头上,认为古装玄幻反而更难拍,因此自己也更想拍。

“这种古装玄幻真的不容易,现实题材我们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是心想事不成,你看里面的虐、纠结,你爱我,我不爱你,你爱我,我不爱他,心想事不成。而古装玄幻给年轻人带来一个全新的,特别恣意心想事成的感觉。我们都年轻过,谁不想心想事成。”张黎说。

小鲜肉vs老戏骨

最近三、四年,停滞多年的娱乐圈终于迎来一轮新陈代谢。“小鲜肉”在国内影视圈的迅速崛起,既给无处宣泄的少女心以巨大出口,为GDP做出极大贡献,也因高颜值、高片酬、高粉丝量却低演技的“三高一低”饱受诟病。以至于路人谈小鲜肉色变,业内谈小鲜肉发愁。

在侯鸿亮看来演员贵在适合角色,而如今外界对小鲜肉的一些评价,确实有欠公允。

“既然选择做演员,他们还是希望把自己的戏演好,把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但是往往周围一切可能让他觉得不尽人意。选择他不是为了演戏,只是为了带流量,可能就出问题了。不可能把所有责任都放在小鲜肉身上。”

确实,一些小鲜肉的剧集让人不忍直视,除了演技问题,往往还有剧中人物本身就“立不住”:角色形象单薄经不起推敲;剧情推进如脚踩西瓜皮;服化道粗糙特效五毛。或许有些片方觉得有了小鲜肉就吃了定心丸,自然有粉丝买单,无需精心制作了。但敷衍的情绪是最容易传染的,结果就是整部剧集完成度不高。

在侯鸿亮看来,每个环节都把专业性做到最好,自然演员也会和剧组相互尊重,拿出自己的专业性来。“我听陈道明说过一个故事,他拍一个唐朝的戏,道具在背后摆了一个宋朝的道具,他说演不下去,浑身难受。现在剧组很多都是这样。如果你做到了,你做到演员所没有想到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我对你这个专业的人要尊敬了,合作就是一个相互的尊重。”

现在市场上关于小鲜肉的诸多“不敬业”争议,归根结底还是“供小于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因演员无法给足档期而导致成片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有的小鲜肉就没有这个时间。剧组也说你可以少来几天,后面的靠后期制作也行。在这种情况下能把持得住的人很少,何况是一个年轻人。

而关于“小鲜肉”的争议,总与真假莫辨的“天价片酬”并行。演员片酬问题是这一两年来影视圈热议的焦点。甚至一些影视项目为了请动大牌演员参演,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大幅度缩减制作成本,引发争议。

前不久《欢乐颂2》收官,这部剧虽然集结了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等人气演员,但制片人侯鸿亮却在节目中却透露,《欢乐颂2》演员费用占总投资比例并不高。“关键还是戏的质感,如果质感没有了,这个戏的魂就没有了,因此针对每一个项目会有不同的评判。”侯鸿亮说。

而在作为平台方的企鹅影视CEO孙忠怀看来,评判一个项目要不要投资或采购,其实是首先把演员因素刨除在外的。“先看大纲、剧本,看故事核心脉络,看有没有价值观和话题,有没有价值观的冲突,甚至是不是可以有一些哲学层面的探讨。在这个基础上,看是否符合我们平台现在的诉求。在最主要的决策阶段,我们是不考虑演员因素的。决定合作的基础上,才会选什么样的演员。”

口碑vs收益

关于电视剧的评价标准,观众自己心里都有一杆秤。而对于主创人员,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呢,收视率流量、口碑、奖项、收益,哪个才是业内最看重的?

在孙忠怀看来,第一位是收益,第二位是口碑,第三是收视率,最后是奖项。张嘉译则认为口碑比收益更重要。但无一例外的,大家都认为奖项是最不重要的,毕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嘛。

“我们希望既尊重商业规律,又有艺术上的探索,形成良性的行业环境,整个行业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前进。现在国产剧投资越来越高,和好莱坞剧集成本越来越近,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大了。可能中间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演员片酬、比如收视造假,这都是行业发展的阵痛,未来一定会克服。但是我们不能再回到过去,我们要在尊重商业的基础上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侯鸿亮说。

但更多时候,一个剧可能在收视和收益取得双丰收,同时也就要承担更多的口碑压力。比如《欢乐颂2》,热播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配那么多歌干嘛,又不是音乐剧,主持人问侯鸿亮,“类似这样的评价会觉得委屈吗?”

“我觉得不委屈。《欢乐颂1》大家给了这么高的评价,也是我们没想到的。到第二部会发现,观众对第二部的要求会更高。你被大家要求本身就是一种信服,你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侯鸿亮说。

诚如侯鸿亮所言,这可能是中国电视剧工作者最好的时代,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技术,创作者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作品也经受着观众用更成熟的观影眼光去审视考验,似乎能历时留存的口碑佳作越来越少。

在硬糖君看来,今年出现那些豆瓣评分仅2、3分的电视剧倒是好事,你看他下次还敢不敢这么拍。把口碑看得比收视、得奖更重要,已经是创作者的普遍共识。唯有经过这样严酷的口碑大考,国产剧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