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VS 2017:香港时尚圈这二十年都有什么变化?

一位资深香港时装编辑,来讲讲20年前后的香港时尚圈变化。

图片来源:KKNEWS

王丽仪(Janice Wong)是香港活跃30年的时尚媒体人,是国际中文版时尚杂志于1980年代中后期进入香港的第一代编辑,曾先后在《ELLE》和《COSMOPOLITAN》(香港译名为“高斯摩波利登”)工作。出版有两本书,分别为《我的时尚骚灵》和《时尚风云25年》。她的文字有浓浓的香港情调,会让你想起亦舒,又或者邓小宇笔下的香港。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香港回归祖国20年,烟花璀璨,可惜有些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缅怀,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对于爱追新逐异的时尚圈,也是沧海桑田。

20年前谈时装设计师和分享时尚潮流是对设计创意的热爱,彼此不是一盘数据量化的生意。20年后则双方也是一盘精打细算的生意,何来真爱?

20年前要成为时尚偶像须是娱乐界明星,又或系出名门的社交圈名流,20年后则始于网络和街拍。

Romeo Gigli是1980和19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曾在香港开设专卖店。

20年前要找模特,她们要上品牌办公室和杂志社试穿和试镜, 被检定身高、体型和气质能否驾驭衣服才确定是否被录用。

20年后品牌则在网络寻人和线上认识对方,看Instagram 照片、视频浏览量、粉丝数和互动数便搞定。网红和KOL公司亦应运而生,方便配对,双方也省时省力,亦造就天生个人条件和穿着风格不怎么样的女生也可成为网拍模特,再晋级为It Girl,反正可依赖照片的拍摄角度、技巧和修图,丑女一样可以变女神。

1990年代初到香港的王菲也曾做过杂志模特儿

20年前香港ball场(宴会)繁华盛世,每晩君悦和丽晶酒店慈善餐舞会云裳俪影舞不停,出席者均是蓝血世家,名门望族,任何外来人就算有两个子儿,也会被看低多线为暴发户。暴发户只好苦苦钻营成为慈善团体的什么总理和总理夫人去打进上流社会圈子。

20年后何来衣香鬓影的社交圈ball场,夜夜笙歌? 丽晶酒店也早已卖盘为洲际酒店。社交活动多是品牌在自己店内举行的小型酒会,来宾最要紧来购物,又或美拍上载社交媒体。偶然有慈善餐舞会由品牌包揽赞助,免不了邀请网红和KOL,20年前怎会想到连钱也不用花去捞个头衔和买筵席,又或是受邀的大刊主编,便能轻松进入高贵的慈善餐舞会场地。

丽晶酒店(The Regent Hong Kong)旧照

20年前出入高贵场所,不管是去看时装秀,还是出席晚宴,社交名媛、时装编辑、社交编辑的一身行头穿着均须自掏腰包,华衣美服,人人悉心打扮,以免丢脸失礼。没这个钱也就别做与高级消费相关的行业,更遑论是自诩为家财万贯的社交名媛。

20年后有钱没钱也不打紧了,反正品牌除了赞助明星和名人外,也会借出最新款秀场T台着装 、名表和珠宝给网红和KOL,做一晩的王子和公主。一夜风流,影像定格,才是今天众生追求的价值。

周润发、钟楚红、张国荣

20年前港人崇尚高端品牌,买的是衣服不是包包,Gucci、Prada和Dolce & Gabbana风头正盛,是中上阶层的最爱,经常发生ball场撞衫事件。

20年后谁关心高端时尚?中上阶层也一样买fast fashion,包包才买大牌的,潮人则爱Supreme 和Vetements运动服、板裤。

香港名媛薛芷伦(左)和王丽仪(右),薛芷伦当晚穿着Dolce & Gabbana

20年前香港时尚达人的购物圣地是Joyce Boutique, 年轻的则是Green Peace ( I.T 前身)和D-Mop。

20年后无论中生代还是年轻人也热衷海外网购,遇上D-Mop老板也跟我感叹时装生意难做,要发展餐飮业,因为港人最爱吃。

20年前纸媒正盛,报纸和八卦周刊是香港的主流媒体,若非国际名号的时尚杂志要随八卦周刊附送才能生存。

20年后纸媒穷途末路,报纸和周刊也纷纷倒闭,汰弱留强,让路给新媒体。广告媒体监察公司Admango 统计2016年香港广告客户在新旧媒体投放广告支出方面是4:6,预期2017年双方会扯平为5:5。昔日的传统媒体人没转型也就随时代骤变而消失了。

90年代香港的杂志拍摄,左二为琦琦

1997 vs 2017, 不管是否时尚达人,也只能向前看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