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脂本、“青春版” 这些年和《红楼梦》有关的版本之争

分析《红楼梦》各种版本之间的区别,并非单单是对于“用词、语言”的甄别,而包涵着对于这部伟大著作研究与评价的思路变化。

“首先我一直认为后四十回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续作……后四十回的文字风采、艺术价值绝对不输前八十回,有几处可能还有过之。”近日,作家白先勇在广西师大理想国出版的《白先勇细说 <红楼梦>》里,高度评价了一百二十回程乙本的成就,并认可《红楼梦》后四十回就是曹公所作,而绝不是别人补书。

除了挑战了红学界普遍认可的后四十回并非原作的观点,白先勇还提出,跟一百二十回的程乙本相比,经常被当做《红楼梦》普及本的庚辰本有一些人物形象和情节上的问题,他怀疑是《红楼梦》早期流传抄书过程中的讹误导致。白先勇举出了几个人物形象方面的例证:

庚辰本有一段秦钟在宝玉去世前有一段关于功名的教诲,而程乙本里没有,白先勇认为这番教诲“老气横秋立志功名”,不可能是秦钟所说的, “很可能是抄书这自己加进去的。作者曹雪芹不可能制造这种矛盾”;庚辰本里还有一处尤三姐登场的描写,描写三姐与贾珍、贾琏二人又是“百般轻薄”“又是”挨肩擦脸“,因此把她写成了“水性淫荡”之人,在白先勇看来,完全误解了作者有意把尤三姐塑造成贞烈女子的企图”,而程乙本里此处就改成了“不似姐姐那样随和儿……虽有垂涎之意,却也不肯造次了”。

由此白先勇认为,庚辰本里的描写,“这绝不是曹雪芹的本意,我怀疑恐怕是抄书的人动了手脚”。与白先勇观点一致,广西师大理想国最新推出的《红楼梦》是将1983年的台北桂冠版《红楼梦》重印引入大陆的版本,这个版本也是以程乙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和手抄本等而作成的。

《红楼梦》
曹雪芹著
理想国​2017年6月

无独有偶,近年来,关于《红楼梦》版本修订的新闻层出不穷。2016年11月,果麦出品了“青春版”的《红楼梦》。“青春版”《红楼梦》在宣传语上高度强调勘校特色:“以三大脂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为底本,综合其它脂本及程高本等,再以程高本后 40 回补足全文”。此外,果麦的“青春版”还“筛选”出了对读者有价值的“脂评”,删掉了“误导性”的评注,自称“225年出版史上最优质校本”。这个宣传语一出,就激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引起了又一场在豆瓣上的“一星运动”。还引得人民文学出版社回应:“人文社从1957年开始出版《红楼梦》,花费了几代学者、编辑的心血。至今从未宣称自己版本是红楼梦出版以来最优质版本,最优质版本的依据是什么?装帧好看是唯一标准?”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也希望出版方能公布专家团队的名单以及修订之处,不然这些宣传语就只能被视为虚假信息。

《红楼梦》
曹雪芹著
果麦“青春版”2016年11月

为什么白先勇要推重程乙本呢?果麦“青春版”为什么能够自称是出版史上最优质校本呢?人民文学出版社花费几代学者、编辑心血修订的又是什么呢?在回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红楼梦》在漫长的成书以及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版本——简单来说有两个大的版本系统:其中一个是一百二十回的“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增删的印本,白先勇所说的程乙本就属于前者;而另一个则是止于八十回、带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评语的抄本,有甲戌、庚辰、己卯本等等,白先勇用来对照的庚辰本,以及果麦“青春版”的底本就属于后面这个系统。(红学家林冠夫认为不应该将两个系统对立,因为程甲本也是以早期抄本为底本整理的,而早期抄本也是脂评本,可见程本也来源于脂评本)。

人文版《红楼梦》:从程本为底本到脂本为底本

早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重新整理过《红楼梦》,1959年排版印行,这个版本以程乙本为底本,由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订标点,启功作注。1964年出到了第3版,在1979年9月重新印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本书整理情况”说明

仅3年后,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更换了底本,重新以庚辰本为底本、由红研所校注出版了《红楼梦》。在当时,《红楼梦》的流传本,除了俞平伯为戚本为底本,仍都以程本为底本。

人民文学的版本为什么要选庚辰本?在前言中,红研所注明版本选择的原因是,“庚辰本是抄得较早而又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种,它虽然存在着少量的残缺,但却保村了原稿的面貌,未经后人修饰增补。”“程本是经过后人作过较大规模的整理的,与曹雪芹原著距离较远。”进入校注组的红学家林冠夫也这样表示。这个版本的《红楼梦》的校注工作从1975年就开始了,冯其庸、李希凡都曾参与其中。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红学家担任校注工作顾问。叶圣陶也加入了标点工作,对前半部分做了不少修改。

《红楼梦》
曹雪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人民文学在1982年的版本,是首次采用脂本为底本校勘的红楼梦文本——以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还以甲戌众多版本为参校的版本,并以程甲本将六十四、六十七回补全,后四十回也以程甲本为底本,用其他版本校改。在1994年,人民文学版又做过一次修订,这次修订的序言中,红学家冯其庸又一次肯定了庚辰本的意义,说,“我们选择的底本——庚辰本,确是一个学术价值很高、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珍贵本子,我们以此为底本,就使这个校本有了很好的基础”。在2008年又有了第三个修订版本,还将高鹗著改成了无名氏续、高鹗编。 

从人文社到果麦“青春版”再到白先勇推重的“桂冠版”,如何从层出不穷的《红楼梦》版本中选择?姑且不论各个版本校订、注解功夫,最根本的还是要看程本与脂本“孰优孰劣”,而要对这个问题要有所了解,就要从“新红学”开山人物胡适对《红楼梦》版本的发现开始说起。 

胡适:推广程乙本,推重脂评本

1921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提到,在当时,市上通行的《红楼梦》除了有正书局一本前有戚蓼生序的八十回版本(几年后胡适发现就这个戚本就属于脂本)外;其余都是从一种底本出来的——这就是乾隆末年程伟元的百二十回全本,也就是“程本”。

而程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的第一次活字排本,胡适称之为程甲本。据胡适考证,程甲本最先出世,“一出来就风行一时,成为一切后来刻本的祖先”。因为 “各本的错误矛盾,都是根据于程甲本的, 这是《红楼梦》版本史上一件最不幸的事。”而另一种也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程家排本,是用“程甲本”来校改修正的版本,纠正了程甲本的错讹之处,这个本子可叫做“程乙本”。胡适所藏的版本就是壬子年的程乙本。

1927年,胡适所藏的程乙本,也就成为亚东书局汪原放重新标点排印的《红楼梦》的底本。而在此之前,程乙本流传甚少,据胡适说,“只有我的一部原刻本和容庚先生的一部旧抄本。” 正是胡适使得这个版本广为流传。而之所以让这个版本流传,胡适在《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中说,是为了,“让大家知道,高鹗整理前八十回和改订后的四十回的最后定本是什么样子。” 

就在同年夏天,胡适还收到了一封信,来信者称愿意提高一部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他认为“重评”大概是没有价值的,就没有回应,而藏书者后来把书送到了胡适与朋友开的新月书店,胡适一看,便深信这个版本是海内最古的《红楼梦》抄本,就出重价购买。这这就是只剩十六回的《红楼梦》甲戌本,也就是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红楼梦》脂砚斋评本。

胡适将这个版本对照程甲本、程乙本,“推断出”高鹗对于文本的改动,发现了《红楼梦》“原本是个什么样子”:有的地方是改掉了不合理之处,有些却是不必要的改动。例如,在程甲本、戚本中显示,冷子兴说宁公都是生了四个儿子,程乙本却是两个儿子——胡适认为,这是高鹗改动的“标志”。“高鹗嫌四个太多,改为两个”,胡适说,“这却没有改订的必要。未免多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曹雪芹著

甲戌年间,据胡适考证,作者曹雪芹还在,已然是“重评”了,这符合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因此胡适推断,“可见原来的底本就有评注了,”而这个评注不是别人,就是作者本人所作。胡适又比较戚本的评注和脂本的评注,发现有的评注竟然完全全同,而高鹗改动过的程乙本,也有把脂评本评注混入正文的情况,认为,脂评本在前,高鹗本在后,而高鹗也是根据一个有评注的原本改动的。 

而在对于脂本、高本文字的比较之后,胡适得出一个《红楼梦》版本研究史上的重要结论:脂本是红楼梦的最古本,是一部最近于原稿的本子。在文字上和文学价值上,脂本远胜于各本,文学的价值远在各本之上。而这大概也是之后果麦用脂本能得出“225年最好版本”的理论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从程本为底本转向脂本,以及白先勇要为程乙本鸣不平的根本。为什么认为脂本胜于各本?胡适举出了很多文字上的对比例子。

脂本:宝玉与宝钗相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

程乙本:宝玉此时与宝钗挨肩坐着,只闻一阵阵的香气,不知何味。

胡适评:高鹗本最后定本硬改相近为挨肩坐着,未免太露相,叫林妹妹见了太难堪!

脂本:话尤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

程乙本: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近来。

胡适评:原文摇摇的是形容黛玉的瘦弱病躯。高鹗竟改为“摇摇摆摆”的,这竟是形容詹光、单聘仁的丑态了,未免太唐突林妹妹了。

到了1933年,胡适见到徐星署所藏庚辰本,又作《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庚辰本比甲戌本晚,但却有八十回,这也就是后来诸多脂评本参照最多的底本庚辰本,仔细研究了庚辰本,胡适认为,可以从此考察出“高鹗续书以前红楼梦原书状况的”。

胡适非常推重脂本,与此相关,也认为,《红楼梦》开始只有八十回,是到了乾隆五十六年以后才有一百二十回。那么八十回后的四十回怎么来的呢?胡适表示不相信程、高的自序,“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此话就是作伪的铁证,因为世间没有这样奇巧的事!”胡适引用俞樾《小浮梅闲话》考证《红楼梦》的一条,“《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认为续书者就是高鹗。

那么后四十回的水平如何呢?胡适进一步表现对后四十回文字与思想的质疑。“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又如写贾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举人,也没有道理。高鹗补《红楼梦》时,正当他中举人之后,还没中进士。如果他补《红楼梦》在乾隆六十年之后,贾宝玉大概非中进士不可了。”但是他也承认,这个版本有“不可埋没的好处”,因为这些人的悲剧下场,“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所以说,胡适对于程乙本的流行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他也明确地认为,脂评本的成就远远高于程本。

俞平伯:从最认可脂评本,到认为程本也有可取之处

说完胡适对于程乙本的普及,再来回顾建国后《红楼梦》的出版史。如上文所说,建国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排印的本子,除了1958年,俞平伯以戚序本为底本,汇校出版了《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其他都以程乙本为底本。

对于脂本与程本的比较,俞平伯曾在1950年《红楼梦第一回校勘的一些材料》中这样说道,“如果采用近真的观点,抄本当然比较对;用完美的观念呢,话就很难说了,个人有主观的不同,但我们也不妨说答题抄本好些……究竟的短长优劣又非综观全书不可,亦不能从一点两点去推论得之也。”

俞平伯在对照脂本与程高本的前八十回中,发现,脂本中存在在着抄者随便改的情况——就如同白先勇担心的那样,但是也还有由于《红楼梦》在流传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稿本不同的情况。而程高本相比之下就“改动得非常之大了”,还有“越改越高兴”“越改离事实越远”的情况。像是第十三回记秦可卿之死。脂本作: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程乙本却把“疑心”换成了“伤心”。俞平伯认为,这没有体现出作者写秦氏“原不是好死的”之处。所以,脂评本也有不完美之处,在论证哪个版本更好的问题上,必须了解的是,“流传的抄本实在是稿本,不过稍稍经过整理罢了。这当然是极伟大的著作,却并非尽善尽美的。”

1958年《红楼梦八十回校注本》是以戚本,也就是有正书局的版本为底本的,为什么要以戚本而非庚辰本为底本呢?时隔12年,俞平伯在1962年《校注本》修订的弁言中讲述用戚本的原因,是为了工作的方便,但是校对完以后,仍然不免感到疑惑,“是否错了呢?”又觉得,“还不算错,有正本虽然经过妄改,但它的原底(戚本)实和其他的脂评是一个系统,而且距离这现存最早、比较最好的甲戌本很接近。”

与1950年非常明确地认为脂本最为“近真”的观点相比,在新的修订弁言里俞平伯反思了自己对庚辰本的迷信,并举出了根据甲戌本、戚本甚至是程甲本几处更改庚辰本的例子。像是“只顾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在程甲本没有淫字,作“醉余”,俞平伯认为更好,更合“《红楼梦》的品格”,所以就从程甲本而修改。虽然在新的修订弁言中反思自己对于庚辰本的“迷信”。俞平伯仍然坚持说,新的校注本“从庚处依然很多。因为它的长处是不该抹杀的。”也就是说用庚辰本来校注之处仍然是很多的。

上文大致梳理了近几十年来《红楼梦》版本发现与研究的过程,从胡适发现甲戌本,到俞平伯校注八十回《红楼梦》,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由程乙本为底本到以庚辰本为底本,正是白先勇此次对于程乙本的推重,还有青春版自称“最优质版本”的出版背景。也由此可以看到,分析《红楼梦》各种版本之间的区别,并非单单是对于“用词、语言”的甄别,而包涵着对于这部伟大著作研究与评价的思路变化,例如胡适和俞平伯都追求文本的“近真”,不过后来俞平伯开始“顾虑作品的品格”,白先勇考虑“作者的愿意如何”,青春版强调的是“青春易读性”——而搞清楚为什么胡适、俞平伯、白先勇各自推重不同版本的原因所在,也就明白了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版本。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