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约谈大众、通用和奔驰 要求消除“高田气囊”安全隐患

段思瑶 

何为安全气囊?

气囊,本应是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保障,却因设计缺陷变成致命的“杀人工具”,被称为“死亡气囊”的高田气囊,就属于此类物品。

今年1月,在向美国相关机构支付10亿美元(约合68.02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罚金后,高田公司终于承认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这也成为压死日本高田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要负担召回费用,6月末,高田公司拟作价15.88亿美元(约合108.6亿元人民币)出售给宁波均胜电子。

此结果从表面上来看,预示着持续近10年之久的高田气囊事件将最终以高田公司的“被收购”而收场,但实际上,涉及众多汽车品牌的缺陷气囊召回却还远未结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从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了解到,7月7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68万余辆国产马自达6汽车,涉及车辆因副驾驶席空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

北京一家一汽马自达4S店售后服务人员称,“目前,会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气囊里的碰撞器,而非更换气囊。”

而就在两天前,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就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集体约谈了大众、通用、奔驰,由于这3个品牌8个生产者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缺陷调查情况和专家评估意见,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客观上存在破裂风险,有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应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否则将对相关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据统计,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在中国共涉及37家汽车生产者,涉及车辆2000余万辆。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24家生产者实施召回102次,涉及车型97个,数量达到1059万辆;另有5家生产者已对其涉及的全部车辆提出来召回工作方案,近期将向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126万辆。

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涉及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的车辆,目前仅召回一半。

而在国际上,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高田相关的日本国内召回对象车的召回率为70%,召回最早将于2019年年底结束。据悉,各汽车厂商在日本和美国仍有约4000万个问题气囊尚未回收。

如此多的召回数量,高田气囊接下来要怎么赔偿?

据日本东京中西汽车产业调查公司推算,因为高田气囊所产生的召回费用,涉及车企将承担的费用合计约为1.316万亿日元(约合783.7亿元人民币)。

如,本田旗下配备缺陷高田气囊的车辆召回需要5560亿日元(约合328亿元人民币),丰田需耗资2510亿日元(约合148亿元人民币),日产需耗资1279亿日元(约合75.5亿元人民币),斯巴鲁为1010亿日元(约合59.6亿元人民币),马自达和三菱分别承担408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和343亿日元(约合20.2亿元人民币)的支出,其他车企共需支付2050亿日元(约合121亿元人民币)。

虽然,高田将与车企共同负担此笔召回费用,但截至目前,车企和高田尚未商议出各自承担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均胜电子将接盘高田,但前者的收购对象并不包括高田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以便与气囊召回事件进行风险隔离。

“高田作为零部件的供应商,是不存在召回需求的,而且因为这已是一个全球性事件,每家车企都有各自的考量,召回费用目前都暂由车企负担。”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长晏兴隆表示。

对于车企是否会对高田气囊提出赔偿,晏兴隆仅表示,马自达本部与高田公司有针对品质保障签过相关协议。

业内有分析认为,国内市场对气囊门召回显得相对冷静,出现的市场反应也没有像一些海外市场那样激烈,但这并不代表高田以及车企在处理此问题时,可以忽视中国市场。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