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评4月信贷数据:“淡季不淡”缘于表外融资转表内

机构普遍认为,在金融监管加强的情况下,表外融资转表内现象明显。在强调“去杠杆”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未来还将延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是传统意义上的信贷淡季,但今年却非如此。中国央行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增5422亿元,环比多增800亿元,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的7700亿元。分析师认为,出现“淡季不淡”的主要原因是,在金融监管逐渐加压的情况下,融资需求重新从表外回到了表内。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还显示,当月新增社会融资1.39万亿,同比多增6133亿;M2增速由3月的10.6%降至10.5%。

以下为部分机构对四月信贷数据的点评:

华泰证券:监管压力下表外融资重回表内

4月表内贷款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企业贷款(特别是反映企业投资意愿的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银行业自查将表外融资转移到了表内。

居民贷款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出现快速的下滑。一方面,居民按揭贷款和居民抵押经营贷款以及居民消费贷款之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地产销售抑制与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走强形成一定对冲。

社会融资方面,银行部门减少了表外的资金融出,逐渐回归表内业务,表内和表外的置换现象较为明显。此外,企业债券和股票直接融资仍较为稳定,直接融资比例仍处在较低水平。

海通证券:债券非标萎缩

金融去杠杆压缩非标增长,表外委托、信托贷款、票据融资大幅走弱,债市利率飙升令企业债净融资仍维持低位。债券、非标锐减的情况下,信贷同比走高,成为社会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中居民中长贷增速仍然不低,非居民中长贷增长。

本轮经济反弹的重要原因是2015年以来的债务置换和地产繁荣增加了实体融资需求,然而,今年以来债务置换大幅减量,地产调控日趋严厉,社会加政府融资持续萎缩,也意味着后续经济增速将持续回落。

光大证券:贷款猛增虚火导致

4月新增贷款看似很猛,其实不然,是去年同期低基数和宏观审慎体系考核扰动导致。社会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翻倍,一方面,表内贷款较去年翻倍;另一方面,城投发债成本已高于部分非标贷款,加上表内额度紧、监管严、收益低,银行对基建相关非标资产需求大,新增信托贷款较去年翻番。

累计来看,社会融资和贷款增速放缓。发债成本大幅抬升,部分融资需求转向原先更高的非标信贷,同时,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同业负债成本均在上升,银行或不得不将成本转嫁给借款者。

展望未来,在稳步“去杠杆”大背景下,“去杠杆”意在稳步有序,融资条件未必全性收紧,但易紧难松的大方向不改。

莫尼塔宏观研究:金融监管信用紧缩

金融监管的信用紧缩效应明显呈现。其一,社会融资在表外融资的牵引下大幅收缩,信用利差猛增致直接融资依旧低迷;其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超季节性地大幅减少,货币市场上的“准加息”正在向实质上的“真加息”传导。

信贷投放“淡季不淡”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一是由于银行信贷冲动在今年一季度受到明显压抑,部分贷款需求被延迟到二季度投放;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惯性犹存,令整体信贷需求维持稳定;三是4月地方债置换规模进一步下降,对信贷投放的替代也有所减少。但后续“金融监管加强+货币条件紧缩”持续,对信贷投放的冲击势将显现。

经过资本市场持续的“股、债、商”三杀,金融监管的高压态势出现了些许缓和。短期内,随着监管协调的加强和高压态势的缓和,资本市场有一定反弹的机会;但金融监管态度的真正软化,从而资本市场的趋势性机会,或要等到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凸显、金融监管政策逐步落地之后。

国金证券:短期货币政策仍将收紧

4月信贷新增超预期,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票据融资受到监管趋严和名义利率上升的影响持续拖累。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户贷款占比较上月回落明显,而企业贷款占比上升,反映实体经济需求比近期高频数据反映的情况要好。

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增与监管加强后,表外非标向表内转移有关。短期来看伴随着监管趋严和一系列去杠杆政策的出台,预计非信贷融资仍将有所承压。

未来二季度,央行不会担心增长而改变偏紧的货币政策。在强调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进一步上调政策利率(七天逆回购利率)的概率非常高。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监管趋严导致非标和债券萎缩

4月金融数据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并强于往年4月的季节性,与宏观审慎体系(MPA)考核、融资结构改变有关。

从社会融资结构来看,监管收紧冲击债券和非标融资之后,信贷这一融资渠道有所放松,进而债券、非标转贷款,跟前期结构相反,表外转表内显著。

往后,表内债券和非标派生的存款减少,而监管趋严下银行未来的同业业务受限;而另一方面,银行的流动性要求更为严格,导致银行对一般存款的抢夺更为激烈,倒逼提高存款利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