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这件事儿上 英国第一个想到了中国人

自动驾驶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中,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这亦是英国政府迫切希望能与中国汽车企业携手并进的根本因素。

当你结束一个超过12小时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日,疲惫到只能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苦苦支撑在夜幕中飘着细雨的繁忙道路,无论你多么富有驾驶天赋,又多么热爱开车这事儿,你一定会像我一样,偷偷在心底让步——深深呼唤完全自动驾驶的到来。

自动驾驶终将到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安全性是这一共识的基础。如果90%的交通事故都存在着人为失误,那么剥夺人操作车辆的权利,被认为是釜底抽薪般的良策。数据显示,驾驶员辅助系统让事故率有所下行,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为例,它将事故数量降低了15%。

在安全性的基础之上,提升道路利用率,也是发展自动驾驶的重要理由。那些热衷于一边开车一边微信的道路参与者,怎么有资格通过方向盘和挡位杆操作一台汽车呢?当然,交通流量被自动驾驶优化之后,如果认为自己可以尽情在通勤途中刷朋友圈,或者来几局“王者农药”,未免天真了些。老板会让你明白,车内将是你在办公室与家之外,第三个绝佳的工作空间。

不过,除对效率执着追求外,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兼顾公平。对于残障者、老年人等不曾或不再具备驾驶车辆能力的少数群体来说,更多的出行机会或许意味着更多的社会关切,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穿越未来努力奔向你我。在与之相遇的过程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认为,自己最好合作对象,莫过于渴望在信息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曾经的后进者。

在与英国国际贸易部公使衔参赞魏林博士(Dr. Mark Wareing)的对话中,这位英国驻华大使馆尖端制造与交通团队的领导者,与界面新闻探讨了英国可能助力中国汽车企业拥抱自动驾驶时代的诸多方面。

自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化浪潮开始由英格兰中部席卷世界其他区域。领先的技术、资本与社会积累,也让英国得以更早进入新的历史语境。审视现代的高度电气化无人驾驶车辆,其所倚赖的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甚至锂离子电池技术,都与英国有着一定渊源。

1950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g)发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预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该篇文章使得图灵获封“人工智能之父”。

发明互联网(又名“万维网”)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亦被英国人视为无上的荣耀。

上世纪80年代,牛津大学的相关研究则对锂离子电池进入实用阶段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面对新一轮的技术角力,英国政府具有清晰的思路,并且快速行动。

目前,英国已经成立网联与自动驾驶汽车中心(Centre for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负责实施一项投资金额高达2亿英镑的研发、示范和部署计划。

该计划通过竞争的方式实施资金配对。英国政府认为,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都太过复杂,难以独自承担重任,因此鼓励集团展开跨行业合作。多家公司形成联合体,每年通过竞争获得各轮资金,获胜者将赢得高达其项目总成本50% 的资金支持。

例如,第一轮资金竞争发生在2015年,八个项目共享了2000万英镑的政府资金(项目总价值 4000 万英镑)。其中,“英国互联智能交通运输环境 (UK Connected Intelligent Transport Environment)”为成功项目的代表。

该项目旨在为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建立先进的测试环境,内容包括建设超过40英里的城市道路、双车道和高速公路,结合采用三种“声控汽车技术”,测试第四种名为 LTE-V的技术。项目将明确这项技术如何改善出行、减少交通拥堵,以及如何通过更好的互连提供娱乐和安全服务。

主导项目的联合体成员包括伟世通、捷豹路虎、考文垂市议会、西门子、沃达丰、华为、HORIBA MIRA Ltd、考文垂大学、华威大学以及英格兰公路公司等。

此外,英国政府还在去年宣布创建一家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中心,同时提供1亿英镑资金,以使自己成为全球验证研发结果的首选目的地。

而在最为关键的监管政策方面,英国政府认为,针对迅速发展的技术领域,过早设定法规可能成为创新的最大阻碍。2015年,该国发布“自动驾驶车辆技术测试实务守则”,仅规定测试者必须遵守所有相关的道路交通法律,并且确保:

1、测试车辆必须能够上路行驶(原型车辆应在英国司机和汽车登记局注册);

2、经过培训的司机或操作人员(无需在车内)必须准备好,能够且愿意在必要时取得控制;

3、已购买合适的保险。

未来数月,英国政府将通过法律,更新无人车的汽车保险法律框架,使无人车享受与传统汽车相同的保险待遇。

魏林解释称,当涉及无人车驾驶事故时,英国政府不会尝试预测任何可能性,责任判定和赔偿问题全权交由法院裁定。他们相信,由于技术的发展方式不可预料,在早期阶段就高度规范化无疑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因此,制定这些框架的原则是尽可能灵活,以便遵照由市场主导的情报信息。”

过去一年,除了本土汽车品牌捷豹路虎之外,包括沃尔沃以及日产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已经选择英国作为开发和测试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主要目的地。其中,沃尔沃在瑞典(原制造基地)、中国(母公司吉利所在地)以及英国进行测试,以寻找不同年龄层、拥有不同生活方式、对无人驾驶持不同态度的用户,使其研究团队“与试用用户紧密合作,收集独特见解,了解他们在体验无人驾驶时的行为习惯”。

今年3月,日产则在英国伦敦进行了自己在欧洲的首次公共道路测试。此前,日产已宣布将在下一代英国制造的日产逍客和聆风上配备ProPILOT无人驾驶技术,以在高速公路上实现单车道无人驾驶。

作为全球赛车运动的中心,英国拥有4000 多家赛车公司和超过2.5万名技术熟练的赛车工程师,在10支 F1 车队中,有6支将自己的全球总部设在了英国。在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方面,许多技术挑战只能通过被分解成为更小的单元(例如监视周围环境的传感器)才能解决,还有些技术需要在系统层级上进行处理(例如实时出行规划)。这些与F1 赛车所面临的挑战完全相同,因而亦被英国政府视为自己的一项重大优势。

正是看中上述优势,包括吉利、长安、上汽在内的中国汽车集团已经率先在英国进行投资,并与英方技术团队展开合作,开发面向传统汽车的新技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站在英国政府的立场,魏林认为中国未来无疑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这场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中,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这亦是英国政府迫切希望能与中国汽车企业携手并进的根本因素。

在英国希思罗机场,从2011年起,被称为“无人驾驶舱”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已经于5号航站楼运行了400万公里。乘客们无需等待拥挤的摆渡车,而是通过电话召唤自己的无人驾驶舱。无人驾驶舱会在一分钟时间内到达,然后以安全、私密的方式将乘客送至航站楼。该系统属于完全无人驾驶,目前只在单独的道路上运行。

今年年初,希思罗机场的这些无人驾驶舱被进一步改造,以便能够安全地与其他交通方式互动。现在,改造中的无人驾驶舱正在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进行测试。未来,公众可以乘坐它们进行短途旅行,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也能安全地与他们同路而行。

对于英国而言,他们正在等待,越来越多的中国伙伴,能够参与绘制这幅关于未来出行以及生活方式的时代画卷。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