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三个结构转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指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进行需求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日前指出,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中间区域,要向发达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必须实现需求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和政治结构转型。

5月7日,他在出席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研讨会上说,国际经验表明,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其结构要达到两个70%和两个60%。消费率在70%以上,城市化率70%以上,服务业比重60%以上,中产阶级60%以上。

“要完成这些结构性任务,单靠经济一条腿是困难的。”马晓河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说,中国要越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进行三个结构转型。

第一是需求结构转型,就是经济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中,要从外需导向、生产型结构向内需导向、消费型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要实现从以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迈进,要素结构向集约、节约转化。

此外,社会结构要实现人口结构向市民化转型,没有市民化社会的实现,高收入国家不可能实现,人群结构要向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转变。

他还指出,政治结构要从过去纵向管理结构向扁平化治理结构转化。随着中产阶层的扩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所以中国就面临怎么改革的问题。

马晓河认为,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中间区域,三大结构转型不协调,影响经济结构转型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型缓慢,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最大制约因素。

根据世界银行的概念,中等收入陷阱指当一个经济体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无法在经济成本上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徘徊阶段。

马晓河指出,2010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要注意同时出现的几个现象。

一个现象是,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连续下降,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2.2%下降到去年第三季度的6.7%,第四季度是6.8%,今年第一季度是6.9%。

第二个现象是中国同低收入国家相比,中低端产业成本优势在丧失,比较优势在下降。第三个现象是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中高端比较优势比不上这些经济体。

不过马晓河认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有许多有利条件。从需求上看,中国将很快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供给结构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释放新的发展红利。

“新型城镇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等,都会释放新的发展红利,会形成新的动力。”他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