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委外业务“踩刹车” 新基金申报都要签承诺函了

基金公司申报基金需承诺,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低于5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承包”了公募行业去年一整年热点的委外定制基金,正在面临新的监管考验。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近期监管层关于新基金发起成立的要求已经正式调整,监管层对于公募委外定制化产品申报进行更严格的限定,基金单一投资者比例需控制在50%以下。

“我们昨天收到了审核员的通知,现在申报基金需要先签订承诺函,单一持有人比例不超过50%。”某公募基金产品部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与此前业内对监管收紧定制类基金的传闻保持一致。

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的一份承诺函显示:基金公司申报基金需要承诺,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低于50%(运作过程中,因基金份额赎回等情形导致被动超标的除外),且不存在通过一致行动人等方式变相规避50%集中度的情形。若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20%的情形,基金公司也将定期披露该投资者的类别,报告期末持有份额及占比,报告期内持有份额变化情况及产品的特有风险。

这意味着,原本仅针对灵活配置型和债券基金的承诺函范围扩大至所有新申报基金品种,监管此举被认为是防止公募基金“机构化”导致的集中赎回风险。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基金产品单一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的增加,很可能面临巨额赎回以及因估值方法而引起的基金净值暴涨暴跌等情况。

“这几年一些基金公司在规模导向的驱使下,对热门领域投入了过多的资源和精力,甚至出现了醉心通道的局面。监管的意图在于引导基金公司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更加注重投研核心能力建设。”上述产品部门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委外定制基金蜂拥而至,一时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叠加去年四季度债券市场震荡调整,委外定制基金风险加剧。去年底,监管部门开启对委外定制基金的监管模式,要求基金公司上报产品时,严格区分“普通版”和“定制版”,委外定制基金发行热潮遭遇“急刹车”。

此后,监管力度不断加码,委外基金审批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债券类、灵活配置类基金纷纷暂停审批。一个月前,监管层还召集全国多家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召开内部讨论会,拟出台监管细则对委外定制基金进行规范。

其中针对定制类基金成立的拟定方案包括,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过50%的,应采用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定期开放周期不少于1年),且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在基金合同、招募等文件中进行充分披露标识,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存续基金拟变更为允许单一客户超过50%的,应当依法履行更新注册程序。老基金对基金单一客户超过50%的不能再接受该客户新的申购。

尽管讨论方案尚未形成完整的意见征求稿,但对于大部分基金公司而言,对接委外的冲动依然存在,在监管政策继续收紧的情况下,委外业务可能会出现转向。

“如果要做,要么下降单一投资者比例,要么转移到专户。”某小型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或者也可采取目前业界已实践的“拼单”模式,即几家银行或其他资金委托方共同出资申购一只产品,以规避单一投资者超50%的红线。但鉴于定制产品个性化的策略和收益预期设定,把几家风险收益需求、资金配置期限并不完全一致的“金主”凑到一块也并非易事。

“要满足监管的要求,得再多找几个同业客户一起拼单,但不同客户对于收益率要求、投资偏好、风控标准都不一样,进出场的时间也有差别,这么一来,在协调资金进出上是个很大的难题。”上述人士无奈表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