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议题】民建中央: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关键在哪里?

民建中央在提案中称,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关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民企转型创新能力,扩大民企投资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何提振民间投资正成为政府和民间都关注的焦点。

民建中央日前在一份名为《关于提振民企投资信心应对民间投资下行》的提案中列出了对如何挽救下滑的民间投资做出的相关分析和建议。

民建中央在该提案中称,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关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民企转型创新能力,扩大民企投资空间。

据了解,这份提案将与其它30多份提案一起作为民建中央提案递交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民建中央2017年两会提案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民企转型能力不足和实体经济回报率低是民间投资下滑的两个重要原因。

在调研中,辜胜阻发现,不仅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占比下滑,而且在不同地区还出现分化,辽宁省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民间投资60%的负增长,但深圳市却出现了70%以上的增长。这背后反应出的是不同地区民间投资能力存在差异。

因此,提案将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扭转“脱实向虚”态势作为激活民间资本活力的首要建议。

提案指出,多举措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把推进新兴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企业转型的新契机。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激发民企投资活力。

提案还建议,大力推广PPP模式,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和民间资本的灵活、创新优势,形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合力。

针对民营企业投资成本过高、投资意愿不强的问题,提案强调,要合理控制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还应该进一步改革税收体制,严格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防止在财政下行过程中征收“过头税”,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民建中央的提案“点”出了当前中国民间投资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以来,中国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逐年下滑的态势,到了2014年,增速下滑到了18.1%,2015年更是下滑到了10.1%。

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略有增长,但回暖形势并不明显。

自去年开始,来自相关部门的调研和政策支持就开启了“强攻”模式,希望为了尽快找到病根,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

国务院去年5月下旬曾到18个省做过“督查”,之后国务院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并出台文件,要求各地要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切实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

此外,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还大力修改完善鼓励和支持民营投资的综合性政策措施。

今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释放发力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号”,明确要进一步对民资放宽准入。

界面新闻记者此前曾就民间投资问题采访过多位专家,专家均表示,尽管近段时间来,基建投资的加码对民间投资的回升起到了很大的回稳作用,民间投资出现了小幅度的回暖,但影响民间投资的包括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有民营企业负责人对界面新闻称,政府层面应该继续完善PPP制度的一系列法律保障体系、建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加快PPP项目的前期工作信息披露机制等。

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存在资金短缺,投资空间狭小等问题。在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增长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民营企业投资动力也一直是提振民间投资的关键。

辜胜阻说,在让民企“有能力”投资的同时,还必须让民企“有空间投”,也就是应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增强政府和国企投资的引导“协同效应”,防止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

“最重要的一条是放宽市场准入,最大限度的为民间资本腾出投资空间。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消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民间投资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辜胜阻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