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过10亿的千里马中,有一半来自阿里、腾讯等大公司派系

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已经彻底完成了从“新浪、网易、盛大、搜狐”梯队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梯队的转移。

在创业趋势遇冷、资本流向愈发集中的2016年,投资人更加关注项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但在此之外,他们依然会问一句:团队成员的背景如何?

在这个问题背后,投资人总会更期待团队背景中出现“大公司”、“知名高校”等标签。这个判断简单粗暴,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大公司”、“知名高校”的经历或者出身总会为项目加分:经过检验的智力水准、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工作能力以及创业后更容易获得优质的资源和圈子。

与此同时,各大知名企业、高校也同样是培养和贡献互联网科技创业者的肥沃土壤。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IT桔子数据库共收录了创业者35041人,其中有大公司工作经历的4712人,有高校标签的创业者5706人。IT桔子关于“创业者派系”的2016年度盘点将会基于数据库信息,整理16家知名大公司创业派系,30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创业派系。

本篇中将介绍16个大公司派系的离职员工创业情况,这些大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微软、华为、新浪、盛大、搜狐、网易、IBM、Google、金山、人人、新东方、奇虎360和雅虎。

注释:IT桔子数据库创业者收录标准——

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含创始人、联合创始人以及部分COO、CTO等;派系收录标准:创业者此前曾在一个或多个大公司工作,则该创业者和其所创办的公司统计到该派系中。

愿意离职创业的人数断崖式下降

此前,我们曾通过分析IT桔子数据库发现,2016年不论从创业公司新增数量、获投项目数量、各个领域项目数量,还是整体的创业者新增数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从各个大公司离职创业的人数,在2016年也同样显著减少。

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从BAT这三家公司离职创业的人员总数量占据了16大公司派系创业者总数的将近一半;来自微软、华为、盛大、新浪的创业者数量也不不容小觑,数量均超过了200个。

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已经彻底完成了从“新浪、网易、盛大、搜狐”梯队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梯队的转移。

我们拿出2016年各个大公司派系新增创业者人数,与2015年该数据做对比可发现,从新增趋势来看,2016年新增的创业者数量相比去年出现明显下滑,平均从以上每个大公司出来的人员数值从53.3人下降到了6.4人。

与新增创业者人数呈正相关的是新增的创业公司数量。

根据IT桔子的收录情况,截止到2017年1月,由以上16家大公司离职员工参与创立的创业项目总数量为4454个,占比IT桔子收录的创业公司总数量的8%,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创业者仍是“草根”背景。

这16个大公司派系中,历年来产生的创业公司总数量超过300个的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微软、华为和盛大。

我们将2012年到2016年来,历年各大派系新成立的公司数量做对比,可以明显看到,近几年新成立的公司多集中在2013、2014、2015三个年份,在“双创”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推动中,创业公司数量的增长几乎是成几何式爆发。

相比之下,2016年该数据急转直下,甚至出现了零。

以上三组数据明确昭示了创业热度的下降:经历了2013、2014、2015年创业热潮的轰然而起、资本的狂热追捧,再到2016年一整年的融资困难、公司倒闭潮,以及各个领域的竞争格局已趋于明朗,互联网创业热度正在回归理性。

即便是有着优厚的大公司背书,但如果没有抓住前两年的机会,在2016年里,他们对于创业也更加的慎重。

都是大公司来的,获投比例始终不分伯仲

首先声明:由于IT桔子在采集公司信息数据时,公开的媒体报道是重要的消息来源之一,而多数公司的第一次露面是发布融资新闻,故,统计表中的公司的获投比例是高于实际比例的。该表格只做各大派系间的横向对比。

整体来看,大公司背景的创业项目的获投率比IT桔子收录公司的平均获投率高20%-30%左右。但在各大公司之间,获投率区分并不大,获投率集中在60%-70%的区间。

与2015年的大公司背景创业公司平均获投率68.46%的数据相比,2016年该平均值为63.92%,相对略有下降。

大公司盛产连续创业者,一朝创业终不归

IT桔子基于数据分析,统计了各派系“连续创业者”占该派系创业者总数的比例。此处的统计标准为:如果该创业者所创办或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创办的公司数>1,则默认其为连续创业者。

从图表可以看出,各个大公司派系均盛产连续创业者,在以上被统计到的3331人中,有987位创业者有过不止一次的创业经历。在统计中,我们甚至看到了有人连续12次创立或作为合伙人参与创立了某些公司。

离开公司,走上创业路,要么一口气做成,要么在看不到希望时换一个方向重新开始,一些创业者不会再选择回归到其他公司、单位去工作。在我们的访谈中,也经常有创业者表达:“即便创业失败,也没有想过再回到公司工作。”一方面是无法再适应去做某个“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创业会上瘾”。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大公司出身的创业者中,平均每10个人,就有3个连续创业者。

新锐BAT+老派微软,在千里马中占了半壁江山

IT桔子的千里马俱乐部收录标准为:中国TMT领域最具成长性和最具价值的未上市创新创业公司;最新估值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新一轮融资额绝大多数是在2000万美元或2亿元人民币以上。

截止到2017年1月,本次盘点中涉及到的16大公司派系中,由其创业者所创办的公司进入到千里马俱乐部的共有166家,占千里马公司总数的35.2%。由图表可见,阿里巴巴系、微软系、百度系、腾讯系的创业公司中,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千里马占据了这16大派系的一半。

尽管从微软和谷歌走出的创业者近年来数量在不断减少,但这两个派系中所出现的千里马在近几年中越来越多的涌现。相反的是,腾讯系创业公司总数量与阿里巴巴系相差不多,但千里马公司的数量却少了一半。

从新锐“创业者黄埔军校”出来的创业公司,仍需要时间成长。

离职员工组织,BAT均有人才回流计划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2016年互联网科技行业中人人员主动离职率为21.6%,成为所有行业的中离职率最高。

互联网行业中的大公司员工基数多在数万到数十万,在此庞大的基数之上,离职员工的规模人数可观,仅BAT三家的离职员工预估已超过20万人的规模。这些离职人员一些选择在巨头公司之间跳槽,一些去往了新兴、高速发展的明星创业公司,另外一些人会选择创业。

人数的不断增长使得一些大公司的离职员工形成组织,并出现了有专人运营的离职员工社群、服务平台,用以整合人才、资源,对接投融资等。

较为知名的组织有Google的Google校友会,阿里巴巴的初橙资本(前橙会)、腾讯的南极圈和单飞企鹅俱乐部、百度的百老汇等。此前的老牌创业者黄埔军校梯队的新浪、盛大、网易、金山、搜狐等也有相应组织,但近几年鲜有曝光。

2016年里,以BAT的离职员工“校友圈”最为活跃。

“前橙会”升级为“初橙资本”,重点为阿里巴巴离职员工中的创业者服务,除了提供常规的人才、资源、融资、商务合作对接外,还开通新媒体账号,为阿里系创业公司做传播。百度的“百老汇”服务于认可百度文化的全部离职员工,除创业服务外,也提供招聘、交友等服务。

腾讯的离职员工群体得到老东家的关注相对更多,其中“南极圈”获得了腾讯的投资,由专人运营。另外,南极圈开通了“老鹅回流”通道,为跳槽、离职创业等人员提供通道重新回归腾讯。

这几家离职员工组织在专业化运营起来后,日常设有线下交流活动,年终也会举行大规模的活动,以方便人才和资源对接的对接。另外,几家组织之间也有紧密联系,常有创业公司在各家公司中寻找更集中的人群,比如在阿里找一个运营,在百度找个技术,在腾讯挖个产品,一起组队。

离职员工的“校友会”能够运营起来,一方面离职员工的人数规模要达到一定基数,且其中对于老东家价值观较为认可,他们才会愿意以此身份集中在一起;另一方面老东家对于该组织或者对于离职人员群体的态度也起到关键作用,BAT中的马云曾表示不对任何一个离职员工生气,并欢迎回来;腾讯依旧会给离职员工发生日、拜年祝福以及公司周年庆等各种红包;李彦宏也曾亲自出现在离职员工组织的活动中。

从大公司离职出来创业的人,除了获得了大公司的名誉背书外,能否继续在老东家处受益,对于他们的创业路不得不说,也有不小的影响。

— End —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