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西一波六连胜领跑英超 孔蒂的3-4-2-1将会风靡欧洲?

界面新闻   2016-11-22 09:09
作者:Jonathan Wilson ·

在如今这样一个战术风格往往比纸面实力更重要的足球世界中,伟大往往隐匿于不经意之处。

想要去给布兰登·罗杰斯在利物浦执教的最后一个赛季下定义并不是难事:看看马里奥·巴洛特利惨不忍睹的效率,看看迷失在场上的拉希姆·斯特林,再看看惨败斯托克城的耻辱你就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尽管如此,罗杰斯还是在战术上做出了卓越的改革尝试。我们并不是说安东尼奥·孔蒂、佩普·瓜迪奥拉、或是塞尔维亚国家队主教练斯拉沃柳布·穆斯林复制了罗杰斯的战术,或是说他们本赛季的成功是直接得益于罗杰斯的理念,我们必须要指出,罗杰斯的战术灵感其实是来源于保罗·索萨。

在那个赛季客场1比3不敌水晶宫之后,巴洛特利已经证明了他没有能力(或是不愿意)去引领球队的进攻线,而里基·兰伯特的位置也不够灵活,难以担当这一重任。罗杰斯一直在苦想解决之道,他必须用茶和面包来维持头脑的清醒。他想到了赛季早些时候,利物浦客场0比1输给巴塞尔的比赛,是役,贝赫朗·萨法里的意外受伤导致巴塞尔只能变阵三后卫阵型,结果他们的新阵型却打得利物浦措手不及。

简而言之,所有的战术都与球场的空间相关。在哪里可以找到空间,如何防止对手利用空间?如何更好地去拉开空间?4-2-3-1阵型的流行源于球员在场上的站位大致均匀分布,并且十分灵活。不过这个阵型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边后卫与边锋之间,也就是两名中场球员两侧的空间。边后卫们必须时刻面临着对方的边后卫或是边锋突破防线的危险。

没有什么阵型可以覆盖整个球场,而在4-2-3-1阵型中,这就是它覆盖不到的区域。4-3-3阵型的问题同样于此(除非三名中场球员可以回撤到很深的位置),甚至4-4-2阵型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前场靠近箭头球员的位置(也就是旧足球哲学中“内锋”的位置),减少一名进攻组织者的尝试开启了人们对于4-2-3-1的质疑。或许两名后腰球员可以起到以往足球理念中“内中卫”的作用,但他们会因此而面临着失位的风险,从而为对方的中锋后撤拿球创造了空间,也给了对方有速度优势的快马突袭禁区的可能。

除此之外,中后卫与边后卫之间的空隙也很容易被对手利用,绝大部分的前锋球员都会盯紧这一区域。这会使得后卫球员更加向后收缩,从而使得防线与中场之间的空当进一步扩大,导致后卫线问题的恶化。这也就是为什么由科·阿德里安塞在海牙首创,由特里·维纳布尔斯在英格兰发扬光大,之后又在卡尔洛·安切洛蒂麾下达到顶峰的“圣诞树阵型”(也就是4-3-2-1阵型)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大行其道的原因。

“圣诞树阵型”也存在着问题。即使球队中有进攻能力出色的边后卫,这个阵型依然缺乏宽度,所以相对容易被克制。这也就是巴塞尔在比赛中用德利斯·冈萨雷斯替下萨法里的用意所在:派上一名中后卫组成三中卫阵型,两名边后卫的位置前移,而两名站位靠边的中后卫可以承担一部分边后卫的职责,罗杰斯理解了这一点。

于是,3-4-2-1(抑或3-4-3)阵型诞生了。

利物浦在防守端并没有达到这一阵型所希望的效果,不过在进攻端,菲利普·库蒂尼奥和亚当·拉拉纳可以担当内锋的角色,而斯特林只是名义上的中锋。他可以随时后撤来牵制对方的后腰,从而为球队的进攻拉开空间。利物浦在做客老特拉福德球场挑战曼联的比赛中首次尝试了这一阵型。由于大卫·德赫亚的出色发挥,他们最终0比3铩羽而归。然而在接下来的13轮比赛中,他们依靠这一战术拿到了33分——但在此之后,他们在那个赛季的最后几轮比赛突然崩盘。

本赛季此前的6轮联赛,切尔西的艾登·阿扎尔和佩德罗也是这一阵型的受益者。由于恩戈洛·坎特在中场不知疲倦的保护着三后卫防线,他们的防守也变得密不透风。在曼城,瓜迪奥拉布阵的一个不变的宗旨就是一定要安排两名“内锋”,尽管他更追求阵型的宽度而不是高度,但他一定要在防线安排五名球员,有时候是四名后卫和一名后腰,有时候是在防线上组成一个3-2阵型(这一阵型可能是后腰球员后撤,两名边后卫向中路靠拢,也可能是一名中后卫前移),甚至有时候更加简单粗暴,直接安排三名后卫和两名后腰。塞尔维亚国家队的情况也十分类似,杜桑·塔迪奇和菲利普·科斯蒂奇在突前的亚历山大·米特洛维奇身后担任“内锋”的角色,组成了球队的3-4-2-1阵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支球队定会找到方法来应对这样一个以“双进攻发起者”为核心的阵型。但就现在而言,这个阵容起到的效果依然十分犀利,这就意味着长久以来存在于传统四后卫体系中的顽疾,或许就此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翻译:王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