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涌入好莱坞的案例向来为人所乐道,更何况这次是家处于亏损状态的铜加工企业,坐标安徽。
11月14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鑫科材料(600255.SH)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称,拟以其在香港设立的下属企业沃太极资本作为收购主体,以约23.88亿元现金方式收购好莱坞独立影视制作公司 Midnight Investments L.P.的80%出资权益。
Midnight Investments L.P. 系由好莱坞制片人尼古拉斯·夏蒂尔(Nicolas Chartier)实控的公司,以好莱坞独立电影公司Voltage Pictures为核心,通过旗下多家子公司推动影视策划、投资、制作、销售工作,而其最知名的成绩便是曾主导制作出奥斯卡获奖影片《拆弹部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目前拥有40部影片的版权,和200多部电影的销售代理授权,正在操作中的电影项目有18部。
在证监会收紧影视行业跨界并购的背景下,鑫科材料此次大手笔全现金的收购显得意味深远。而24亿举债豪赌背后,是其令人堪忧的财务状况:今年三季度净亏损近8000万元、公司账面资金余额仅5.8亿元。鑫科材料自己也表示,交易款项将通过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第三方金融机构融资及其他自筹方式筹措。
“现金收购的话就避开了证监会的审批,只需要上交所审核。如果是定增,很可能不过会。”一位证券传媒分析师告诉数娱梦工厂,“不过这次收购完成之后,他们(鑫科材料)应该会去定增,募集资金,弥补资金缺口。”
不过,虽然这已是鑫科材料的第二次影视并购,但前次的收购看起来并不成功。2014年,鑫科材料募资13亿元收购西安梦舟影视公司,被交易方开出3年累计超过4亿元净利润的高额业绩承诺,如今,2016年的业绩承诺恐难完成。相比万达华谊们野心勃勃地进军好莱坞,一家传统的铜加工企业举债收购好莱坞影视公司,怎么看都是一场非专业资本的跨界进入,让人充满不安。
1Nicolas Chartier的套现?
好莱坞独立影视制作公司多如牛毛,鑫科材料看中了Midnight什么?
资料显示,Midnight为好莱坞一家小有名气的影视制作公司,以Voltage Pictures为核心,通过旗下多家子公司推动影视策划、投资、制作、销售工作。目前拥有40部影片的版权,和200多部电影的销售代理授权,正在操作中的电影项目有18部。
Midnight实控人、好莱坞制片人尼古拉斯·夏蒂尔(Nicolas Chartier)于2005年创立Voltage Pictures,主导制作出奥斯卡获奖影片《拆弹部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等影视作品,并荣获九项奥斯卡奖及两项金球奖。2016年以来,其自制合拍及销售代理的影片包括《I.T.》、《审讯》等。
近年来,夏蒂尔曾担任《查理必须死》的执行制片人,《唐璜》的制片人,并主导制作了《爱与黑暗的故事》、《善意杀戮》、《父女情》、《I.T.》等多部影片,参与超过500部影片的投资、融资、制作与发行。
2015年,Voltage Pictures引入Jonathan Decker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也曾轰动一时。Jonathan Decker曾在IM Global担任总裁将近5年,全面统筹 IM Global 的国际销售及发行业务,负责 250 余部影视作品的运作和销售工作,具备丰富的影视库资源管理及销售经验。在其任内,IM Global 分别在 2014 年、2015 年夺得独立影视销售公司票房冠军,制作出《13宗罪》、《蜂鸟特攻》、《潜伏2》等影片。今年,IM Global已被腾讯投资的 Tang Media Partners及与华谊兄弟集团在内的中国公司联手收购。
根据亚马逊旗下票房统计网站 BoxOfficeMojo以及专业影视数据网站theNumbers 的统计,2015年,标的企业作为制片人的电影形成总票房收入 1114.04 美元,占 BoxOfficeMojo 统计的分制片厂票房收入排行榜的第22 位。
模拟合并主要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标的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5亿元、3.94亿元、2.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9362.21万元、1.74亿元、1.13亿元。
对于627.89%的标的预估增值率,鑫科材料在公告中解释,估值充分考虑了标的企业的无形资源,“标的企业具有影视行业公司普遍具有的‘轻资产’的特点,其拥有的团队经验、销售体系和IP储备等均未在账面体现”。
2全现金、对赌失败下的资本豪赌
如果了解鑫科材料的实际控制人李非列,这位被称为“资本史上的未解之谜”的资本狂人,这笔交易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从为数不多的媒体报道中,可以简单了解到李非列的发家史。
祖籍广西梧州的李非列,1991年从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前往深圳淘金。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水涨船高的股市令其迅速赚取第一桶金。随后,李非列跟随海外基金投资纳斯达克高科技板块,获利丰厚,在资本市场上逐渐积累起大量资金,甚至曾操作国内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
截至2016年,李非列掌控鑫科材料、皖江物流、新大洲等五家上市公司,参股银行金融,打通融资平台。他不仅开矿,还大举进入流通行业。旗下的产业囊括有色金属、钢铁冶炼、铜矿开采等一条完整的循环链。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低迷,鑫科材料发展乏力,公司传统的铜加工业务持续低迷。为摆脱传统铜加工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的盈利能力薄弱的困境,鑫科材料在发展传统主业的同时开拓新的业务——影视行业,形成“铜加工制造+影视业务”双主业经营格局。
2014年,鑫科材料募资13亿元收购西安梦舟影视公司,而被交易方开出3年累计超过4亿元净利润的业绩承诺,2014年到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1亿元、1.4亿元和1.94亿元,3年累计达到4.34亿元。
公告显示,西安梦舟是集电视剧策划、制作和营销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此前主要团队投资制作的《雪豹》、《黑狐》、《苍狼》、《雳剑》等作品。其2014 年、2015 年经审计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 1.04亿元和 1.41元,基本完成2014 年度和 2015 年度的业绩承诺。但其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91万元,亏损921.64万元。可以说,1.94亿元的业绩承诺基本上无法完成。
“如果西安梦舟不能实现业绩承诺的话,其1.7 亿元的业绩承诺保证金作为利润补偿金支付给公司。”对此,鑫科材料证券部人士表示。
而此次与Midnight的交易预案中,并没有业绩对赌。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数娱梦工厂:”国外企业一般都不会做业绩对赌,这种谈判很难成功。”他预测,收购结束后,鑫科材料会通过定增来弥补此次收购造成的资金缺口。
3中国资本西进好莱坞
收购好莱坞影视制片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资本进军好莱坞的一种趋势。以2012年万达集团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公司AMC为标志事件,民营企业为首的中国资本正在以兼并收购或联合推广的方式参与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发行。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其中,全球娱乐产业圣地——好莱坞成为投资人重点关注的对象。
而整个美国独立制片市场也正处于成长之中。MPAA《Theatrical Market Statistics 2015》数据显示,2006年,独立影视制作公司出产的影片390 部,六大影视集团出产的影片数量为204 部;到2015年,独立影视制作公司出产的影片数量为561部,增长 43.8%;而六大影视集团出产的影片数量下降至147 部,下降 27.9%。
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好莱坞影视产业已经形成了六大影视集团及众多中小企业共同竞争的格局。MPAA《Theatrical Market Statistics 2015》数据显示,在美国,除了六大影视集团以外,还有多达 8.9 万家中小企业从事影视产业。
而相比万达华谊们野心勃勃地进军好莱坞,在外人看来,一家传统的铜加工企业举债收购好莱坞影视公司,怎么看都是一场非专业资本的跨界进入,让人充满不安。
对于很多中国上市公司屡屡披露与美国电影公司的合作,一位曾帮助多家中国公司参与好莱坞电影项目的美国律师意味深长地表示,其实很多中国公司在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中都没有什么话语权,这需要一个学习过程,但可能的一个动机是,披露本身可能带来股价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