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竞高校联赛 目标方向在哪里?

界面新闻   2016-11-10 15:29
作者:游戏观察 ·

11月6日,2016年第二季《穿越火线:枪战王者》高校联赛第三站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举办,比赛当天共决出了生化PVP,团队PVP、僵尸竞速三个模式的团队冠军。

虽说仅仅是一场高校联赛,但游戏观察发现一切在正式比赛当中应有的元素,直播、现场介绍、表演赛、Coser等均具备。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在极力地打造高校赛事体系,目前众多的手游电竞产品都在积极的打造高校赛事体系。

比如巨人旗下的《球球大作战》、英雄互娱旗下的《全名枪战》以及同属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等等,但凡是有一些不错的移动电竞品类的产品,基本都在瞄准这块市场。

瞄准这块市场的原因很简单,首先在于现在的电竞市场的火热,注定厂商在举办赛事的时候,在经济效益上至少不会亏,根据游戏观察得知的消息,去年曾有某厂商举办了一场移动电竞的大赛,包括奖金在内各项花费不少,但实际上,这些花费中首先有很多是和跨界伙伴的资源置换,同时再加上各种的转播合同以及一些赞助,成本基本上被覆盖了。

而这一次《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在北京站的活动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华为以赞助商的身份亮相,提供比赛用机以及奖品,手机品牌的大量露出以及华为媒体表演赛增强了华为手机的知名度与推广力度,需要注意的是他直面的是一个十分垂直的群体,高校学生群体,某一方面,这样的赞助在市场行为上十分值得。

但是对于游戏厂商而言,极力的推进高校联赛,绝对不是想着依靠赛事来获取营收,而是推进赛事体系,打造游戏的生态和内容,当然推广游戏也是一大因素,而举办高校联赛的方式,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推广方式。

之所以,游戏观察认为高校联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推广游戏的方式,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一、最天然的用户金矿

第一个就是最直观的,高校群体是最适合移动电竞产品的群体,向这个群体的玩家去打造内容,将一定意义上给竞技游戏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要从两个方面去讲,第一,电竞类产品本身最大的用户群体就是年轻化的群体,你看一些职业选手,基本上最黄金的年龄就是16-22岁,一旦过了25岁,基本没有再打职业的,因为很多时候意识还在,但反应能力完全跟不上,所以高校是最适合电竞产品推广的市场。

第二,对于移动电竞的接受程度,游戏用户当中是天然的存在隔阂的,10年前的端游玩家,对于现在的手游有些存在偏见,部分30岁以上的游戏玩家,他们可能也玩移动电竞产品,但参与度必然不高,仅仅是点到即止。

二、高校联赛将解决底层用户的参与性

其次,我们先要认知一个问题,就是移动电竞产品属性的问题。

根据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子竞技游戏整体营收为251.32亿元,其中移动电竞的收入为88.02亿元,PC端电竞的游戏收入为163.3亿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整体游戏市场收入787.5亿元,其中移动游戏为374.8亿元,PC端游戏收入为281.0亿元。

海量的用户给手游带来的巨大的营收,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游戏的用户超过4亿人,而端游用户的人数仅不到1.5亿人,就算是少数日活跃用户破千万,注册用户破亿的竞技类游戏,在如此巨大的人口红利下也并没有创造相对应的营收。

这就是和竞技类的游戏属性有关,强调竞技性、观赏性、参与性,但这些在移动电竞上似乎都不够,从而导致最直观的就是营收不高。

而高校联赛可以很好的解决参与性的问题,相比于PC电竞市场成熟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短短几年的移动电竞实际上欠缺很多,俱乐部设立移动产品分部的也是在少数,完善的赛事在少数,赛事体系也不健全。

这就直接导致用户的参与度下降,从而理所当然认为是轻度的休闲娱乐,是PC电竞的补充。而高校联赛将是打破这个怪圈的最好办法。

所以,举办高校联赛,以赛事调动用户的参与度,可以有效的使用户在全民电竞这个概念上提升参与度目,为最核心的一批用户普及手游电竞化的概念,为他们真正的打开移动电竞的大门,解决用户参与度低的问题。

三、加速职业化的生态进程

最后就是职业化赛事体系的打造。

在中国电竞大爆发的阶段,产业链迅速被催熟,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的,我们也忽视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底层的建设,职业选手的培养等最基础,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中超联赛很火是一方面,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一塌糊涂又是另外一面。中国的电竞在这个方面和中国足球是一样一样的,资本狂热的同时,没有人去在意这些基础建设,而是只想着快速出成绩。

而高校联赛的打造就是在于以高校这个最为核心的用户群体为目标用户,打造真正的职业化赛事体系,培养基层的选手。

从而以高校联赛这样的底层赛事,到最顶级的职业联赛,打通整个赛事体系,在职业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金字塔顶,但同样迫切的需要根基,某个角度来说,根基甚至比最吸引眼球的顶级赛事更加重要。

只有真正的做好职业化的铺垫,对于移动电竞来说,才是最好的,对用户最为负责的,否则根本就不叫电竞。

这是厂商热衷高校联赛的第三个原因,以这样的赛事去打造完整的职业化体系,无论是选手方面的培养或者选拔体制等等,只有赛事做好了,移动电竞产品才能真正的发光发热。

四、常态化的挑战

然而,高校联赛虽然看上去充满了诱惑,但是需要知道的是高校联赛的打造并非很简单。

首先,我们看到现在的高校联赛很多厂商在做,但是大多数厂商主要的目的基本聚焦在了推广游戏上,目的性十分明确,缺乏必要的有关真正电竞化思考的东西,比如基本采用一波推的节奏。即临时抱佛脚,只有到了哪个学校,才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宣传推广,而一旦短暂的比赛结束,后续的基本处于不管理状态,这样的方式缺乏稳定性,只能看做是一个节点性爆发的东西。

如何将高校联赛,在没有游戏厂商主导的情况下,可以常态化的进行下去,让选手自发的来举办比赛,参与比赛,或者说厂商能否打造一个真正的高校联赛,以像足球比赛、篮球比赛那样的职业化去管理这个联赛。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样的消耗,并不是所有厂商都能消耗的起,但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上述所说到的职业化的利好才能完全的展现出来。

从目前的综合实力来看,腾讯有这样的实力去做这样的尝试,就比如这一次的《穿越火线:枪战王者》,首先第二季的高校联赛持续近2个月,最后进行总决赛,这个时间长度已经满足了我们所说的稳定性。

此外,在高校联赛之外,WGC、TGA、QGC等等赛事将和高校联赛形成一个很好的补充,和超级联赛一起打造赛事生态。

之所以腾讯有这样的实力,一方面得益于腾讯在电竞方面的经验,比如《穿越火线》,CFPL、CFS、百城联赛等赛事体系为国内的职业电竞打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而这也直接催生了《穿越火线》成为这今年中国电竞在国际上成绩最为稳定的一个项目。

除了经验之外,借助微信、QQ两大平台,腾讯对于用户的覆盖能力最强,在用户触达这个层面将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后,腾讯或许是国内一众公司当中,最清楚电竞游戏价值的一家公司,和如何打造电竞游戏的公司,电竞的核心要素在于平衡性以及如何在平衡性之外创造营收,这对于很多只知道数值、挖坑的公司来说,不是短期内可以学到的。

从这次《穿越火线:枪战王者》高校联赛的有条不紊的实施,可以看到腾讯正在有条不紊的布局它的移动电竞生态,作为这个生态当中最基础的一环,它的成功打造,意味着将源源不断的涌现一些高水平的选手来补充职业电竞的生态,意味着移动电竞开始真正的向电竞化的方向去发展,不再仅仅是炒概念。

这对于当下的移动电竞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当下对于顶级水平赛事的需求,远不如对一些平民化的赛事需求,腾讯很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