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蛇发女妖美杜莎与广泛存在的厌女症

界面新闻   2016-11-08 14:38
作者:ELIZABETH JOHNSTON ·

作为一名英语教授,我教了一门关于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的人文课程。我的学生们最开始学到的例子之一便是美杜莎。作为神话中的女妖,美杜莎是众所周知的恐怖怪物:头发都是蛇,目光能让男人变成石头。透过神话、电影、艺术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我和我的学生们勾画出美杜莎的含义在不同时间和文化中的变迁。通过这一方法,我们找到了一条熟悉的叙事线索:西方文化中,强大的女性在历史上往往被视为威胁,需要男性来对其进行征服和控制。长久以来,那些试图妖魔化女性权威的人常常选择美杜莎这一形象来指称对方。

韦努托·切里尼1545年的雕塑作品:拿着美杜莎的头的珀尔修斯  图片来源:wikipedia

所以,在今年可能会选出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的选举中,美杜莎被不断提及也就不足为怪了。特别是有一个形象频繁出现——希拉里被画成神话中头发是蛇的女妖。数位作家都曾将希拉里与美杜莎进行比较。同时,希拉里的对手特朗普被形容为美杜莎的征服者,希腊神话中的半神珀尔修斯。在网上商店Zazzle中,人们可以买到印有这种图片的商品:希拉里眼睛瞪大,嘴巴微张,仿佛在无声地抗议,而特朗普则高举着希拉里被砍下的头。这幅画模仿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本韦努托·切利尼的雕塑作品。

如今,用美杜莎来进行政治指代反映了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厌女症。这种病症使得许多人对希拉里以及其他所谓的“恶心的女性(nasty women)”进行攻击。

网上商店Zazzle出售的T恤

当人们用怀疑甚至是非人的眼光来看待女性领导者时,美杜莎就成了一种无所不能的象征符号。几乎每个有影响力的女性人物都被画以蛇的长发:玛莎·斯图沃特、康多莉扎·赖斯、麦当娜、南希·佩洛西、奥普拉·温弗莉、安格拉·默克尔(如果你有几分钟时间的话,你可以在谷歌图片查找:输入一位著名女性的名字和美杜莎)。这些企业家、政治家、活动家以及艺术家们犯了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当苏珊·安东尼评论19世纪的报纸缺乏女性声音时所指出的:“女性……必须附和男性的感受。如果她们不这样做的话,她们的头就会被砍下来。”这些女性侵入了男性的领地之后,男性们的唯一反应就是和美杜莎图中所显示的那样:砍掉她们的头,让她们保持安静。

将女性与美杜莎相比较的隐暴力不仅仅和砍头有关,而且和强奸文化有关——这是当前选举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美杜莎的部分故事至少要追溯到荷马所写的《伊利亚特》,并要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才完全展现出来。那些只从流行文化中听说过美杜莎的人在细细品读这个故事之后可能会感到讶异。在奥维德的故事中,海神波塞冬看到美杜莎,对其产生倾慕之情,并认为自己是神,因此有权拥有美杜莎的身体(听着是不是很熟悉?)。他在雅典娜的神庙里强奸了美杜莎。雅典娜认为自己的神庙被玷污,非常生气,但却只惩罚了受害者,却没有惩罚施害者(听着是不是又很熟悉?)。雅典娜将美杜莎变成一只头发是蛇的怪物,于是美杜莎再也不能吸引男性了。后来,雅典娜将自己的盾牌给了珀尔修斯,帮他杀死美杜莎。珀尔修斯将盾牌当做镜子,避开了美杜莎的目光。他趁美杜莎睡觉的时候,砍下了她的头,并将其装在袋子里带回去。当他需要毁灭敌人的时候,他就将这件战利品拿出来使用。

自此之后,美杜莎在西方的想象中频繁出现,当男性感到自己受到女性威胁的时候,便将其称之为美杜莎。正如艺术历史学家Christine Corretti所说的,切利尼认为美杜莎象征着女性不断扩大的政治权利,和女性化的意大利的威胁。Corretti说,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将国家形容为“没有头、没有秩序、被打败的、被掠夺的、被撕毁的”、渴望拥有拯救者的女性。在这里,马基雅维利将国家暗指为美杜莎。也正因为马基雅维利,这些想法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普遍。法国大革命期间,美杜莎再次成为妖魔性的女性共和国的象征。1791年,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以美杜莎的形象出现在名为《Les deux ne font qu’un》的画中。一年之后,英国艺术家托马斯·罗兰森也创作了一幅图画,画中法国大革命叛乱者所拥护的自由也是美杜莎的形象。

特朗普曾经说Carly Fioiana:“看看这张脸!谁会投票给她?”

后来,随着美国开设女子大学,19世纪的画家Elihu Vedder将美杜莎想象为一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被惊呆得自我陶醉的女性。弗洛伊德曾用这个神话来解释自己的阉割忧虑概念。随着女性联合起来争取选举权,许多关于反对女性选举权的明信片将妇女参政论者与美杜莎联系起来。关于性别与权力的担忧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家菲力普·威利在《阴毒的产物》中引用了美杜莎的传说,其目的是督促读者们抵制两次世界大战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女性。自那以后,美杜莎身为强奸受害者的形象便被从文化意识中抹去。她仅仅成为了一个拥有阉割男性的的潜在力量的女性。

然而,随着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兴起,许多作家和艺术家重新回顾这个传统神话。埃莱娜·西苏(Hélène Cixous)、西尔维亚·普拉斯、Colleen McElroy以及其他人研究了缺失的母系氏族遗产历史,并将美杜莎奉为他们的女神。“怎样相信别人告诉我的故事?”1971年,诗人梅•萨藤研究美杜莎时,发现自己并没有无动于衷,而是“被思想所包围”后问道。后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对强奸文化的讨论不断演进,诸如Ann Stanford、Amy Clampitt等诗人将美杜莎引入到关于性侵受害者保持沉默的讨论上来。

类似地,诸如Marija Gimbutas等女性主义学者将美杜莎神话看作是希腊罗马文化对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砍杀。根据这个解读,波塞冬强奸美杜莎,珀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都代表着消灭女性权威,将男性特权合法化的努力。确实,古代神话中充满了神侵犯女性的故事。这种对女性的贬低从文化的规范和法律中反映出来,在这种文化中,女性被当做商品在男性之间进行交易,强奸在法律中也是允许的。

当美杜莎出现在当今的流行文化中时,她的深层含义基本上被忽视了。在2010年改编的电影《诸神之战》中,珀尔修斯在对战美杜莎之前集结了自己的人,并说道:“我知道我们都害怕,但是我的父亲告诉我:有一天,有个人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天,有个人必须要说得足够多!这或许就是那一天。相信你的感觉。不要看那个婊子的眼睛。”在这部电影中,珀尔修斯知道美杜莎被强奸了,但是情节却漠视了这一点,其他角色也对她恶意满满。

1984年,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密特朗曾如此评论撒切尔夫人,“她有着梦露的嘴唇,和卡里古拉(古罗马暴君)的眼睛。”

在这种背景下,我的学生对诸如切里尼的雕塑等艺术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他们认为珀尔修斯是攻击者,不是英雄,而是站在受害者的尸体旁,将她血淋淋的头高举的象征性强奸犯。美杜莎紧闭的眼睛和嘴唇诉说着女性被压迫的历史以及女性历史的沉没。下面这个故事反映了女性历史的令人心酸的沉没:国会女议员Carolyn Maloney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将第一波女性主义者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苏珊·安东尼、卢克丽霞·莫特的雕像从国会大厦的底部移到圆形大厅中;然而,她的同事们却认为这“太丑了”。

人们常常特别提到女性的外貌来贬低她们,正如希拉里-美杜莎的图画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拜特朗普所赐,此次选举中的一个特点是将女性的价值与她们的外貌捆绑在一起。此次选举中的厌女症是通过很多反对希拉里的图画表现出来的,包括被砍头的希拉里-美杜莎形象,T恤上写着,“生活就是一个婊子,所以不要投票(Life's a bitch,so don't vote for one)”。这件T恤响应了此次选举中最有名的口号“特朗普那个婊子”(甚至“婊子”这个词也是引用的《诸神之战》里面的)。这种政治商品的市场居然存在,这证明了甚至到了21世纪,人们仍然对强大的女性感到恐惧,也证明了推崇强奸文化的厌女症的持续存在。

与切里尼的雕塑不同,希拉里版的美杜莎眼睛和耳朵都张得很大,是怪诞的女性讽刺画,这可能会让希拉里的保守派对手非常满意。那些将希拉里讽刺为美杜莎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厌女症与这幅图画紧密相连。对他们来说,美杜莎仅仅是一个阉割男性的怪物,因而必须被打败。在他们的脑海中,希拉里也是怪物,但是两者有一些不同:希拉里是穿着裤装的女性,她野心勃勃,拒绝遵从传统的性别角色,要求人们引起对制度性性别歧视的注意。然而,正如希腊罗马文化所表明的,当神贬低女性的时候,人们也会贬低女性。周二,美国的选民们将会选出他们认为最能代表这个国家价值观的人来当总统。这个选择所蕴含的意义非常深刻。

(翻译:尉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