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主场同水晶宫队比赛的前一晚,莱斯特城队全体球员和工作人员在赛前最后一堂训练课时围成一圈,默哀几天前刚刚去世的统治了泰国70年的老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第二天在比赛前,他们的赛前合照也不同以往。在第一排的最中间,球队队长维斯·摩根手拿着一幅镶了金边的泰国国王照片,所有球员都是臂缠黑纱--这是英国足球历史上最奇怪的场景之一,或许也是最独特的画面之一。
六年前,一家位于曼谷的免税店的掌门人维猜·斯里瓦塔那布拉帕买下了莱斯特城俱乐部。在这六年期间,他们从低级别的英冠联赛一路杀进了欧冠联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位泰国老板的支持。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功故事,也使得没有任何一位莱斯特城球迷会去质疑球队会在公开场合缅怀一位去世的泰国老国王。不过在莱斯特城队之外的人看来,这样的举动或许多少有些奇怪,甚至看着有些不太舒服。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一支有着132年历史的英格兰俱乐部居然如此直言不讳地表达着对外人效忠的决心。
早在20年前,英格兰球队被外国老板掌控的事情就已经不算新鲜了,而这些球队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莱斯特城队的结果皆大欢喜,与他们一样有一个好结果的还有曼城队和阿联酋曼苏尔酋长的“姻缘”。曼苏尔酋长不仅帮助曼城队打造了一支豪华之师,还在东曼彻斯特为球队新建了一座球场。穆罕默德·阿尔法伊德是英超联赛的第一代外籍老板,在他掌管富勒姆队的16年期间,他将这支球队从一支第三级别联赛的弱旅带到了顶级联赛,甚至还站上了欧联杯决赛的赛场。而在波佐家族于2012年控制了沃特福德队之后,尽管他们更换主教练的速度比换衣服还快,但是他们终究还是成功帮助球队重返英超联赛。
而其他的一些球队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比如马西莫·切利诺掌控下的利兹联队,法华兹·艾哈沙维掌控下的诺丁汉森林队,以及罗兰·杜夏特莱掌控下的查尔顿队。这些老板们不仅没有得到球迷们的拥戴,有时候他们愚蠢的决定还会给球队带来灭顶之灾。在2013年接替阿尔法伊德掌管富勒姆的舍希德·汗就证明了他完全不像球队前一位老板那样善于倾听,决策英明。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清楚球迷永远不会跟成功过不去。在2010年时,曼联球迷曾经抗议球队老板格雷泽家族的财务管理状况。他们围着代表着曼联队前身牛顿希斯队的黄绿相间的围巾,并以此为抗议的标志。不过很快,这场抗议就烟消云散了。但是从宏观而更加深刻的角度来说,如果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控制了球队的所有权,无论球队所有者是将球队作为投资的一种工具,还是花钱买荣誉的一种途径,都会使得本地球迷的情绪脱离于这项运动之外。用现如今在政治辩论中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这种做法“掏空了”球迷们对这项运动本身的感觉。
那么西米德兰地区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这里的英国俱乐部很多被来自于中国的商人所掌控。西布罗姆维奇队的老板是赖国传,伯明翰队的老板是孙粗洪,阿斯顿维拉队的所有者是夏建统,而狼队则被郭广昌控制。如果这些俱乐部的老板可以为球队带来实打实的成功,那么他们就会得到球队死忠球迷们的拥戴。但是值得怀疑的一点是,他们斥巨资买下一支英国俱乐部的目的究竟有多纯粹?如果不走运的话,这种做法无疑是给联赛注入了一针慢性毒药。
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最近的数据显示,天空体育和英国广播公司直播英超联赛的次数变少了。当然毫无疑问,造成这一现象的有多种原因,包括如果在周五晚上也转播比赛的话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审美疲劳等等。而且现在由于媒体的作用,英超联赛很大程度上是由以穆里尼奥,瓜迪奥拉,克洛普,温格,孔蒂,波切蒂诺为代表的精英教练所执教的顶级球队主导的,这也让英超联赛变得有些无聊。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超联赛的运行还是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电视转播收入使得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分一杯羹。因为球迷们依然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主队,所有每场比赛的球场依然是座无虚席。而对于坐在电视机前面观看比赛的观众们而言,他们对于那些无休无止的疯狂宣传似乎也已经越来越有了免疫力。毕竟当每一个星期天都被称作“超级星期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所谓的“超级星期天”了。
当西汉姆联队的老板决定离开厄普顿公园球场,嵌入一个全新的但是完全不适合他们的球场时,西汉姆联队的球迷很容易感受到一种球队文化缺失的感觉。而不幸的是,有这样一种感觉的还不止他们。当一直兢兢业业,甚至还在几年前通过投资将球队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斯旺西队的本地所有者决定出售自己的股份时,斯旺西队的拥趸们也会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而同样不幸的是,他们也不是唯一一个。
或许我们不应该苛责休·詹金斯和他的同僚们不顾球迷们的信任,将自己曾经一手拯救下来的斯旺西队出售给美国财团获利百万的行为。但是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鲜活的例子:一支足球俱乐部被当做获利的工具,而当球队的核心认同感沦为可以交易的资产,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一步一步摧毁球队赖以生存的根基。
(翻译:王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