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影节也要论资排辈,那么诞生超过60年的戛纳(1946),威尼斯(1932),洛迦诺(1946)柏林(1951)一定是两鬓斑白、德高望重的老人,近些年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多伦多(1976)、圣丹斯(1984)、特柳赖德(1973)则是正当年的中年人。而我们在讨论这些电影节的时候,经常会忽略掉一个。它论辈分,与柏林电影节同一档,今年还正值60大寿;论举办城市,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超级大都市。它,就是伦敦电影节。
伦敦电影节由BFI(British Film Institute 英国电影学院)举办,全称为BFI London Film Festival。每年10月上旬在伦敦举办,为期两周。与其他竞赛单元为主的电影节不同,伦敦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影片基本都并非全球首映,一般都是在其他电影节放映过的电影。但也受惠于此,每年10月,这一年所有重要的电影节都已闭幕,所以伦敦电影节几乎可以将这一年所有热门的电影节电影全部收入囊中。拿今年举例,伦敦电影节的展映名单包括戛纳系(《帕特森》、《她》、《无名女孩》、《毕业会考》、《只是世界尽头》等)、威尼斯系(《爱乐之城》、《夜行动物》、《离开的女人》)、多伦多系(《海边的曼彻斯特》、《自由之火》、《雄狮》)、特柳赖德系(《月光男孩》)。
可以说,伦敦电影节的影响力虽不及三大以及多伦多、圣丹斯,但对于伦敦的市民影迷来讲,能在2周之内,看遍这一年的全部热门影片,也算是一大幸事。
作为展映为主的电影节,伦敦电影节将放映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超过150部新片。但与此同时,伦敦电影节也不枉扶持新人导演,官方处女作单元的影响力甚至要高过主竞赛单元。去年处女作单元的得奖影片《女巫》便在今年大放异彩,在英国本地获得了不俗的票房。而今年的官方处女作单元,正在大陆上映的影片《黑处有什么》也作为中国影片的独苗入选。
而今年我也有幸作为媒体全程参加了伦敦电影节,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讲伦敦电影节的整体体验以及与其他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的差别。
在我之前以媒体身份参加的电影节(戛纳、威尼斯)中,戛纳的媒体权利是最高的。可以说只要你胸前挂着媒体证,在戛纳电影宫就是可以横着走的存在。每部电影都有至少两场的媒体场不说,公众场(因为戛纳电影节并不向公众开放,这里指的是向持有市场证和电影工作者证的场次)也可以优先进入。领取证件时有非常精致的官方提包,厚实的场刊(Programmer)包含每一部电影的详细介绍,地图,笔记本等等。
除此之外,媒体中心里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单独的密码箱,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往里面放大量的媒体材料(Press Kit),其中不乏非常精致的电影介绍手册,财大气粗如《胡丽叶塔》、《监狱学警》甚至给每一位记者都发了一个电影主题U盘。哦对了,还有免费咖啡。
而威尼斯的待遇就要明显差上很多了。因为向公众开放,所以媒体场之外的公众场并不能保证入场,需要提前一天到Box Office申请纸质票。官方提包的材质像游泳裤衩,场刊没有,需要到官方商店自行购买,22.5欧元不讲价(这还是用了媒体打折券),地图没有,笔记本没有。媒体材料的发放更是抠门,没有一人一个的密码箱,全部的媒体材料都堆放在媒体中心角落里的几张桌子上,先到先得,而且基本都是几张A4打印纸,简陋无比。至于咖啡?你想什么呢,自己买去。
本以为威尼斯对记者已经够差了,没想到伦敦电影节再创新低。领媒体证那天本以为会和其他电影节一样会有一个“大礼包”,没想到伦敦电影节那么实诚,说是领证就是领证,什么官方提包、场刊、地图一概没有。每一部电影只有一场媒体场排映,且一天就要排上15场以上,所以经常因为时间冲突看不到。公众场只有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场次(晚6点之前)可以随便进入,也是在有空座的前提下。其他场次都要提前一周左右在网上申请,摇号,成功了才能领票观看。媒体材料?没有。咖啡?别做梦了…
当然了,以上体验全部都是作为媒体的一家之言。如果你是以影迷的身份参加伦敦电影节,那伦敦电影节就是你的狂欢(除了过高的票价)。
作为全欧洲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之一,伦敦对于每一个电影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城市。所以之前说到的豪华的展映影片阵容,每一个都是在英国地区的首映,主创的出席也便是理所应当。在伦敦电影节期间,每天傍晚你只需要在Leicester Square一坐,就能看到艾玛·斯通,瑞安·高斯林,汤姆·福特,艾米·亚当斯、杰克·吉伦哈尔、布丽·拉尔森、哈维尔·多兰等等电影届的大咖从你身前走过。如果来得早占位置,而且足够幸运的话,签名合影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说不定还会被某些大媒体拍到,登上转天娱乐版的版面呢。
去年伦敦电影节,我看完《年轻气盛》,正在电影院门口用微信和朋友说这部电影有多好,一转身就看到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站在我身后淡定抽烟,时不时有一两个影迷上前攀谈,也并无过分之举(对比去年锡兰中国电影资料馆之行)。于是我也凑上前,表达了一番赞美之情,签名合影。
除去这些大明星,那些没有大咖参与的电影也同样会请来影片主创(一般为导演和主演),在电影放映之后会有一个20分钟左右的Q&A,和影迷交流。遇上那种没什么人知道,但却质量很高的电影,和导演交流创作真的是非常值回票价。
(影片《生吃》,左二导演,右二女主演)
另外在售票环节上,组委会也是充分为影迷着想,虽然提前网上购票需要购买BFI的会员(40镑),但每一场电影都会有Rush Line。也就是说,即使是已经满场的热门电影,也会在电影正式开场前30分钟将全部被退回的票再次售出,且票价仅为5镑。根据我的经验,即便是像《爱乐之城》这样的超级热门电影,如果你真的想看,提前40分钟-1小时到影院的售票处排队,就一定可以买到票。这点非常值得国内的电影节借鉴。
总体来讲,伦敦电影节虽原创性不及其他更加著名的电影节,但在为影迷谋福利这一点上(展映影片阵容,主创出席频次)也是下足了功夫。
接下来我给大家推荐三部电影,它们不是三大电影节的热门影片,却是我这一年看得几百部新片中最让我惊喜的三部影片。
《生吃》
正如标题所指,《生吃》是一部生猛至极的青少年恐怖片,也是这位年轻的女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讲述的是一个出生于兽医之家的素食主义美少女,在进入大学之后逐渐发现自己内心潜藏的恶魔,啃噬人肉的故事。它将陈词滥调的性觉醒、校园凌霸等元素,用一种极端血腥,同时又极端勇敢的方式表现出来。《生吃》不同于我们之前看到的任何作品,它果敢又创新的运镜,丝毫看不出一点生涩;时而清新时而血腥的影像风格的碰撞,竟然会产生一些莫名的笑点,这都是导演天赋以及演员精彩表演的功劳。这是一部属于年轻人的影片,它的某些刺激性画面可能会让会让老人尖叫、离场,但却可以让年轻人如同嗑药一般兴奋。《生吃》的出现,无疑是为如今已经陷入流水线生产怪圈的恐怖片注入了一阵强心剂。
值得一提的是,《生吃》在戛纳首映,获得了一片赞誉,在本届伦敦电影节上也夺得了最佳处女作奖。影片将于明年3月上映,相信我,这将是你在2017年看到的最惊喜的作品。
《游乐场》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电影院几乎已经看不到新的题材了,不仅仅是类型片领域,就连相对独立的艺术片也都沉溺与相似的题材与情绪表达。但是在今年的伦敦电影节上,一部叫做《游乐场》的波兰影片似乎打破了这一定律,它几乎没人关注,首映场仅仅300多人的影厅都没有坐满。但当影片最后一幕结束切入黑屏之后,整个影厅陷入一片死寂,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退场,所有人都等着字幕结束之后导演Q&A环节。因为,关于这部电影,实在有太多震撼,和疑问。
影片的故事改编自英国著名的詹姆斯·巴尔杰案件:1993年两位10岁左右的男童引诱2岁的小男孩詹姆斯·巴尔杰来到一处废弃的铁轨旁,对她进行了废人的殴打与折磨,最终致其死亡。案件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更别说是犯下此恶行的是两名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游乐场》用十分客观、冷静的视角,大胆、残忍的探讨了少年犯罪这一一般人不敢触及的题材。其过人的但是,超高的影片完成度都让人惊叹,像极了“冰川三部曲”时期的迈克尔哈内克。
《凯特扮演克里斯汀》
这是一部Docufiction,是Documentary(纪录片)和Fiction(剧情片)的结合体,一般来讲是通过纪录片的手法,加上一些剧情片的剧本设置来完成导演的一些艺术表达。和我们熟悉的伪纪录片(Mockumentary)不同的是,Docufiction在本质上还是一部纪录片,导演只会在影片的大方向上做出一个比较建议性的引导,其影片内容依然是记录性质的。《凯特扮演克里斯汀》就是Docufiction的绝佳例子。
克里斯汀·查巴克是一名女脱口秀主持人,她在1974年的一次脱口秀电视直播中吞枪自杀,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西德尼·吕美特的经典之作《电视台风云》的灵感便是出自这起事件。《凯特扮演克里斯汀》讲述的就是演员凯特·林恩·希尔(曾出演《纸牌屋》)要在一部传记片中扮演克里斯汀·查巴克(这是导演杜撰出来的空壳传记片,实际上并没有这个项目),影片记录了凯特通过大量调查,在外形、心境上模仿克里斯汀,体验角色的过程。影片最后以凯特拍摄影片最后一场自杀戏终结,而在这次的拍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多做剧透,我只想说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是我有限的观影经历中最震撼的一次,并且可能没有之一。杰作,是我给这部电影能贴上的唯一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