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车发布了介于沃尔沃和吉利品牌的全新品牌——LYNK & CO,并揭幕了首款SUV车型,并直言将和大众等合资品牌在欧美市场展开竞争。那么,吉利搭载的中高端品牌LYNK & CO在欧美市场会受到鬼子们的欢迎和购买吗?
吉利快速发展量价齐升
回顾吉利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一个标杆,不管是车型推新,还是销量增长,以及技术方面的发展,吉利汽车虽然在绝对销量数据上不如长安汽车,但是吉利汽车在自主品牌(不含合资)的利润完全超越了长安自主。
据统计,吉利汽车在今年前9月累计销售了46万辆整车,同比增加27.20%。虽然如此销量数据与长安汽车在今年前9月累计85.78万辆额销量有距离,但是增幅超过了长安汽车的5.98%,并且总利润可能高过长安汽车,背后是吉利汽车单车利润更高的体现。
作为吉利旗下的畅销车型,吉利博越、帝豪GS、新帝豪和远景现在的销量都不错。即使吉利博瑞,这款作为中国品牌目前最畅销的B级车,今年前9月销量达到了3.62万辆,月均销量也超4000辆。那么,博瑞的成功,是不是就意味着吉利汽车往高走没有任何阻力了?
激烈欧美市场能给吉利多少机会?
定位在沃尔沃和吉利之间的LYNK & CO把目标市场锁定了欧美市场,而欧美成熟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的要求更高,甚至门槛也更高,现代在美国的油耗门、丰田在美国的刹车门、大众在美国的排放门等诸多事件中,如此巨大的汽车巨头都搞不定,谁能保证LYNK & CO能够经得起欧美市场消费者和法规的折腾?
从这几年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来看,中国出口的整车目标市场主要还是伊朗、埃及、智利、俄罗斯、哥伦比亚、沙特等南美和中东等国家,而吉利的LYNK & CO想出口欧美市场与大众、福特和通用等本土品牌竞争,能行吗?
有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1%。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国汽车出口的传统地区主要位于俄罗斯、南美,以及中东地区。
还有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出口的轿车仅有13.6万辆,并且出口的车型价格都相对偏低,整车单价只有0.87万美元;上半年出口的MPV和SUV车型总量有7.5万辆,出口的单价只有0.62万美元。
那么,作为吉利的中高端品牌,定价肯定比吉利现有车型价格高,如果价格高了进军欧美市场能否打开局面?难!毕竟,即使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在欧美市场销量也一般,定位比沃尔沃更低的陌生品牌LYNK & CO在欧美市场又能否如愿?
沃尔沃欧美增长不意味着LYNK & CO就行
据统计,沃尔沃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球销售379,329辆,同比增长9.6%。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沃尔沃累计在美国销量达到58,532辆,同比大涨26.2%。今年前三季度在瑞典累计销量为49,381辆,同比增长5.6%。在西欧市场今年前三个季度累计销量为147,146辆,同比增长6.7%。其他区域市场前三个季度累计60,883辆,同比增长4.1%。
沃尔沃在欧美市场取得了增长的销量,那即将在明年上市的首款车型,且将在2020年之前将LYNK & CO品牌送入欧美市场,又是否能有沃尔沃那么好的机遇呢?肯定没有沃尔沃那么好的机遇,毕竟沃尔沃是多年的品牌积淀,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LYNK & CO不仅在国内需要一个认知过程,在欧美的认知过长可能更长。
站在沃尔沃上的LYNK&CO车型众多
从目前沃尔沃S60国产后出口到美国市场来看,沃尔沃60系作为沃尔沃主力销量车型,其中S60在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4,253辆,同比激增38.3%;XC60在前三季度同比下滑3.3%至111,937辆;XC90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66,347辆,同比飙升2.6倍。
从LYNK&CO在基于吉利与沃尔沃共享CMA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CMA平台可根据不同车型定位调整轴距以及车长,可覆盖从小型、紧凑型、中型车和SUV车型布局来看,LYNK&CO未来旗下车型众多。
LYNK&CO进军欧美凶多吉少
虽然欧美市场规模虽然很大,但同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欧美市场是全球高端、成熟、竞争充分而且激烈的市场,法规严格,汽车产业发达,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完整的汽车文化。如果LYNK&CO盲目进军欧美市场,如果遭遇品质等问题,必将对其声誉带来损害。
我们以欧洲市场为例,能够称霸欧洲市场的汽车品牌还是品牌悠久、实力强劲的欧洲本土品牌,甚至日系品牌在欧洲的影响力已经十分微弱,并且已经明显被韩国的现代抢了风头。中国品牌曾在欧洲市场遭遇冷淡,欧洲消费者并不太喜欢中国车,并且欧洲还有ADCA(全德汽车俱乐部)这样的关卡,吉利的LYNK&CO进军欧美也可能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