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励志传奇、学霸、音乐达人,更是弹劾严嵩的明代第一谏臣

界面新闻   2016-10-23 23:37
作者:朱清建 ·

他的人生,应了孟子的那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幼年丧母,继母就是传说中的后妈,又狠又区别对待,放牛是他的主要职责,然而,他却不务正业,喜欢上了读书,于是,在百般争取下,终于获得了做好本职工作(放牛)的前提下,旁听的资格。他学习刻苦,最终进入了国子监,成为当时的天子骄子,受到了当时的国子监校长徐阶的欣赏。

人生至此也算是前景无限量了。可是,杨继盛不是凡人,他除了是一个学霸外,他还是音乐达人。话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南京吏部主事,跟从南京吏部尚书也就是人事部长韩邦奇学习,深思乐律的学问,天赋过人的他亲手制十二律,吹奏时声音均极和美。令韩邦奇大喜,并将自己所学的全部传授给他,于是乎,当初的放牛郎杨继盛就成了音乐达人,更加有名。

他的人生注定要继续向前发展,因为,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热心,这颗心,热得滚烫,火的要命。作为明代第一谏臣,真不是白给的,它是用自己的胆气、为民担当、不畏牺牲换来的。

第一谏臣初试牛刀。三十五岁的杨继盛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也就是进入了军事管理的领域。当时,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人民不堪其扰,而且,每次都会让人民的财产、生命蒙受损失,但是,奸臣严嵩的同党、大将军仇鸾非但不敢出兵迎击,反而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结果,触到了逆鳞。结果,被下到了赫赫有名的诏狱。敢于向错误决策直言,敢于向严嵩的同党出击,无愧于第一谏臣的美誉。

作为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他是能够处处体现才能担当,也是会受到百姓的认可的。被贬为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后,在治理狄道的时候,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治理才华,因为狄道地区番人与汉人杂居,文化落后、人们多未开化。于是乎,杨继盛在狄道期间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疏浚河道、开发煤矿,发展生产;就连他的妻子,也被他征来给百姓传授纺织技术……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人们尊称他为“杨父”。而他离开的时候,“送于百里之外者千余人”。这就是民心。

接下来,回到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之作,那就是弹劾奸臣严嵩。明知可能有去无回,但是,他已经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人们对严嵩的愤怒,用一人的牺牲,换来世人看清严嵩的残暴、丑恶。弹劾前,自己斋戒三日后,因为,他已经把弹劾当成了人生的礼遇。

杨继盛在元旦那天向嘉靖皇帝呈上了《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果然,受严嵩陷害,再下诏狱,廷杖前,有人向他送上蛇胆,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而后,笑赴廷杖。

(他的宗庙里,严嵩、严世藩、仇鸾跪于杨继盛前)

因为诏狱的潮湿,更是因为廷杖等的足金足量,所以,他的腿都腐烂了,腿都快断了,血肉模糊,而且,还感染了,话说半夜中,他被疼痛惊醒,于是,用一块破碗片,来割去、挖去腿上的腐肉,没有麻药,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刮得白骨都露出来了,筋上的膜也露出来了,给他端着灯的狱卒都给吓坏了,但他却却意气自如。但是,最终,却也被严嵩所害。

(古有关羽刮骨疗伤,杨继盛比之更甚)

你的奋斗足够励志,你的才华让人感叹,你的刚烈让人佩服,你的胆气让人震惊,这就是你——明代第一谏臣杨继盛,你的光辉穿越千古而光芒万丈,你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