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ake是种西式的烤薄饼,也称为松饼。最常见的吃法是在原味的松饼上淋一层加热了的加拿大枫糖浆,松饼的奶香与蛋香在枫糖浆的作用下越发清晰,层层递进。
松饼与培根、煎蛋、香肠、土豆,蘑菇的组合是地道的美式Brunch(早午餐)吃法,如今松饼和Brunch已经成为沪上潮流,Mr.Pancake,这个以松饼为主打、Brunch为特色的西餐厅也已经是6年10店的业界标杆。
菜品中的智慧,细节中的学问
特质:轻松、健康、随意,介于简餐与正餐之间的西餐
中国人对西餐有着“高冷、高价、拘谨”的印象,且不那么健康的感受。Mr.Pancake做的则是一种轻松、健康、随意,介于简餐与正餐之间、能为中国人接受的西餐。在菜单设置上也围绕这一主旨,Brunch为特色,松饼为主打,意面、色拉、炸鸡等西式简餐为搭配,在微小的市场空缺处填上了最具普适性的市场潮流。
口感:既考虑老外,也照顾中国人
Mr.Pancake的第一个松饼配方是100%的美式,从最早的第一版配方到现在执行的配方已经改了十多次。
正宗的美式松饼口感甜蜜中带点苦涩,但普遍不被中国人喜欢,Mr.Pancake的客人中老外、中国人各占一半,要兼顾两个人群的口味习惯就得不断地调试。每一次改动配方都会先给老客人做测试,听取中外客人的意见,从最初100%的美式版本,到后来偏甜偏香的中式版本,再到如今重新回归偏美式的口感,这期间对中国客人经过了普及和教育,老外客人也经过了本土化的适应。
所有空降异域的食物都有一段调整的经历,于Mr.Pancake,简单来说就是一直用舌头在试,直至调整到老外和中国人都喜欢的味道。
6年10店,高速扩张的制胜秘诀
从初创时的1家店,到如今的6年10店,Mr.Pancake在一片“生意难做”的声浪中保持高速增长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选址有讲究
当几年前中国人对松饼还不了解时,Mr.Pancake第一家店的选址遵循“百分之八十的顾客都来自我们方圆三百米以内的一个销售推动”这一法则,刻意挑了个老外密集的地方。第一家店在老外中的成功为品牌积累了最初的高人气和好口碑,也为今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如今Mr.Pancake的客群为年龄层次在18-40岁的时尚人群,老外和中国人各占一半,考虑到客群特点,选址都在市中心热闹繁华、交通便利、同时又有情调的商圈内,确保商圈的销售推动能够吸引这些主要人群。
用最好的原料,做最走心的产品
Mr.Pancake在食客中风评甚佳。除了松饼这一主打产品被魔都美食媒体评为松饼界最佳外,色拉、意面、炸鸡等等食物的口碑也都在最推荐之列。
坚持选用最好的原料,做到安全美味有营养,不愿意凑“火一阵就结束”的强营销热闹,用品质和诚意把客人留住。
超高性价比
店铺开在市中心高尚地段,食物售价却是分外贴心:一杯咖啡19元,色拉30元左右,蛋卷40元左右,业界良心。
谨慎做团购,不参与会造成品质下降的低价竞争,只在同等价格内把品质做到最好,以美味的口感、实在的价格实力圈粉。
出品从少到多,循序渐进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Mr.Pancake的菜单大类一直保持原样,但每个大类下的单品则是从简单到愈加丰富。创业之初考虑到食材物料的成本、培训等各方面的压力,单品结构简单,容易标准化和复制,在管理和品控等方面都会相对比较容易。
但单品少会造成顾客的审美疲劳,成为商家的壁垒,因此当走过初创期迎来扩张期后,就推出越来越多的新品,在Brunch基础上丰富各个餐段,有更多新鲜的变化,产生化学反应,让客人有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高颜值的美学经济
Mr.Pancake店铺设计装修走美式风格、居家路线,亲切、随意又舒适,颜值可圈可点,比格很高。在美味的口感、亲民的食物售价基础上,优质的店铺环境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
美好的环境是客人体验度很重要的一部分,颜值时代店铺的设计也是重头戏,能让大家拍照晒图的才是硬道理。
掌握核心就不怕被山寨
Mr.Pancake红了以后出现了很多山寨版本,还有人挖走了厨师。核心是品控是研发,掌握核心就不怕别人抄袭。
品牌要升级
Mr.Pancake旗下有两个品牌,Mr.Pancake House和Mr.Pancake Plus,后者就是升级的2.0版本,Plus是整体的升级,不仅是对品牌、也是对客群level的升级。餐饮不仅仅考虑口味,环境、菜品的造型摆盘要吸引顾客拍照多晒,单价再低的东西也要做出精致和美感。
加盟需谨慎
目前,Mr.Pancake的10家门店全部直营,盲目的大规模扩张会造成管理失控,对品牌是伤害。在没有总结出一套“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来做品控和管理前,不考虑加盟。单纯扩张,只是大,不见得就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