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下一波改变游戏规则的“黑科技”

界面新闻   2016-10-20 17:11
作者:埃森哲中国 ·

当一家名叫Netflix的初创公司从最初通过邮件订购,到后来提供在线流媒体播放,一步步颠覆视频租赁供应链时,电影出租连锁店Blockbuster毫不在意。当它清醒过来,却为时已晚,Blockbuster最终在2014年彻底倒闭。

技术颠覆通常一开始并不引人注目,但它们终究会获得足够力量去摧毁阻挡它们前进的现有技术。在零售行业,这样的趋势更为明显。曾经被大众认为是前沿科技的“网上购物”、“实体店退货”,如今却已成为任何一家不想被潮流淘汰的零售企业的“标配”。

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数字化态势,零售商仅仅关注当今技术创新如何颠覆其行业还远远不够。它们需要展望未来,了解下一波改变游戏规则的“黑科技”,并开始作出规划。

今天,小A就为您带来了“可能改变零售价值链”的五大技术。

一、物联网

洗衣机在洗涤剂量低时直接与洗涤剂制造商进行通信。洗涤剂制造商将获得比以往多得多的消费数据,将零售商更远地排斥在价值链之外。

从集装箱到购物车在内的智能设备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联网设备的集合就是物联网。它可通过将现有供应链、库存、物流和车队管理系统进行联网和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

例如,许多智能商店安装了联网设备和传感器,因此零售商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店内购买行为,从而帮助他们优化市场营销、销售规划和经营管理。

案例分享

Hugo Boss已经开始使用热传感器追踪其服装店的顾客流量,此举可以帮助店长把高端产品摆放在客流密集的区域。

高端巧克力品牌歌帝梵(Godiva)在其店内安装智能仪表来记录顾客人数,以此帮助公司优化员工配置,并衡量顾客对其橱窗展示的兴趣。

亿滋国际(Mondelez International)正与食品零售商联手打造“智能货架”,当客户在收银台排队等待时,可用图像传感器捕获顾客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促销。

二、可穿戴设备

如果衣物可以自动显示它的状态,例如清洁程度、穿戴者的具体皮肤状况,或者洗衣篮里衣物的多少,洗衣机就可以自动做好洗衣准备,并以最高效的方式使用洗涤剂。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一直受到消费者的热捧,预计到2016年底,拥有消费者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手表、鞋类、服饰)的人数将同比翻番。

运用可穿戴设备,员工可以更有效地工作,从而提高运营效率。而在零售业,可穿戴设备(例如谷歌眼镜)也可以使店内员工在与客户交流时实时查询产品信息。(以后,当你踏入一家饭店时,用来点菜的就不只有iPad了哟。)

与物联网类似,可穿戴设备为快速消费品公司展现了另一个机遇,使之得以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减少其对于零售商的依赖。

三、认知计算与机器学习

当洗衣机“学习”并适应了消费模式、用户需求,和最佳能量周期之后,它将使用刚刚好的洗涤剂来完成洗衣任务。说的更远一点,当无人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普遍,洗涤剂制造商将有新的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将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赋予所有这些联网设备强大功能的软件正在并行发展。随着大数据浪潮来袭,以及处理能力、数据科学和认识技术的进步,智能软件将可以分析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更准确地预测需求,帮助零售商做出更好的销售决策,建立更有效、管理更严格的供应网络。

零售商需要认识到智能软件将改变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性质,并开启新的机遇窗口。智能软件在零售商驾驭大数据,尤其是视频、图像、符号和自然语言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案例分享

AR应用程序可将一体化的文本、图形、音频和其他虚拟增强信息,实时叠加到显示真实世界物体的屏幕和可穿戴设备上。一些零售商已经开始尝试虚拟试衣间和互动式“橱窗购物”。

例如,时装零售商优衣库率先采用了夏普开发的“魔镜”技术,让客户站在镜子前即可虚拟改变试穿衣物的颜色。

德国的阿迪达斯顾客也可通过店内的“虚拟购物橱窗”,把产品拖到视窗中的购物袋内,并下载到智能手机上,通过阿迪达斯电子商务系统完成购物。

四、数字制造

数字制造技术能生产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比如洗衣机,就可以成为一个数字化制造者,根据主人的洗衣模式混合不同的洗涤剂成分,提供最有效快捷的清洗循环。

如果购物者能够选择尺寸、款式和颜色,设计和打印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例如眼镜),就可以实现大规模定制且无需增加仓库、存储和运输成本,这将会颠覆整个零售供应链。

一些品牌零售商已经在试验基于3D打印的订单履行模式,尽可能将生产环节延缓到供应链中最近的点,以便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一家名为Normal的消费电子产品初创公司就已着手设计并销售定制的3D打印耳机。史泰博(Staples)公司也在其复印中心增加了3D打印服务。

五、数字支付

数字支付功能可以进一步促进洗涤剂制造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可能性,并利用所获得的支付数据,深入挖掘消费者行为洞察。

过去十年,谷歌和PayPal等公司不遗余力地推动其数字支付和电子钱包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得到消费者认可。而采用NFC(近场通信)技术的“无触摸式”移动支付——Apple Pay的出现,也让业内人士惊叹,苹果将在数字支付重演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推动大规模采用。

在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也呈现超高速增长状态,2014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上涨391.3%。

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将减少结账时间,提高其他方面的效率,因而有可能改善零售业运营。数字支付还能够推动销售增长。例如,移动支付系统与iBeacon技术相结合,可以创造从产品推销到购物结账的无缝体验。一条龙购物体验可以带来更高的转化率和更高的重复购买率。

案例分享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大型商超、便利店等线下商业扩张早已硝烟弥漫。先是微信支付与家乐福中国达成全面合作,旗下237家门店陆续接入微信支付,还将被更多运用到家乐福的网上商城。

支付宝也不甘落后,先后与商超巨头家乐福、华润万家达成合作。在支付宝的后续设想中,将与更多的商户进行支付对接,并进行电子化的会员数据管理。例如将芝麻信用纳入其中,探索赊账消费等信用管理模式;利用消费数据为商户进行精准营销等。

加强投资,驾驭颠覆

通常情况下,颠覆并不是由单一技术引起的,而是几种新技术和现有技术以创新方式结合起来产生颠覆力。它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价值链——颠覆现有价值体系、创造全新价值链。

在技术颠覆产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预测该技术将产生的影响。但零售商可以在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加强投资,变被动为主动:

战略——领导团队必须能够对新兴技术做出快速响应。这就要求IT和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紧密结合,确保技术投资与业务需求保持同步。只有充分理解当前的价值链、业务战略和技术战略,领导团队才能够更容易识别发现技术革新的战略机遇。

伙伴——通过收购或与非传统企业合作,零售商可以颠覆其传统的价值链。此外,直接与消费者合作对抓住颠覆性机遇和洞悉消费者极具价值。
 
文化——将注重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元素,将为创新文化打下基础。企业提供协作工具、新的技术和研究,并激励员工采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都将进一步促进远超现有业务实践的新方法产生。

能尽早意识到颠覆性,并对机遇做出快速反应的企业将建立可持续增长模式。而那些没有做到的企业则会成为商学院拿来讨论其失败原因的案例。

(本文改编自埃森哲报告《下一波颠覆浪潮:改变零售游戏规则的五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