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开办于巴黎塞纳河畔的英语书店——莎士比亚书店,至今已经售卖书籍、接待作家65年了。克里斯塔·哈维森(Krista Halverson)最近探访了这所反文化机构,它同时也是西尔维亚·比奇(Sylvia Beach)的一份遗产。
65年前的1951年,乔治·惠特曼将这家书店开在了巴黎布彻希街37号(37 rue de la Bûcherie),与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隔街相对。“我开书店的样子,就跟一个人写小说类似,”乔治说,“房间布置就像分配章节,我很喜欢人们像翻开一本书那样打开每一扇门,这可以将他们的想象引入奇幻世界。”大卫·格鲁乌(David Grove)摄
在他的日记中,阿奈伊思·宁称这间书店“像尤特里罗(Utrillo,法国著名画家)笔下的房子:看起来不太稳定,小小的窗户,发皱的百叶窗。还有面黄肌瘦的乔治·惠特曼,他胡子拉碴地站在书中间,活像一个圣人。在等待外借的书本楼上,住着主人身无分文的朋友们,他们倒是不会被列为出售品……一座狭小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圆形楼梯通向卧房或是大通铺房,招待亨利·米勒和其他来访者的时候,乔治就打算让他们睡在那里。”罗伯特·詹太特(Robert Jeantet)摄
乔治的书店仿造的是1919年西尔维娅·比奇创立的莎士比亚书店。比奇也是美国人,当时她的书店是许多作家们的住所,曾先后有厄内斯特·海明威、F·斯科特·菲兹杰拉德和格特鲁德·斯泰因来访。比奇同时也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的首个出版者。书店在1941年12月德军占领巴黎的时候被迫关停,当时比奇曾拒绝向纳粹官员出售乔伊斯《芬尼根守灵夜》的最后一份书稿拷贝。
正像比奇的书店那样,乔治的书店很快也成为了各个时代杰出作家们会面的场所:包括詹姆斯·鲍德温、胡里奥·科塔萨尔、劳伦斯·德雷尔(Lawrence Durrell)、特里·索泽恩(Terry Southern),以及威廉·史泰隆(William Styron)。在这张照片中,与最中央的乔治合影的是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他的妻子艾伦(Ellen),以及早期《巴黎评论》的编辑马克斯·斯蒂尔(Max Steele)和彼得·马修森(Peter Matthiessen)。雅克·柔谦(Jacques Rouchon)摄
书店也成为了1957年来到法国的“垮掉”派作家的缓冲垫:比如威廉·巴勒斯、格雷戈里·柯索(Gregory Corso)、彼得·奥洛夫斯基(Peter Orlovsky)以及艾伦·金斯堡(上图)。巴勒斯在为《赤裸午餐》(Naked Lunch)寻找灵感时曾咨询乔治书店的医疗设施;金斯堡更是做出了惊人的阅读举动:1958年时,他曾在这里全身赤裸,吟诵他的诗作《嚎叫》(Howl)。图片来源:网络
书店有一句座右铭:“不要对陌生人冷漠,他们也许是伪装的天使。”这句话写在通往一楼阅览室的入口上方,参观者们可以在这里阅读乔治的私人藏书。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乔治用搭顺风车、步行、乘火车等方式游历了美国、墨西哥以及中美洲。无论他去到哪里,总能遇到善良和慷慨的人。“我相信我们某种程度上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说,“我的书店的哲学就是,报答我在过去曾受过的那些恩惠。”伯尼·埃利奥特(Bonnie Elliott)摄
入夜之后,阅览室里的长椅就会变成床铺,居住于此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可以免费住宿,但他们得在店里帮忙干几个小时的活,写一页纸篇幅的小自传,并保证一天读完一本书。乔治把这些客人称作“风滚草”(Tumbleweeds),他们就像这种干燥、无根、漂泊于美洲平原上的植物一样,“随着风向的变化而来去”。自书店营业以来,它已招待了超过三万名这样的客人。图片来源:莎士比亚书店档案
1966年至1968年夏,书店曾被警方关闭。有推测认为,这是由于乔治的反冷战立场以及店里的长发客人所致,这些客人中有些是为逃避越战而来的美国青年。被当局禁止卖书之后,乔治继续经营书店,并把它当做“巴黎的免费大学: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私人图书馆。”他收留了众多客人,容许举行反战讨论会、妇女集会、黑人会议、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也举办诗会,包括图中这场有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和特德·琼斯(Ted Joans)出席的集会。图片来源:莎士比亚书店档案
如今,经营书店的是乔治的女儿西尔维娅·惠特曼(Sylvia Whitman)以及她的朋友、商业伙伴大卫·德兰内特(David Delannet)。最近书店旁边开起了一家咖啡厅,这是乔治自1960年代之后就一直想做的事。书店继续保持着每周举行文学活动的惯例。最近受邀的作家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马龙·詹姆斯(Marlon James)、伊桑·霍克(Ethan Hawke)、简内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AM·霍姆斯(AM Homes)、威尔·塞尔夫(Will Self),以及戴夫·伊格斯(Dave Eggers)。大卫•格鲁乌摄
“乔治认为,我们所阅读的书潜在地形塑了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书籍意味着自由,它将我们连接在一起,”西尔维娅·惠特曼解释道,“在建造书店的过程中,他把这样的信念安置在了各个角落。书店——或者,像他说的那样,‘一座假扮成书店的社会主义乌托邦’——这里充满了可能性,灵感和好奇心渗透在墙上排布的数千张书页中。”辛西娅·库珀·本杰明(Cynthia Copper-Benjamin)摄
图为克里斯塔·哈维森编著的《莎士比亚书店:一间心灵杂货店的历史》(Shakespeare and Company: A History of the Rag & Bone Shop of the Heart)
(翻译:马元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