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动画人创作的插画作品真是太棒了

界面新闻   2016-09-30 09:21
作者:wuhu动画 善扬 ·

出云志-天工青阳(局部)

今天wuhu君要和小伙伴们介绍一位非常优秀的动画人,他画的作品以气势恢宏、大气著称,而wuhu君最喜欢他创作的中国风元素系列,他是wuhu君的师兄,他叫:

专访环节

wuhu君:先来一段自我介绍吧!

蔡智超:大家好,我是蔡智超,从中国美院动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最大的兴趣是画插画,也通过插画和动画拿过一些国内外的奖。

wuhu君: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您是怎么开始喜欢画画的吗?

蔡智超:要说最早和画画结缘,得是从追一个动画剧-《超霸恐龙》开始的。

超霸恐龙与大学时的习作

大概是幼儿园中班时期,由于学校离家远,每次下课赶回家中只能看到动画片尾曲。对于我这种没有其他兴趣,闲得发慌的熊孩子,干脆自己拿画笔在纸上涂抹,脑补剧情。于是乎画画的兴趣,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了。

说起来,画画在小学中学时期就是把妹和结义的利器。作为一个对班务完全不感兴趣的散仙,我基本上从来不参与班级板报的制作,反倒是利用非课余时间画了一本本的涂鸦集,让我在班级里也有了不少的簇拥。因为经常画老师的暴走图,免不了被班委告状,也没少挨批。

正式学画是从小学四年级伊始,跟着家乡的老师,利用每周末下午的时间进行一些素描色彩方面的基础练习,直到高考前都从未间断过。

高二时走上了考学之路。一年间北上南下,也只有美术生才知道个中艰难。大学时报考的是多媒体专业,也是一边学习专业一边自己自学,直到读研才总算真正踏进动画学科的门槛。现如今七年学成毕业,继续留在母校尽绵薄之力。

wuhu君:看到师兄的作品,我第一感觉就是中国风,大气,视觉冲击感强,很多小伙伴们都想知道师兄的创作灵感都是从哪里来的呀?

蔡智超:现如今大部分作品风格的成型,跟我成长的环境有关。老家闽南,在当地话中读作“蛮南",自古便是神鬼横行之地,如今更是半里地一座庙,香火繁盛。对我而言,从小耳濡目染的东方神鬼传说会远比西方史诗来的更有吸引力,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题材创作的灵感源泉。

东方神话在祖国大地这尊千年熔炉的铸造下,如今已经是混杂了佛教、儒道、山野故事、远古传说的庞然大物,题材的广度和系统的复杂程度远比其他神话体系精彩得多。神话中经常会提及对于人性与神性均衡的探究。

希腊神话中对诸神的人性塑造远大于神性,神有了个性,有了喜怒哀乐,进而消除了神格,容易使人们产生亲近感。

相较之下,东方上古传说起源于对原始未知力量的膜拜,对于诸神也仅限于只字片语脸谱式的描写,将神与凡人剥离开,即强调神性,也容易让人们产生神秘感。

战争题材的系列作品

民俗题材的插画

回忆题材的插画

其他题材的插画

wuhu君:好的作品和平时创作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师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平时是怎么样的积累到现在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的吗?

蔡智超:一笔一本子,一个板子一电脑,便是我自己常用的工具。随身带带本子用来做速写纪录,而电脑和数位板则用来完成创意到作品的实现。平时会随手画画涂鸦小稿,每天用数位板创作的时间基本都在八个小时以上。目前因为项目繁忙,创作基本维持在一个季度出一组的节奏。

绘画装备大全,包括了PC台机、MAC笔电、WACOM的数位板和新帝平板电脑、三星NOTE、iPad压感笔以及涂鸦本等。

平时随身带A6大小的涂鸦本,闲下来就画画稿子,差不多每半年画满一本

一些细节比较繁复的创作,也会画到半开大小的纸面上

偶尔会在课上进行一些练习性质的当堂示范

数字绘画主要都是在创作中后期,以及项目工作居多。大的插画创作有时会耗费一年以上的碎片时间。

当然了,出游和休息本身也是自我修行的一部分。很多创作灵感都是来自旅途所见所闻,以及玩游戏、看电影时的所看所想。

wuhu君:师兄现在已经是美院的老师,平时备课一定很忙吧,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最近的一些计划吗?有没有打算在构思新的作品!

蔡智超:备课本身不会忙,反倒是为了在专业上不落后,必须得一边授课一边投身于行业中。由于市场动向的变化,今年的项目计划以及创作都是围绕着动画以及漫画展开的。目前以艺术总监以及艺术顾问的身份,对几个动画、漫画项目同步推进中。

暑假期间完成了不少插画作品(18张左右),身心俱疲,因此下半年自己的题材创作可能会有所推迟,更多会通过与田晓鹏等导演的动画电影项目合作,提炼出一些绘画和设计作品。

至于新的创作作品构思,我倒是希望能够不止停留在插画层面上。暑假也和另一位导演推敲出了一本《天机之乱》的动画电影剧本大纲。不过目前对于剧本结构还不是特别满意,有待慢慢推敲。敬请关注有生之年系列-《出云志-天机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