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慈禧背后的代笔画家。
上回我们说过,皇家让画家代笔的事情由来已久,西太后慈禧也不能免俗。
她本人生活里就很喜欢书画,经常将所谓的自己的书画赏赐给下级,以表示她对其的恩宠,顺便笼络人心。
慈禧作为当时清朝的实权者,她的代笔者又是谁呢?
当然代笔画家不少,但是里面最有名的,分别是一男一女,两位画家。我们来一个个介绍。
靠才华扭转人生的寡妇:缪嘉惠
女画家叫做缪嘉惠。
《白石老人自述》里记载:
“宫内有位云南籍的寡妇缪素筠,给太后代笔,吃的是六品俸……”
缪嘉惠生于官宦之家,会弹古琴,擅长书画,丈夫病逝后,带着小孩在昆明,“先是弹琴卖艺,勉强糊口,后来写字卖画,以此为生”。后来被人发现她善画花鸟,书法也娟秀,于是被选送入宫,为慈禧代笔。传闻慈禧是非常喜欢她的,每月给二百两白银的薪资。生活也好起来了,所以说,有一技之长才能绝处逢生啊!
缪嘉惠作品
而且她非常懂讨慈禧欢心,她发现慈禧很欣赏武则天,于是画了《金轮皇帝衮冠临朝图》。慈禧开心极了,当即放下画轴,用手在缪嘉惠的脸上轻轻地摸了一下。这当众一摸,使她在宫中的地位一升百丈。上至皇后嫔妃,下至太监宫女,见面都称她为缪太太、缪先生、缪师傅”。
缪嘉惠作品
到慈禧去世后,她就回到昆明,求买字画的人涌上门来,财源滚滚进,她买了大宅院,又给儿子捐了一个内阁中书的官,然后在77岁的时候,静静地长逝于她满壁书画的卧室”。
缪嘉惠作品
如意馆最后一任“司匠长”: 屈兆麟
男画家叫做屈兆麟。
屈兆麟的少青年时光非常顺利,勤奋学习,18岁就由于内推而进入如意馆工作,最后成为如意馆的最后一任首领——司匠长。
1692年康熙皇帝初步设想设立如意馆,当时主要为研究陈列西方的科技成果。建成后成为清朝以绘画供奉于皇室的一个服务性机构。在此处也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绘画大师,书法家,瓷器大师,进入如意馆也成为被肯定画艺的一个重要表现。
屈兆麟对花鸟、山水、人物无一不精,尤善松鹤。但根据要求,他当年在宫内画的大都是寓意长寿的松柏、仙鹤、灵芝草、蝙蝠、寓意如意的菊花、象征雍容华贵的牡丹、多子多福的石榴等。
屈兆麟作品
屈兆麟在如意馆作画,主要用以装饰清宫各殿堂。
还需要作仿郎世宁的画和慈禧太后的“代笔”画家。
屈兆麟作品
此外,为皇帝设计冬、夏朝服,为太后设计冬夏服饰图案,为各宫的妃、嫔们设计“饭单”(餐巾)的花饰等等,简直就是宫廷的日常艺术总监啊!
屈兆麟作品
但是他每月所拿钱粮也就刚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吧,比起那位女画家的工钱,少很多啊!所以,会讨领导欢心多重要啊!
后来,随着溥仪出宫,屈兆麟结束了长达40年的宫廷画工生涯,流入社会,靠卖画为生,默默隐入市井了。
屈兆麟作品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