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点将录之张文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界面新闻   2016-09-19 23:47
作者:咣咣十日谈 ·

作者:王烜(咣咣)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另一个男人。郭德纲身后的男人就是张文顺。

给郭德纲量活的老老少少也有十人左右,于谦已被定为第一人,郭、于成了“火档”(相声界对黄金搭档的称谓)。在我看来,郭德纲最好的合作者则是张文顺,不仅如此,赵佩茹之后,我以为张文顺是捧哏第一人,斜肩坏笑惹人怜。

如果不是遇到老郭,张文顺不会为人所知,毕竟他脱离舞台已经数十年。同样,如果不是遇到张文顺,郭德纲的人生也会改写,没有张文顺便没有德云社。

张文顺入门很早,但艺术生涯很短,组建德云社他才算开始正式的卖艺人生。

张文顺捧哏的妙法一是使相,二是节奏。从外形看,张文顺属于长坏了的男人,左膀高右膀低(定有前妻),我每次听金少山的《铡美案》都忍俊不禁:这特么哪是陈世美,简直一张文顺。作为相声演员,张文顺就属于长得坏的男人,这可占了一大优势。

常说相声演员分帅、卖、怪、坏,作为演员帅天然是优势,唯独对于相声演员,帅并不是很讨巧的形象,怪和坏才是。小鲜肉能撩拨妹子的荷尔蒙,想逗人笑不容易。长一个缺德模样,不说相声对不起爹妈,张文顺的外形自带系统,上人见喜。

老头最好的还是节奏把控。节奏太考验演员的功力和天分,同样一句词,差1秒钟就会有别于霄壤,一个山崩海啸,一个哑然无声。

好的捧哏者绝不是搭架子,要能在逗哏包袱的基础上二次开花,形成“串踢”的包袱,这样听来才开怀过瘾,此类巅峰则是马三立和赵佩茹的双峰并峙。

张文顺捧哏多现挂,能出乎逗哏者预料,有赵佩茹遗风。他和王玥波合说的《八扇屏》,王玥波说到“尿尿炕啊”,按照传统使法这是一个包袱点,捧哏的会说:“什么?尿尿炕还?”逗哏再接“不是,算算账啊。”

王玥波是个好胚子,这么老的梗已经失去了包袱的作用,他索性不用,没有留出气口,继续往下说。如果功力不够的捧哏,这个点就滑过去了,张文顺见缝插针地小声嘀咕:“嗯,痛快痛快。”堪称神补刀,把王玥波都逗乐了,这种突如其来的现挂,在张文顺量活中不乏见。

《大实话》就是一个小曲,无包袱可言,张文顺硬是把这段捧出了笑点。“都是那点拆迁费闹的。”、“这可好,提这个我病好一半。”回味无穷啊,没有了张文顺,《大实话》又变成了小曲。

青年时,因为追求爱情,张文顺放弃了艺术生命,大半生辗转江湖,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在经济大潮中,他也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前门大街改造的外装修就是张文顺承接,名下还有一家800平米的饭店。

艺术和学问本是荒江野老、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只有抱着游戏心态才能出好作品。不为稻粱谋的张文顺,以玩票之心重拾相声,留下了为数不多的氍毹身影,于我辈座中人得享耳目之福。他对于相声事业最大的贡献,还是发现了郭德纲。

蹭蹬京城的郭德纲,彼时最希冀的便是能进入主流相声界,有一个稳定工作。用老郭的话说,愿意当条狗。张文顺凭借京城曲艺圈的人脉,为郭德纲谋职四处托请,惜事与愿违。人家不带咱玩,咱就自己玩,张文顺和郭德纲把相声带回小剧场,于德云社有定鼎之功。

在郭德纲茕茕孑立的时光里,这个歪肩膀的坏老头始终站在他身旁,一起熬过了最难的岁月,守得云开见月明。郭德纲红了,德云社成了相声第一社团,名利双收,张文顺却不能享受胜利的美酒。

在老郭围坐鲜花丛中,站立聚光灯下的时候,张文顺在病房走完了70年人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张文顺像是一个误闯进相声江湖的侠客,机缘促使他鏖战了一场,随后归隐深山,再不问江湖事,江湖上却还流传着他的传说。“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旅,张文顺总是坚定支持郭德纲的人。如果张文顺健在,郭德纲翘尾巴的时候,老头歪着肩膀讥笑一句:小子,别他妈忘本!老郭或许会省去很多麻烦,张文顺于郭德纲如师如友如父。

这爷俩的感情是真挚的,灵堂之上,面对亡人,枭雄老郭泣不成声,挽联子规啼血,无情未必真豪杰呀!

东海风起悲公一去空余恨

西山落日哀哉两字不堪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