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讨好乐评人,独立音乐人不如更信任歌单和播客

界面新闻   2016-09-15 21:53
作者:音乐财经 ·

编译丨于墨林

关于流媒体当中的歌单,音乐财经已经从许多角度做过深度分析。歌单把“专辑”的概念打破,让每一首作品以单曲的形式呈现。

对于流媒体平台来说,好歌单会带来更多的用户,也会促使版权持有人把歌曲加入歌单;对于听者来说,同风格或功能的音乐可以更方便的被听到;对于创作者来说,虽然失去了专辑整体概念的传达,但增加了每一首歌传播的广度。

所以,对于比较注重自我宣传的音乐人来说,相比于费劲讨来大媒体和乐评人宣传的可能,不如把信任交给歌单和播客。

一位名为Kosha Dillz的独立Hip-Hop音乐人,就表达了自己的类似观点,他认为在音乐爱好者的世界,每一双眼和每一对耳都是最公正的评判。以下是一些他列出信任歌单和播客的几个原因。

1、忠诚

歌单一般都是以用户数据为导向的。个性歌单中的歌曲是根据个人收听习惯而形成,周推歌单中的歌曲则是以该功能用户收听数据集合分析而形成的,无论是哪种歌单,它都是在有人听过且无过多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它更独立也更贴近音乐爱好者。

而那些开博客的人(国外许多乐评人以自己的博客为阵地),整天评价却很少去看演出。很多人都在寻求被博主及媒体报道的机会,但报道了并不一定带来大量的关注度或者是消费行为。找人来报道自己没什么不好,只不过别把这件事看得太重,它更多是起到辅助你的作用。

2、被珍视的选择

对于那些乐评人来说,他们有着喜欢各种风格的观众,所以他们需要在巨大曲库中寻找各种风格的歌曲来点评,这很容易错过好歌曲,也很难为某一类风格的音乐来带匹配的受众。但是,每一首歌单中的歌曲都是经过歌单制作者精心选入的,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挑选的人正是音乐爱好者自己。

3、更久的曝光时长

除了歌单,播客也具有类似的传播能力。

如果你刚好是当期播客的嘉宾(主题),那么你就获得了长达30分钟或1个小时的极好宣传机会,而且你是听这期播客节目中的唯一主角。这种长时间的“强迫”收听可能会为你带来不小的关注度,所以哪怕你只是一期播客中的BGM,都可能收获颇丰。而在乐评人那里,你可能会被安排在一篇大家都不想看文章的时候,这就十分尴尬了。

4、一直都存在

播客内容一放出来就会一直存在,而一些博客或者曾经的XXL杂志,已经神秘地从互联网上消失了。所以另外一方面,在你建立宣传资料包的时候要使用PDF文件,而不只是一个链接,毕竟链接也可能会失效。

5、真实之人

创建歌单和播客的人,都是真的会去听你现场的音乐爱好者。虽然我没办法保证每个来听你现场的人,都能确切分清你的音乐类型,但至少他们不会像一些网站上那样分不清你是Hip-Hop还是EDM。

更别提那些在博客上评论的人,往往都是说一说,却很少真的去听你的音乐,或者是买你的作品。举例来说,我曾经的一张专辑通过10-15个Hip-Hop网站宣传,触及到了成百上千的人,但是最终只卖出去了15-30张专辑。

6、播客通过iTunes宣传

当以你为主题的播客在iTunes上播出的时候,也会出现你相关歌曲和专辑的链接,这样可以带领更多的人前往Apple Music播放和购买,并且Apple Music还会支付这一部分的播放量费用,算不算是一举多得?

当然,想要达到以上这些宣传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你需要不断地将自己歌曲发给博主、歌单制作人、播客主播等等,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宣传范围,而且这样也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如果想要实现自我推广,我们都还需要更加努力!

文中部分素材来自hype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