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都是郭德纲和曹云金师徒反目的消息,相声界杠把子郭德纲在8月31日微博表示要清理门户,直指曹云金卖师求荣欺天灭祖。9月4日、9月5日曹云金连续两天微博、微信长文回应,说对方栽赃陷害,赶尽杀绝。并列举和郭德纲十几年来的恩怨情仇,爆料郭德纲几次赶他出门、克扣演出费、勒令退出央视相声大赛、撕遍相声界、骂央视骂北京电视台、上节目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德云社的这一出利益情感的纠缠戏码还在上演中,不禁让我回想起餐饮界的反目成仇,每一部都是商场宫心计。
辛香汇罗生门
辛香汇5个股东之间的法律纠纷是业界最出名的反目戏之一。创始人毕璐青和任涛曾经共同投资厚味香辣馆,因为厚味的大股东拒绝公开账册,两人一起退出,并创办了辛香汇。毕璐青出资150万(也是辛香汇的总投资金额)占50%份额,任涛是实际经营者占40%份额。现在仍能回想起07年辛香汇店铺门庭若市的盛况,当时五名合伙人设立了上海润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将辛香汇餐厅公司化经营,股权持有比例分别为:毕璐青18%、任涛24%、丁学文18%、许坚20%、丁晓文20%,各股东依照持股比例每月按时领取分红。
未料到,毕璐青2015年提起诉讼,控告润德公司2007年12月开始未分配分红利润,且拒绝她查看公司账务。另外四位合伙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辛香汇商标申请变更为四位合伙人联合成立的上海辛香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当于,四位合伙人联手将毕璐青踢出了辛香汇。
另一方面,任涛那边的说法是毕璐青的儿子在2007年开了几家名为“麻辣风暴”的传菜店,和辛香汇形成了竞争关系,毕璐青违反了公司章程,损害了公司利益,因此四名股东做出了变更商标申请人的决定。
真功夫高层内斗
1994年,真功夫创始人潘宇海、潘敏峰、蔡达标三人,起步于一家快餐店,小舅潘宇海出资和姐姐潘敏峰姐夫蔡达标出资相同,股权结构为潘宇海占50%,蔡、潘二人占50%。2006年,蔡达标与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所持有的25%公司股权转归蔡达标所有。财产分割之后的蔡达标获得了与潘宇海同等的股权比例,两大创始人反目成仇,因为持股比例相同,公司的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法正常通过,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2010年,潘宇海方面向警方报案称蔡达标涉嫌经济犯罪,蔡达标入狱被判14年有期徒刑。
还没完,在蔡达标入狱期间,真功夫公司召开2013年度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议题主要包括修改公司章程和选举潘宇海为公司董事长等六项议案。2014年2月7日,因刑事犯罪受到羁押的蔡达标委托律师,以真功夫公司2013年度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及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为由向天河区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次董事会通过的董事会决议。
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对真功夫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支持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的诉求,判决撤销真功夫公司2013年度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决议,其中包括任命潘宇海为董事长的决定。真功夫表示董事会将继续支持潘宇海带领管理团队,并提出上诉。
海底捞霸主背后的3个安静的股东
1994年,四个年轻人在四川开了一家只有4张桌子的小火锅店,这是海底捞的第一家店。现在的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没有出一分钱,其他3个人凑了8000元钱,4个人各占25%的股份。后来,这四个年轻人结成了两对夫妻,两家人各占50%股份。
事业有成后,董事长张勇认为另外3个股东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让他们离开企业,只做股东,还以原始出资价格要求施永宏夫妇卖给他18%的股权。施永宏夫妇没吵没闹,拱手交出了18%的股权,成就了今天张勇绝对控股权的霸主地位。
施永宏回应说,从发小到公司管理合伙人,任何合伙制都会有矛盾,有矛盾就要解决,他的离开是双方说好的,并不是张勇说了算。而且其实施永宏并没有离开,只是不参与具体业务,而更像一位巡视员、建言员。
施永宏离开一线后,高管只剩下了四个,不久又陆续有两名高管离开海底捞。这让当时的海底捞有些人心浮动,也令张勇有所触动。
随后,作为股东的施永宏在海底捞巡视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了很多问题,从内审开始,他慢慢回归管理一线,自然而然将人力资源、工会、食品安全、法务这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接手下来。
这一次,施永宏和张勇的合作比原来要顺畅很多。施永宏也反思:“以前说句实话可能也因为年轻,有什么事情也会去争一争,现在我觉得也没什么可争的。”
纵观餐饮界的合伙关系的崩裂,原因无非利益之争、同床异梦、意见分歧,有人就有江湖,合伙制矛盾在所难免,对餐营者来说重要的在于如何用法律和协议规避风险,即使是在不得不分道扬镳的时候也能最小化的避免损失和对企业的影响。
权责分明,签订正式的股东合伙协议
在股东合伙协议中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约定股东的出资金额和时间,明确分红规则及比例,设计合理的股权比例。也可约定工作的最少年限、工作职责、工作业绩目标等。
制定章程,严格财务制度
既然要公司化运营餐厅,就要制定详细的公司章程,对利益相关以及重大决策及经营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比如约定商标申请的变更、董事长任命需全体股东出席并同意。股东会的召开也可与律师事务所达成长期协议,股东会议必须有律师事务所2名以上律师在场等。
应急机制,以免措手不及
可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股东的退出机制,如果有合伙人半途退出、另立炉灶、或做出有损企业品牌形象的行为,其他股东可实施的行为(例如收购其股权,要求其退出或者禁止股东从事竞争业务等)。以及为避免意外事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也应该预留好应急资金,以免周转陷入困境。
最后,你愿意和亲朋好友一起合伙开餐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