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胖友圈发了一条消息
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问我是哪里出血,我坦然地回答到是大姨妈去而复返。
事实上今天,大姨妈也没有回去的意思
尽管我只给问询我的朋友解释了是姨妈血,但有个别偏保守的朋友可能觉得我在胖友圈说的不够文雅 了。
好吧,我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些事情是不适合半公开讨论的。(天知道,我都没有在消息里提到“经血”这个词==)
就像前段时间,傅园慧在赛后采访提到自己今天是生理期,状态不佳的时候
“昨天来例假了,还是会有点乏力,感觉特别累,但是这也不是理由,还是我没游好。”
有人认为是“没教养”
▼
他们可以接受傅园慧做一个段子手,但是却不能理解她公然谈论每月一次的洪荒之力。
很好,这很“Traditional”
早在微信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古代,关于大姨妈的种种忌讳和迷信早就流传于口口相传的“朋友圈”了
▼
比如在中国古代,人们都认为月经是不洁的,污秽的东西。
来月经的妇女不能参加各类祭祀和活动,或者是葬礼或祭扫活动,避免这种不洁影响到男人。
女人的月经带也要收好,不然会冲犯到神圣的三光(据了解,古人用三光指代指日、月、星),月经带用完后都会要求偷偷烧掉埋掉,不然全家都会有灾难。
甚至有的地方认为用血污的月经带顶在头上可以躲过雷劫(很符合以污破灾的指导思想==)
在西方也没有好到那里去。
▼
《圣经.旧约》里的指示相当直白:“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女人在污秽之中,凡她所躺的物件,都为不洁净,所坐的物件,也都不洁净;在女人的床上,或在她坐的物上,若有其他物件,一人摸了,也必不洁净到晚上。
欧洲的文献甚至记载过对经血脑洞极大的妖魔化:
▼
接触了它(经血),鲜葡萄酒变酸,田地变贫瘠,嫁接的植物会死去,田园的种子会干瘪,树上的果实会坠落,钢刀的刃会钝,象牙的光泽会暗淡,蜂群会死去;狗只要尝到经血就会立即变疯,并使被狗咬的伤口染上一种不可救药的毒。
当然,对有关女性的抱有不可思议仇视态度的邻国印度,这样的迷信不仅仅是历史的遗物,而是现实的‘制度’。
2015年底,印度西南部Sabarimala寺新任董事长Prayar Gopalakrishnan上任两天后公然宣称禁止女人来大姨妈期间进庙。还表示将加强安检措施,确保“不洁”的女人不会偷偷潜进寺庙。
▼
Sabarimala寺庙长期坚持拒绝女人在大姨妈期间入内,她们被认为是肮脏的、不净的
此“霸道总裁”的言论引发了Facebook上“我流血我高兴”的大讨论
这项运动立刻引起了网友热议,许多姑娘纷纷秀起了姨妈巾表示支持。
▼
然而对于例假,不仅仅是印度这种有欠开发的国度才会有这种“性别对待”的现代规章:
在《华尔街日报》2011年对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儿子小野祯一进行的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为什么女性不能成为寿司大师时,小野祯一回答,因为女性有生理期。
▼
不过,相比“寿司之神”对传统的“捍卫”,习惯走萌系路线的霓虹国也出过相当萌哒哒的例假原理讲解视频:
这就是引发例假的主要因子:子宫内膜(为什么原始状态看起来像胖达君==)
▼
平时集体生活在子宫里
▼
主要任务就是在卵巢排卵的时候做准备
▼
变身状态的内膜君
▼
变身后的内膜君
▼
又变成美羊羊了==
然而,如果卵子没有受精
▼
子宫内膜就要集体脱落成为月经
▼
所以,大家脱落的不是血,其实是美羊羊们(莫名地有了负罪感)
▼
视频的最后不忘来傲娇一下卖个萌
▼
当然,从我有限的生理卫生课(鬼知道都学了什么,老师都是照书本念的好吗)和后期自学的知识来看:
经血的组成不仅仅有子宫内膜,也包含血液(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分的子宫粘液,表皮组织和所经过的阴道分泌物。(说的不对的地方学医科的小伙伴可以来留言指正)
▼
唯独没有的就是“羞耻的脏血”这个成分。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不再认为“大姨妈”是一种不祥之兆。
但在我们的谈论语境里,仍然将其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不可说:
至少在初高中生活里,我是没法大大方方的像拿着卫生纸一样拿着姨妈巾进入洗手间的。因为我不想让大家盯着我手上的小小的一方姨妈巾,报以心照不宣的暧昧眼神。
将姨妈巾伪装起来是绝大部分姑娘的选择
就像我昨天在胖友圈半公开的说到“磨人的小妖精去而复返”一样感受的不自在。
其实我并没有展示“血淋淋”的现实,也没有刻意强调这是大姨妈的二次曝光,原本以为这和说我的腿流血了一样,只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当然彻底走了以后,我还是要去检查一下内分泌的)
可惜的是,还是有人把这个当成是一个挺大胆的举动。
一个大胆的有点不讲教养的举动,就像有人对傅园慧的批评一样:
不够lady,不够淑女,不够有家教,给国家丢脸了。
▼
更可笑的是有人发现傅园慧用卫生条以后追问是否处女,甚至有人问傅园慧为什么不自己控制例假。
然而,傅园慧的这段采访引发了国外媒体的热烈追捧
▼
英国《独立报》里面提到这样几句话
▼
对于傅园慧来说,这个事情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就像孙杨说“状态不好,感冒了“一样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除此之外,傅园慧提到月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一种“因为我来了例假,我就变成了一个瓷娃娃”的小公主态度,而是一种“我身体不太好,影响到了竞技状态, 我也不是在找理由”的正面态度。
▼
这也有助于破除经期一定不能参加运动的刻板印象(如果你痛经的厉害,那是因为你身体有不适,去医院调理才是正经事)
这种拥抱自己身体状态的自由,这种“我很好,没那么弱”的积极,就值得给那些评论“好丢人哦,她在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人甩一脸姨妈巾了!
这种竞技运动员的精神和态度也许比“洪荒之力”更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吧?
有意思的是,国外已经有姨妈巾品牌利用这种“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宣言来拍摄广告了:
在英国知名姨妈巾Bodyform的广告里,就展现了各种在鲜血中奋战的女性:一群女橄榄球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女拳击运动员即使脸上带伤也在坚持训练、在户外长跑的女运动员擦干腿上的血继续上路、女芭蕾舞者身姿优雅,脚下却早已鲜血淋漓。
芭蕾舞女演员脚上练出血也在所不惜
▼
一群女橄榄球运动员在激烈对抗
▼
女拳击手:流血也要打
▼
欣赏一下这支充满“血性”的女性励志广告片。
▼
这种充满女性主义的价值观营销,Bodyform并不是唯一的品牌。
宝洁旗下的卫生巾品牌Always也喜欢拿女性主义来说事,比如LIKE A GIRL 系列的广告(由于视频数量有限,这篇广告就不放了,有关解读戳 想用一颗钻石买断女人梦想?呵呵,女人已不再上当)帮助青春期的女孩找回跟多的身份认同,鼓励他们打破外界关于女性的种种偏见。
不过依然可惜的是,我们看到更多卫生巾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依然是年轻漂亮的、需要被呵护关爱的小公举。
▼
“不流血怎么能叫战士”的女性形象离我们的广告(电视和电影)依然遥远。
▼
感受一下欧美电影里对于女孩初潮的直白描绘
网上曾经有个段子“不要招惹女人,因为她们是世界上唯一每个月流血却不死的生物。”
既然我们如此不好招惹,那当我们下次在社交媒体谈论老朋友的时候,也请记得点赞吧!
最后开一个可能或不可能的脑洞,如果我们要联合姨妈巾品牌推出女权主题的系列姨妈巾,你们觉得哪一句slogan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