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设计师创业路上的“坑”

界面新闻   2016-08-22 00:00
作者: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 ·

作者:设计师的好盆友虎子

“独立”、“原创”、“设计师”......

这些词在时尚领域里如网红一般,

被媒体、大众捧在手心,炒的好生热闹。

创业,成为了设计圈里一个新的热潮。

设计师有海归回来创业的,也有公司出来自主创业的。

创业期间,设计师要负责采购、设计研发、市场行销,

可谓是又当爹又当妈,还得防着“小三(盗版者)”。

“活”下来变得很重要。

今儿个,就对设计师在创业中遇到的“坑”来聊聊。

△这是一只设计创业狗

设计师们历经艰辛设计研发出来的产品,最急需的就是推广销售路径。

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分二种:

自运营,自主建立推广销售通路。

自营微信、微博、INS等社交媒体账号;入驻某宝、某东等,自建销售平台。

平台运营,委托给第三方服务机构代运营。

例如多品牌集成的Showroom机构,品牌代理公关媒体机构,多品牌集成店等等。

无论是选择自运营,还是托付第三方运营,产品做订货批发还是直接零售,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

建议原则 :

低风险,小范围的快速试错。

不要怕,向有经验的设计师多问、多听、多想、多试。

切记不可急于求成,失去理性辨别能力。

遵循真实---诚信--行业背景的原则。

买手订货模式:首先清楚自己的长短板,好应对买手的十万个为什么。

“坑” :产品寄卖

NO! 没有建立强信任关系的买手,初期不建议不考虑。人性的懒惰,没有付出,就没有压力和责任。不花钱买货,买手反正卖不出去,就退给设计师,还有成千上万的设计师产品可替换。设计师提前垫资做货,最终库存还是得自己消化。

YES! 具有强媒体属性的渠道通路,哪怕销售不理想,也会带来品牌曝光的效益,当然结果销售不理想,大家都有原因,也不能全怪别人,先从自身找原因。

YES! 通过自己接触的,或是圈内同行推荐的,信赖的过,并且有行业实力背景的买手,可以考虑。买卖双方都是利益共同体,互帮互助。

“坑” :订单结算

原则:尽量避免自己垫钱研发生产。

很多初期创业的设计师,通常是“拖死”在与买手订货的结算方式这个环节。

NO! 3:6:1付款方式: 先付30%订金,大货生产完毕,买手验货合格,支付订单60%金额,收到货后期10-15天之内无产品质量问题,付全剩下10%金额。对于初期合作的陌生买手,初创的品牌建议不要合作,特别是具备自主生产研发能力的买手。设计师先收到30%订金,生产大货,自己还要先垫资,大货出来,买家验货的时候,有些买家是鸡蛋里挑骨头,找各种理由来说产品问题,设计师这时已处劣势,没有协商和议价的权利。如遇到无赖的买手,产品被退回,自己生产的产品只能自己消化了。

YES! 5:5结算方式:买家先支付订单金额50%,大货生产完成,买家验货合格后,支付设计师剩下50%。或者4:6结算方式,这对买家和卖家都是相对公平的结算方式。

YES! 全额付款:买手现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设计师需要自己备现货,或是买手小金额的期货订单,有资金压力的设计师可选择后者。

YES! 预售/众筹:对设计师来讲这是很好的方式,前提是买卖双方需保持很好的信任关系。

“坑” :生产供应

稳定的生产供应是设计师的核心,也是很多初创设计师的“死穴”。

切记!!!

大货验货过程,一定是大货没发出去之前,买家过来验货结款后,再发货。

初创状态,没有强大的实力去组建自己的工厂,通常是外包给外围工厂做货。选择加工厂时,最好是选择通过同行推荐,或是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设计师合作。不论通过何种方式,人的品质很重要。

整理完买家订单之后,别兴奋的太早,生产大货期间,多花些时间呆在工厂,亲自监督生产,磨合好一个工厂,对将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订单越大,越是烫手。生产不能按照订单采购合同规定时间内交付产品、出现延误交货、产前版与大货不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一单就把设计师拖垮了。建议量力而行,切不可一口吃成胖子。

“坑” :变相盗取

抄袭是服装设计圈很常见的现象,设计师得有破坏性意识,找出引发抄袭的原因,尽量避免。

生产盗取:

委托给第三方工厂生产,工厂悄悄多预留几件,给到抄袭者快速生产,以更低的价格快速抢占市场。

建议:与厂家签订保密协议,紧密监督工厂生产。

借版盗取:

初次见面的品牌买手,表示自己是有知名度、有实力的品牌,订单很大。借你的样衣去订货,最后以客户不匹配为理由退回来,熟不知,产品已经被抄袭。这种是最常见的套路。

建议:

1.没有相互信任买家关系,请先支付保障金。

2.尽量通过圈子同行,打听该买手的诚信和口碑,提早做预防。

3.选择已经订完的产品给买家,小风险的试错。

第三方服务平台(某Showroom机构、某孵化器等),借版同样也是如此。

题外话,现在关于各种帮助设计师托管运营的机构也很多,大部分处在成长阶段,和设计师一样,需要和设计师进行磨合。但是不排除有些打着扶持设计师的幌子,来骗取设计师的版权,莫名其妙加你微信,冲冲忙忙介绍后,就急着向你借样衣。

建议:

1.尽量通过圈子同行,打听该机构的诚信和口碑,提早做预防。

2.背景调研,考察该机构的运作团队,是否有一定成熟的行业背景。

3.该机构的业务是否都聚焦。

4.看清楚合作协议的条款。

当然,一个优质的服务平台,能帮助设计师在创业期省不少事情,帮你解决推广销售通路,并能与你一起共同成长,专业回归专业,设计师精力全投入到设计研发。大家需要一颗包容的心。

推广盗取

设计师参加展会、Showroom、批发档口等向买手展示自己的产品,买手身份鱼龙混杂,产品莫名其妙被抄袭。

建议:被抄袭是没有完美解决方案的,永远都有漏洞。设立层层门槛,增加抄袭者的时间、技术难度。例如:对买手按照信誉度分级,不是产品针对所有人开发;展会、专业市场档口、Showroom可选择部分新品,或是具有品牌调性的款式,也可以是大货;设立买手订货规则,件数不低于多少,金额不低于多少等策略。

“坑” :过于自信

海外归来的设计师。

初期,多少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习惯性将海外的模式引用到国内,经常遇到各种不适应,也被大家称之为“阵痛期”。

建议:适当放下主观偏见,理性看待。市场上,你认为LOW的、反感的、无法接受的,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是去学习,而是借鉴,用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从成熟品牌出来创业的设计师。

在品牌有公司做支持,还有很多助手围绕着你,出来创业你就是全能战士,采购、生产、推广、销售、客户维护、财务等都需亲自上阵,但这也是最好的“增值期”。在以前你可能是设计总监或是主设计,出来创业,你就是新人。

建议:一路带一路,以老带新。多跟有自主创业经验的设计师交流学习。

好了,暂时就聊到这些。

以上的现象,根据当下设计师创业亲身经历事件列举,希望能对创业路上的设计师有所帮助。